損益表 | 毛利純利

將收入和支出的總和相減後就可計算純利虧損(Net Income/Loss)。

以下會有幾條重要公式:. 計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的方法: 毛利= 凈銷售(Net Sales) ...損益表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損益表(TradingProfitandLossAccount,美式叫IncomeStatement)目錄1損益表定義2製作損益表過程3損益表的重要作用4損益表的局限性[1]5利潤表的樣式6利潤表內各項目的主要內容及其編製方法[2]7麥當勞的案例8參考文獻[編輯]損益表定義  損益表(IncomeStatement)(或利潤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間(acertainperiod)利潤實現(或發生虧損)的財務報表。

它是一張動態報表。

損益表可以為報表的閱讀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經濟決策所需要的有關資料,可用來分析利潤增減變化的原因,公司的經營成本,作出投資價值評價等。

  損益表的項目,按利潤構成和分配分為兩個部分。

其利潤構成部分先列示銷售收入,然後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利潤;再減去各種費用後得出營業利潤(或虧損);再加減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後,即為利潤(虧損)總額。

利潤分配部分先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後得出稅後利潤;其下即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積金和應付利潤;如有餘額,即為未分配利潤。

損益表中的利潤分配部分如單獨划出列示,則為“利潤分配表”。

[編輯]製作損益表過程  在財政年度末,所有帳目必須平帳。

所有帳目的餘額都需放在試算表(TrialBalance)里。

會計師需根據簿記上的資料製作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部分公司除製作這兩個財務報表外,還會製作現金流量表和股東權益變動表。

公司會先計算公司的凈銷售和銷貨成本,得到這兩個項目的數目後就可計算毛利(GrossProfit/Loss)。

將收入和支出的總和相減後就可計算純利虧損(NetIncome/Loss)。

以下會有幾條重要公式:  計算毛利(GrossProfit/Loss)的方法:毛利=凈銷售(NetSales)-銷貨成本(CostofGoodsSold)凈銷售=銷售(Sales)-銷貨退回與折讓(SalesReturnsandAllowances)銷貨成本=期初存貨(BeginningInventory)+購貨(Purchases)-購貨退回與折讓(PurchaseReturnsandAllowances)+購貨運費(Freight-Out/DeliveryExpense)-期末存貨(EndingInventory)  計算純利的方法:純利=所有收入(Revenue)-所有支出(Expenses)[編輯]損益表的重要作用  損益表上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可以用來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經營成果,評估投資的價值和報酬,進而衡量一個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程度。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損益表可作為經營成果的分配依據。

損益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以及營業稅金、各項期間費用和營業外收支等項目,最終計算出利潤綜合指標。

損益表上的數據直接影響到許多相關集團的利益,如國家的稅收收入、管理人員的獎金、職工的工資與其他報酬、股東的股利等。

正是由於這方面的作用,損益表的地位曾經超過資產負債表,成為最重要的財務報表。

  2、損益表能綜合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可以有助於考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

企業在生產、經營、投資、籌資等各項活動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從利潤數額的增減變化中綜合的表現出來。

通過將收入、成本費用、利潤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對比,可以考核生產經營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而年評價企業管理當局的經營業績和效率。

  3、損益表可用來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損益表揭示了經營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的收支凈額的詳細資料,可據以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評估企業的獲利能力。

同時,報表使用者所關註的各種預期的現金來源、金額、時間、和不確定性,如股利或利息、出售證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償,都與企業的獲利能力密切相關,所以,收益水平在預測未來現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編輯]損益表的局限性[1]  損益表的局限性是:  (1)它不包括有益於企業發展和財務狀況的許多信息。

  (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