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前一定要先存「緊急預備金」 | 備用金

Mr.Market市場先生最後更新:2021-06-01這篇市場先生要來談談什麼是緊急預備金?我以前以為大多數人都知道在投資前應該要先存下一筆緊急預備金(也稱為安全存款),之後多餘的資金才能用在投資上,但後來發現好像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或不知道為何而做、要如何執行?其實如果沒有緊急預備金,除了可能造成遇到風險時難以應對,甚至也可能會對投資成果造成負面影響。

以下市場先生會告訴你關於緊急預備金需要知道的事:什麼是緊急預備金?為什麼要準備這筆錢?緊急預備金(安全存款)就是一筆拿來應付臨時意外狀況的流動資金這筆錢不做任何用途、不用於投資,只放在可以隨時取用的地方,做為應付意外狀況用。

人生中突如其來的意外狀況有很多種,例如:疾病、車禍、失業、訴訟…等等,遇到意外的有可能是自己,也有可能是家人遇到意外需要協助。

這些事情大多數時候不會發生,可是一旦發生,就會突然需要一大筆資金做運用。

這時候緊急預備金就派上用場。

緊急預備金需要多少錢?15萬~50萬元通常緊急預備金設定的最低標準是:半年的生活費原因是遇到任何狀況的意外時,很可能導致自己短時間無法工作,沒有工作收入時,必須有一筆錢維持生活,讓你吃飯、付房租、付貸款、繳保費。

當然也有的狀況是可以繼續工作但臨時需要一筆巨大的支出,有預留緊急預備金,也會有較多的緩衝空間。

舉例:一個剛畢業開始上班的年輕人每月開銷假設2萬5,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約15萬元。

一對夫妻家庭每月開銷5萬元,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約30萬元。

如果一家4口,甚至6~8口,那就要再更多一點。

金額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決定,如果擔心風險也可以準備多一點,但最低經驗值建議不要低於15萬。

畢竟這筆錢不是指要拿來付生活費,而是也要能應付一些緊急狀況。

6個月是最低標準,實際上可以準備更多市場先生個人建議是抓6個月~24個月生活費。

這可以根據自己的年紀、日常開銷多寡、家庭成員人數等因素來決定。

緊急預備金不是越多越好原因是隨著年紀累積,你的資產也會越來越多,你並不是沒錢,只是其中一些資金的流動性沒那麼好而已(例如:資金放在房地產、股市、創業中)。

緊急預備金只需要足夠應付意外就好,並不是越多越好,台灣大多數人應該15萬~50萬就已經足夠。

隨著年紀增長與資產累積,也可以增加到100萬~200萬,再更多的實質意義不大。

緊急預備金不足?最常見的錯誤在危急時刻,讓我們出現財務危機的,實際上往往不會是三餐或生活雜支,而是高額的現金流出,通常會發生在這些地方:房貸車貸信貸保險費這些金額往往是持續的現金流出,金額遠超一般生活費,而且無法輕易地中斷。

如果是租房,那麼最壞情況也就是付不出租金搬出去,也許搬回老家或者借住親戚朋友家暫時度過難關,雖然稱不上好辦法,但代價僅僅是個人面子以及犧牲生活的舒適,不至於活不下去。

但如果還不出房貸、繳不出保費,代價就不僅僅是面子和生活舒適度,而是額外的金錢了,這對正缺錢的當下是雪上加霜,如果繳不出房貸,好一點的情況,是使用利率較昂貴的抵押貸款或信貸來支付,如果未來能度過難關當然是好事,可是如果現金流持續沒有恢復,那這類高利率的貸款也是加重了未來現金流支出。

壞的狀況,可能面臨的就會是房屋會被抵押拍賣,成交價格可能遠低於當初購入價格,等於額外增加一筆資金損失,不足的缺口自己仍得補上。

如果繳不出保費也是類似,好的情況能夠允許從過去的保單價值中借款,但利率通常比較差,而較壞的情況則是保單作廢,造成保障或者保單的價值損失。

為什麼一定要預留緊急預備金?不能用來投資嗎?學過投資理財的你可能會有疑問:「這筆錢不能用來投資嗎?」尤其年輕人常問這問題,辛苦存下第一筆錢之後,竟然不能馬上用在投資上?要等緊急預備金之後存更多錢,這要等多久?而錢如果只放銀行,似乎報酬率比股票或債券投資低?答案是:不能為什麼閒置的緊急預備金,不能放在其他報酬更高的投資商品上?因為:投資必定有風險,而你不該用自己不定期的資金需求,去影響投資的策略。

大多數股票或債券的投資,都需要一段長時間,才會看出成果。

可閱讀:長期投資為什麼可以提高確定性?可是緊急資金需求是隨時會發生的,這代表你可能隨時會需要賣股票,甚至「賣在原本不該賣的位置」。

如果需要錢就把投資部位賣掉,那還需要投資策略做什麼?在不該賣的位置賣掉部位不是只會虧損而以,甚至有可能是鉅額虧損有句俗話叫禍不單行,舉例來說2008年金融海嘯,各產業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