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黃金15年」,用年金險換「終身俸」 | 保德信年金給付型養老壽險

走訪各國,台灣保德信人壽總經理盧裕民發現全世界面對退休,多有「太晚準備」的 ... 共六張)的躉繳型年金保單;另一50歲男子則買一張六年期利變型還本終身壽險,保費 ...台灣保德信人壽總經理盧裕民將「退休警戒區」(RRZ)的新概念引進台灣。

台灣是全球老最快的國家,這個事實不足為懼,該令人害怕的是:已經退休了,卻還沒有準備好!受訪當天清晨才剛從新加坡開會回到台灣,訪完之後又要飛到國外繼續下一個會。

走訪各國,台灣保德信人壽總經理盧裕民發現全世界面對退休,多有「太晚準備」的通病。

而台灣因為老化速度太快,對於退休的焦慮感尤其迫切。

新加坡人,卻有13年在台經歷,早把台灣當第二故鄉的盧裕民,觀察台灣人的退休準備有兩大問題:一是「不知準備多少錢才夠」;二是「不知怎麼運用退休金」。

對於退休,看盡生老病死、長期身處保險業界的盧裕民有切身觀察:確定提撥制成全球趨勢全球的退休大趨勢就是,各國都在從經歷「確定給付制」(DB)轉到「確定提撥制」(DC)的過程。

雖然在歐洲沒那麼明顯,但是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像是美國、澳洲,DC制已是主流。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全球人口愈來愈長壽,政府與企業無法承受這麼龐大的退休金支出,所以透過DC制把責任轉嫁給個人。

這場全球的結構性轉換,賦予勞工更多退休規劃的自主性,可以更自由地進行儲蓄與投資,人們開始把退休金投入到共同基金當中。

怕通膨吞老本加重不安全感談到退休,我發現很多台灣人有兩大問題,一是「不知準備多少錢才夠」,二是「不知如何運用退休金」。

說到底,就是退休後的財富問題是最大困擾,大部分的退休者都無法享受財富自由。

我非常建議大家與其措手不及,不如早點規劃。

保德信人壽曾在2013年底到2014年初進行跨國性的「保德信退休夢想與實現大調查」,發現台灣人對於「快樂退休」的定義,有高達53%的人選「財務健全」、另有26%選「維持有生之年『不虞匱乏』資金」。

加起來有近八成的台灣人認為「財富自由」是快樂退休的首要條件,其次的條件才是「心靈充實」(24%)、「身體健康」(23%)。

台灣對於退休財富的渴求比其他國家來得高,例如美國上述的前兩個選項相加為60%、墨西哥約66%,只有同為亞洲國家的韓國也約八成比率。

這份調查報告雖距離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已隔了五、六年時間,但看得出來民眾仍憂心投資風險,害怕突發的金融風暴一夕吞噬畢生財富。

而全球正處於低利時代,台灣人又特別喜歡用儲蓄等保守方式來積攢退休金,難保通膨吃掉老本,對退休財富的不安全感也就特別重。

所以,台灣保德信人壽在今年4月,從美國總部引進新概念:「退休警戒區」(RRZ,RetirementRedZone),並將這概念在台灣註冊立案。

RRZ是什麼呢?是指大約在退休前10年、退休後5年,在這15年時間內,準備退休或已退休者要對財富做整體盤點。

當然這段時間可以隨個人狀況調整,只是提醒你該開始明確計畫自己的退休生活。

在退休警戒區的期間,人們會面臨收入與支出的大翻轉,從有穩定的薪水進帳、收入大於開支的階段,全面進入沒有固定收入、開支大於收入的退休生活。

過去大家談到退休金強調accumulation(累積)、只在乎如何存錢,卻忽略了退休後的decumulation(提解),也就是如何去運用退休金。

從accumulation到decumulation,是全世界退休專家在退休金研究上的新亮點,這也是保德信推出「退休警戒區」之後,連帶延伸出的一個觀念。

也就是,退休之後不能坐吃老本,要懂得將累積的資產轉換成源源不絕的收入。

而這份收入可能是從保險或投資而來,人們在步入退休警戒區的時候就應該做好資產配置,讓退休之後,還能保持穩定的現金流。

退休警戒區概念在2004年就由美國保德信人壽提出,但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才愈來愈受到重視。

其實,全球金融海嘯時,美國就是案發地點,當時有些退休者的資產一下子跌了四、五成以上!如果以股市跌一半來說,通常投資人的心態會至少等指數回到平盤才重新進場投資,因此如果要讓跌50%的資產回到之前的水位,等於大盤回漲幅度要達100%才行。

但投資市場不容易在短期內有這麼高的成長性,何況我們並不建議把退休金押注在高成長、高風險的資產,例如股票上。

四大退休風險恐增花費變數退休最怕的就是,不管退休前規劃得多完善,但退休後卻遇到不可測知的風險,開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