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高音的光彩-Early Bird Promise 電源線 | 老田promise

2017/08/02發表,已被閱讀164,997次分類:線材文‧董鴻鈞 圖‧郭振榮分享到:Facebookplurk發送推文記得數年前採訪老田的時候,老田跟我說:「我偏好大編制管弦樂,所以一開始我製造的線材音色中、低音份量會重一點。

」然而,最近業務同事小賴把這條電源線交給我時,這樣跟我說的:「這條是老田的新電源線,老田說這條電源線高音比較突出,可以用耳機系統聽聽看。

」我聽到時,心裏還想,老田「轉性」了?再打開這條線材裡面的包裝,裡面有張寫著這條線介紹的小紙條,說這條電源線的型號是「Promise」。

奇怪,EarlyBirdPromise電源線不是很早就推出了嗎?不是線身細細、有著紅色PVC包覆的樣子?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有著灰色編織層包覆的模樣呢?長銷熱門線材,導體、結構、外觀徹底改版為此,我特別打電話給老田問個仔細。

老田跟我說,之前Promise電源線實在太熱銷,還一路出到MKIII+的版本,賣了好幾年了。

因此,他這次又將Promise重新改版,為這條電源線帶來全新的風貌。

提到聲音走向,老田跟我說,早期Promise的電源線的確是偏向大港的聲音走向,然後到後期的推出的Promise線,開始著重高音表現,讓Promise電源線音色表現更為均衡。

老田又跟我強調,這次新推出的Promise電源線,內部導體、線徑與結構均與前版有很大的不同,讓高音表現更為突出。

「很多人跟我說這條全新Promise電源線的高音的特別漂亮,把價位略高一等的Power3.5電源線都給比下去了!」老田這樣打趣地跟我說。

這次送來的Promise電源線,看起來比原先的版本厚重,不過線徑依舊比同樣由老田推出的NoName以及Power3.5電源線略細一些。

根據老田提供的資料,新版的Promise在水火線中,最中心採用3根0.5單芯鍍銀銅線,並採用所謂的「李茲結構」以螺旋狀方式排列編絞而成,相較於前版Promise電源線只使用一根鍍銀導體,新版的Promise用料更加豐富。

此外,Promise水、火線的中間層採用8根0.12單芯銅線,而最外層搭配0.08多芯絞線,讓高、中、低頻得以各自發揮。

除了水、火線導體材料與結構有很大的改變之外,老田還跟我透露,之前Promise都是以遮蔽層當作地線,而這次新版的Promise電源線則多加了地線,採用多芯編絞的鍍錫銅線做為導體。

在Promise的水、火、地皆以PVC材質包覆,中間再利用PVC材質一起編絞,加強線材的避震性能。

最後,Promise採用純銅編織網遮蔽以及PVC包覆層,最後再加上緊密強韌的灰色編織層包覆,增加電源線的識別度。

光澤盡出,絲絲入扣為了近距離聽清楚這條電源線的音質表現,我決定先以AudezeDeckardDAC耳擴與SennheiserHD595組成的耳機系統搭配這條電源線。

我首先播放品克佛洛伊德在第六張錄音室專輯《Meddle》(EMI5099902894225)中的第二軌〈APillowofWinds〉。

這首曲子並沒有該樂團典型的悲壯起伏,反而有著舒緩平靜的情歌風格,輕柔的空心吉他分解和絃彈奏,加上悠揚的電吉他聲響,正好是測試高音頻段的絕佳音樂。

實地測試,我發現透過Promise電源線,音像較貼近於耳朵,音場橫幅也較為寬闊,彷彿有坐在劇院前排觀看大螢幕的感覺,而空心吉他的分解和絃,透過這條電源線播放,光彩奪目,而且指甲撥動琴弦的瞬間,盡顯絲絲入扣的細節,彷彿拿著放大鏡一般,觀察手指彈奏的動作以及琴弦震動的情況;電吉他的聲音,質地輕盈,彷彿白雲緩緩自天際飄過;至於DavidGlamour的歌聲,在每個音節開頭的地方,有著清晰的咬字,配合他輕柔的歌聲,讓我更能輕易感受到歌詞帶來的情緒。

接下來,我播放由古大提琴演奏家MienekeVanDerVelden與大鍵琴家GlenWilson合奏法國巴洛克作曲家庫普蘭的《第一組曲:帕斯卡利亞或夏康舞曲》(ChannelClassicsCCS18398)。

透過Promise電源線的呈現,可以感覺到古大提琴下弓輕巧滑順,而且雖然是低音樂器,依舊展現出凝聚的線條邊緣,不會讓人覺得力氣軟弱,渙散而沒有生氣,大鍵琴彈奏敏捷俐落,而且其音色猶如奧地利畫家克林姆特(GustavKlimt)在畫作中常用的金黃色色彩,為音樂增添高貴感。

此外,由Promise電源線下手之處無任何遲疑、猶豫,樂曲聽起來格外乾淨,俐落,與這首曲子明快的節奏十分吻合。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