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新手不能不知道的5件事@ 元大期貨林妙鴒:: 痞客邦:: | 期貨新手教學

一講到期貨很多人的第一直覺都是「風險很大」最好不要碰但實際上參與期貨市場的人卻幾乎是逐年增加,怎麼會這樣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簡介一下到底何謂期貨?關閉廣告元大期貨林妙鴒跳到主文元大期貨國內外期權24小時交易,多樣平台提供客製化服務可以現場開戶也可以線上開戶開戶預約電話:02-87125523(也可以直接加我的line與我連絡哦:tonmiao)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16Tue201913:42期貨新手不能不知道的5件事             一講到期貨很多人的第一直覺都是「風險很大」最好不要碰但實際上參與期貨市場的人卻幾乎是逐年增加,怎麼會這樣呢?今天就來跟大家簡介一下到底何謂期貨?究竟他的魅力和風險到底是什麼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期貨是什麼? 期貨是從農產品遠期契約衍生而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種米的農夫,跟一群收購米的商人但米的價格每年都不固定,有時候很高(假設是10元)有時候很低(假設是1元)於是某天有個農夫真的受夠了,他不想再過這種不確定的生活於是他在今天就先跟商人簽約,同意一年後無論收成如何都以5元的價格出售稻米就算一年後大豐收,稻米僅值一元,農夫和商人依然能以五元成交免去了因各種因素而讓自己收入不穩定的風險-這就是最早的農產品期貨而後來才又漸漸有了匯率期貨、指數期貨甚至股票期貨等等更多元的衍生商品這就是期貨粗略的起源所以人人都說高風險的期貨,最初的目的其實是用來避險的!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  交易期貨的標的是什麼? 期貨的英文是Futures,而Future的意思是「未來」是整個市場的人對某個東西「未來的看法」例如黃豆期貨,就是市場上的人對「黃豆價格未來的看法」如果你覺得黃豆明年一定大豐收,那你就可以選擇「做多」黃豆期貨而一般我們最常聽到(也是最多人交易)的台灣指數期貨就可以理解成市場上的人對「台灣加權指數未來的看法」 那加權指數又是什麼東西呢?加權指數就是我們俗稱的「大盤」我們可以把加權指數想成一個用來評量市場上所有股票「分數」像以前考試的時候計算的加權分數一樣,比較重要的科目如國文、數學,在計算分數的時候可能會乘以一個比較高「權重」同樣的,在大盤裡比較重要的股票配分會比較重例如我們的權王台積電,就佔了大盤的20%市值占比前十名就占了大盤的44%所以在我們在看大盤的同時,觀察這些佔比較重的股票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哦(以下為2019/04月的資料)  不能不知道的期貨用語們(1)口中文是個很博大精深的語言為了精準描述一切事物,所以我們對每個東西都有個相對應的量詞例如一棵樹、一隻狗、一張股票而用來計算期貨的量詞就是「口」如果你說「我買了一張期貨」,懂的人會覺得你low但如果你講的是「我做一口期貨多單」聽起來是不是瞬間專業了不少呢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牢記「口」是用來計算期貨的單位 (2)多頭&空頭多頭就是看漲,空頭是看跌這應該滿好聯想的吧 (3)部位部位是用來形容你手上現在有的期貨合約假如有人問你「手上有多少部位」就等於是在問你「目前有多少期貨合約」 (4)新倉、平倉和未平倉新倉=建立一個新的部位平倉=就是將原有的部位反方向了結掉未平倉=還留在手上,沒有出場的部位是不是看了好像還是沒有很懂呢?沒關係,我們繼續往下看假設我今天在10,000點的時候看漲→買進一口(這就是新倉),會出現以下三種情境(A)後來漲了10點,我將這個「部位」結清→賣掉一口(平倉)獲利出場(B)後來跌了10點,我也是將這個「部位」結清→賣掉一口(平倉)停損出場(C)我在今天結束交易前都沒有賣掉這口單,這就是留倉(未平倉)所以得出結論新倉就是新建一口單而一買一賣,或一賣一買,就稱為平倉那我留著不管的呢,就是留倉,也就是未平倉 (5)保證金保證金是操作期貨交易時最最最重要的東西但很多人一聽到保證金的第一反應就是「蛤這個太複雜了吧,我還是做股票就好」「哇這個聽起來也太危險了吧,我還是不要做期貨吧」於是我做了一張精美的圖來解釋給大家聽希望大家聽完都能馬上了解保證金的基本概念以下的圖是以小型台灣指數為例(以下簡稱小台指)(以下為2019/04月的資料)   每個商品都會有自己的「原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原始保證金」的意思是-要擁有這個錢,你才能開始交易這個商品像小台指的原始保證金是26750我們可以把原始保證金想像成一種「入場資格」的概念最少最少要存入26750才能開始交易小台指(不考慮期交稅跟手續費)而「維持保證金」呢?顧名思義就是如果我要維持我這個部位,就不能讓期貨戶頭裡的錢低於這個數字小台指的維持保證金是20500如果當天早盤收盤後,我的期貨專戶裡的錢比20500還少的時候我的營業員就會通知我「補錢~補錢~快補錢」於是我就必須將帳戶裡的餘額在隔一天中午12點前提升到超過26750 "低於維持保證金被追繳時,要補足到「原始保證金」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