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爭議】市場派獲勝!但什麼是獨立董事?大同經營權 ... | 公司派意思

【大同爭議】市場派獲勝!但什麼是獨立董事?大同經營權到底在爭什麼?作者股感知識庫收藏文章很開心您喜歡股感知識庫的文章,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股感知識庫字體放大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複製文章連結已複製文章連結台股入門【大同爭議】市場派獲勝!但什麼是獨立董事?大同經營權到底在爭什麼?2020年10月21日作者股感知識庫文章來源股感知識庫大同(2371-TW)經營權爭議不間斷,今(21)日,大同舉辦股東臨時會選舉,結果市場派獲得7席董事,將主導大同公司今後的經營權,公司派董事則剩2席!市場派當選新任大同董事為王光祥、林文淵、林宏信、葉曉甄、郭添輝,獨董為李勝琛、龔鍾嶸。

公司派當選大同董事為林郭文艷,及獨董王金來。

這幾個月來,新聞上「大同經營權之爭」吵得很兇,前立委黃國昌甚至在臉書貼文請大同的小股東們選他當獨立董事。

現在,大經營權確定變天,由市場派獲勝,但什麼是獨立董事呢,你知道嗎?「董監事改選」又在幹嘛?什麼是公司派,什麼又是市場派?這篇文章一次告訴你!不久前,大同才因為經營權爭議,被證交所列為全額交割股。

若你有興趣,下面這篇文章會帶你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況>> 大同因經營權爭議為什麼大同股票會被列為「全額交割股」?會帶來什麼影響?出錢的股東們是老大這邊先撇開董事會、公司派市場派等名詞不細說,我們首先來看一個商場上的規矩「出錢的是老大」,這個概念。

一間公司要運轉得要有錢,而錢則是股東們出的。

也正是因此,股東們說實在,就是公司的老大。

股東們能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由誰來經營公司等等。

這時,或許有人會想:「咦,你也是老大、我也是老大,那意見不合時該怎麼辦?」投票,是公平且具民主的表決啦。

然而,這不可不像是投票選立委總統,並非一人一票。

股東決議事務時,則是「出越多錢的有越多票」,最常見的狀況是「一股一權」,也就是持有一股,擁有一個表決權。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某間公司股東們總共出了一百萬,每股十塊錢,那總共就有十萬個表決權。

(當然,這邊僅討論最普通的狀況,太複雜有複數表決權的特別股就先不在這邊討論)然而,這一百萬中A出了70萬,剩下的B、C、D、E、F總共出剩下30萬,那A就有七萬個表決權,剩下的B、C、D、E、F加起來才有三萬個表決權。

所以說,基本上就是「A說了算」,因為他的表決權已經過半,所以不管剩下的人怎麼反對都沒有用。

相同道理,如果公司經營不善,A賠的錢也最多,所以讓他有更多表決權、更能決定公司走向也合理。

或許,馬上會有人想說:「那,這樣不就都大股東說了算嗎?」就上述的情況,的確是。

這就要慶幸,上市公司不太可能出現有這種「一個股東佔70%持股」的極端情形出現。

就來說說,這次的新聞主角–大同公司。

最大股東持股也只有8.73%,前十大股東持股比重加起來也還不到50%。

那正因為它是「上市公司」,股權早就在市場上到處流通,每個人都能成為股東。

同時,這也是黃國昌會在臉書上向小股東們喊話的原因,因為小股東們集合起來也是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像大同公司的股東人數就有14萬人左右,算是蠻多的!而有人的地方通常就有派別分別,因此,每間公司的股東基本上都會分成兩派,大同也是如此。

股東派系可分公司派和市場派簡單來說,「公司派」就是公司裡的人,像大同內部的經營階層自己也持有大同股票的話,那他們就是「公司派」;那「市場派」就是有大同股票、但是又不在大同公司上班的人。

譬如說,如果投資人去買大同股票,但又不在大同公司工作,那就是「市場派」。

「公司派」、「市場派」意見可能經常會衝突。

例如說,「公司派」可能會有公司創辦人、或創辦人的兒孫⋯⋯等等,他們對公司有感情,可能想好好把公司做好,好好經營。

然而,可能經營不善,因此需時間重新定位方向轉型;相反地「市場派」通常對公司沒有情感,只是因為公司名下有很多土地和廠房才想入股。

其實不會特別去在意公司怎麼轉型,甚至不想等上好幾年,只希望趕快把公司名下的資產變賣,大家錢分一分走人。

此外,「市場派」不全然是你我這種小散戶,其中還會有不少投信、壽險公司,這種很有錢的公司,他們手上也可能有很多大同股票。

所以,當「公司派」、「市場派」的意見不一致,就會上演現在這樣的經營權之爭,那麼6月30日時,大同股東會上就能看到結局。

股東會要選擇「經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