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財務顧問學記帳– 方法篇 | 家庭記帳科目

先記大科目,如食、衣、住、行、育、樂,針對想特別檢視或節省的部分再設定子科目。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家庭主婦曾太太記帳,原本只在「食」這個科目下設定 ...在今天看見明天×跟著財務顧問學記帳–方法篇財商教育實驗室聰明理財2018-01-1918:21+A-A加入收藏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上次觀念篇談到儲蓄規劃的五個步驟: 一、可支配所得劃分二、界定三要三、量化目標&擬定預算四、記帳五、定期檢視&調整 這五個步驟中,大家最常聽到,也最重視的就是步驟四「記帳」,這篇將深入談談記帳的方法,並且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記帳方式,但慢慢地你會發現記帳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與其它四個步驟其實密不可分。

 後面將提到三種記帳(儲蓄)方式,是由複雜到簡單排序,若看到頭昏可以跳下一個方法,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即可,分別是: 一、複式簿記法二、消浪投儲蓄法三、預算控制法 一、複式簿記法(又稱會計帳) 適合對象:跟我一樣,想掌握所有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的龜毛人。

優點:隨時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

例如這個月哪一張卡刷了多少錢(對信用卡帳單很方便)、哪個銀行帳戶剩多少錢…等等。

缺點:每一筆帳都要確實紀錄,初期不習慣時腦筋還有可能打結,並且建議每月要找一天檢核所有帳戶與帳單金額。

 下圖是以我手機使用的App記帳軟體MyAssetPro為例,左邊為日記帳(流水帳),每一筆現金流一目瞭然;中間為當月收支狀況,還可以分大科目與小科目,點進去看更詳細的收入或支出明細;右邊則為總資產、總負債,讓你能隨時掌握自己有多少「身家」。

  複式簿記法雖然是會計帳,不過大家別聽到「會計」兩個字就倒退三步,在個人記帳方面,會計的觀念可以簡化為一個恆等式: A+E=L+O+R資產Assets支出Expenses負債Liabilities業主權益Owners’equity收入Revenues(或Income) 由於資產和負債是一個時間點的「存量」,收入和支出則是一段時間的「流量」,在不同時點與不同時期,每個項目(A、E、L、O、R)都會有增加(+)與減少(-)的可能,所以此恆等式是為了協助我們記帳的邏輯保持正確,其中「業主權益」在個人記帳時不會用到,可直接忽略。

 我以上圖最左邊的日記帳為例,詳細解釋如下,箭頭「→」表示錢從哪流動到哪: 月初薪水22,000元撥入銀行帳戶R-薪資22,000元→A-銀行帳戶(A+=R+。

等號兩邊同時增加,正確)從銀行帳戶提領12,000元當生活費A-銀行帳戶12,000元→A-現金(A+A-=0。

等號同一邊一增一減,正確)付房租現金5,000元A-現金5,000元→E-房租(A-E+=0。

等號同一邊一增一減,正確)跟朋友吃了一頓1,000元大餐,刷信用卡付款L-信用卡1,000元→E-大餐(E+=L+。

支出增加,負債也增加,正確)月底拿著信用卡帳單去超商繳費1,000元A-現金1,000元→L-信用卡(A-=L-。

現金減少,負債也減少了,正確) 此篇主要談的是方法,所以先點到為止,更詳細的結合工具應用,下次(實戰篇)再談。

若各位想使用複式簿記法,手機App我最推薦iOS版的MyAsset我的記帳本(2018/01/02更新:App大改版,V2上架),隨身記帳很方便;Android版可以選擇GunCash,自由度跟彈性都和MyAssetPro一樣高。

 電腦版部分可考慮免費的GnuCash(自由的帳務軟體),需付費的MyAB我的記帳簿或MyAsset記帳本(與MyAsset我的記帳本App為同一作者,有分記帳版與理財版)。

 別小看記帳科目(項目)的分類與定義 記帳的科目看似簡單,實則困擾著許多人。

分類太細會太雜,見樹不見林;分類太粗又可能掌握不到漏財之處,到底該如何拿捏呢? 1.思考科目的必要性 外食族若將早餐、午餐和晚餐分為三個科目沒什麼太大的意義,都是必要且不能省的,所以建議合併為一個「正餐」科目。

除非想檢視自己會不會太常吃大餐或是和朋友聚餐太多,那麼才需要另外設「大餐」或「聚餐」科目。

 2.記大優先於記小 先記大科目,如食、衣、住、行、育、樂,針對想特別檢視或節省的部分再設定子科目。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家庭主婦曾太太記帳,原本只在「食」這個科目下設定「食材購買」和「外食」兩個子科目,紀錄幾個月後發現食材購買的花費總是爆預算,因此再進一步將食材購買科目改為「主食」、「零食」和「水果」三大類。

 這才揪出漏財的主因是曾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