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單月月領配息真有那麼好康? | 月月享福 外幣變額壽險

也正是因為這種對退休理財的強烈需求,從去年以來,國內幾大壽險業者所推出「自己打造月退俸」的附保證保單因此大賣。

以國泰人壽為例,其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樂活富足人生保險買保單月月領配息 真有那麼好康?收藏圖片來源/陳德信瀏覽數119,5972019/02/23·作者/賀先蕙·出處/康健雜誌第244期放大字體退休族不止怕沒錢,更擔心坐吃山空,卻又不懂如何理財,怎麼辦?當手頭有點退休金,附保證的保單或許是個新選擇。

家住台北的賴太太是一位退休老師,經歷年金改革,退休收入驟然減少,讓她相當不安。

因此她將房屋抵押拿去買基金,為的是領取月配息,但這也讓家人十分擔心,這樣做安全嗎?賴太太也坦言現在自己最關心的是要怎麼保老本、有足夠的錢支應退休生活所需。

像賴太太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回顧過去一年,全球股市大幅震盪,多數股票和債券產品都大幅下挫。

市場波動,也讓多數熟齡族對投資更充滿不安,也更無所適從。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1月底勞動部證實,勞保最新財務精算報告出爐,勞保的破產年限,將由原本的2027年提前一年至2026年;也就是在7年後,勞保就將面臨破產危機。

對多數台灣的受薪階級來說,該怎麼安排未來退休生活所需,是愈來愈迫切的困擾。

也正是因為這種對退休理財的強烈需求,從去年以來,國內幾大壽險業者所推出「自己打造月退俸」的附保證保單因此大賣。

以國泰人壽為例,其主打的最低身故保證保單「飛揚人生」,自2016年6月上市以來就熱賣超過台幣200億元。

眼見市場熱賣,包括台灣人壽和富邦人壽等,也都陸續推出類似產品,搶攻準退休族和已退休族的市場。

而國泰人壽也透露,今年將再規劃新的附保證產品以因應市場所需。

專家控管資金標的 每月撥回就像月退俸廣告市場熱賣下,很多人都會好奇,到底什麼是「附保證保單」?為什麼被稱為「打造自己的月退俸」?這種保單又有什麼特色?《康健》整理目前台灣市面上可以買到的4種附保證保單類型,包括最低身故保證(保戶過世之後,受益人還能把保費拿回來)和最低期滿保證(期滿保戶能把保費拿回來)等。

其中,最熱銷、各家產品也最齊備的,就是最低身故保證(見上表)。

目前的最低身故保證保單,幾乎都規定40~45歲以上才能投保(見下表)。

這種保單吸引人之處在於,投保後就可以開始領取月撥回(類似基金的月配息機制,故被稱為打造月退俸)。

而在投保期間若身故,則可以視當時保單帳戶價值或保證金額何者較大,全數領回這個金額。

這類保單的另一個特色是,客戶的投資均委託投信公司做類全委操作(保戶完全不必自選投資標的,是由投信公司代理操作),目的是控制波動風險。

「這種商品的(投資)標的特色是要控制波動度。

它的風險控管機制是波動度不能高於一定水準;我們是控管波動度不能超過9%,」台灣人壽副總經理黃文章分析。

這樣的產品對一般沒有時間、也沒有多餘力氣關心金融市場波動的民眾來說,解決了如何做到資產配置、挑選標的和進出場時間控管等難題。

廣告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李文瑞強調:「除了(身故)保證之外,民眾自己去買基金要做幾件事情,第一,他要懂。

第二,他要隨時注意環境變化。

第三,他要會挑基金,市場上有好幾千檔標的,要怎麼挑?」而類全委帳戶委託因為專業操盤,等於讓民眾在累積退休金時,有另一項選擇。

撥回不一定能領到 提前出場須自己認賠對熟齡族來說,退休後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的安排,能否每月有固定的現金收入支應生活所需。

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像賴太太投資月配息的基金外,這種能夠領取類似「月退俸」概念的保單產品,也因此而熱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但購買這類商品退休養老並非就能高枕無憂。

購買時有3點需要注意:1撥回金額會受市場狀況影響雖說這類保單多設有類似「月退俸」的每月撥回機制,但是撥回的金額還是會受到市場狀況影響。

且每家壽險公司不同的保單,都有不同的月撥回的淨值區間(見上表)。

舉例來說,台灣人壽的「鑫樂活」,在帳戶的每單位淨值低於7.5元時,那個月就沒錢可領;而國泰人壽則是8元以下停止撥回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