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零成本存股術-零成本部位建置概念@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 | 我的零成本存股術pdf

我的零成本存股術-零成本部位建置概念 ... 持有A股票,成本10元,每年股利1元,​在股利回沖成本下,10年後本金可全數收回,這樣持股就可成為零 ...關閉廣告恩汎理財投資團隊跳到主文我們只是一群小小的散戶~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公告版位恩汎(earnfun)理財投資團隊在此部落格所提供的資訊,係均由團隊成員依據自身的研究方法、公司拜訪、市場消息追蹤及操作原則撰寫,且為特定日期所為之判斷,有其時效性,邇後若有變更,將不做預告或主動更新。

本部落格所有資訊主要提供本團隊成員交流使用,拜訪本部落格之投資大眾於決策時應審慎衡量本身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本團隊不保證其完整性及精確性,且不提供或嘗試遊說投資大眾做為買賣股票之投資依據。

*本團隊文章歡迎引用、轉載,但仍請在引用及轉載時註明出處,感恩。

Apr05Tue201613:08我的零成本存股術-零成本部位建置概念本文刊載於「淘股網」在我的存股模式中,零成本部位的增加,主要來自1、股利回沖成本持有A股票,成本10元,每年股利1元,在股利回沖成本下,10年後本金可全數收回,這樣持股就可成為零成本。

所以,當持股成為零成本後,才開始有股息收入的認列。

(10年間以本金回方式認列,避免成本下降跟股息收入同時認列,造成操作資金虛增,自然無股息收益。

)2、價差(獲利)部位持有A股票,成本10元,股價上漲至12元,當出售時產生零成本部位。

而出售時可分成「只取回成本部位,留下獲利部位」及「全數出售,獲利部位轉買B股票」2方式增加零成本部位。

而在獲利部位轉換零成本部位時,也可以脫離1轉1的思維,也就是當1檔股票獲利部位極高時,也可以將獲利部位轉換至2檔以上的標的。

另外;零成本部位間的轉移,其部位仍為零成本。

當操作獲利的金額數越大,零成本部位就會持續擴大,可自然達到持股分散;而擁有一籃子具備基本獲利能力的「好股票」,除了面臨景氣極差時,仍可獲利、配息,提供穩定現金流外;加上持股遍布各產業,在各產業間景氣循環消長互補下,每年仍可有穩定的股息收益。

即使遭遇單一企業財務報表獲利,卻不配發股息時,也可降低其對當年度現金流的影響;若是可以掌握到該股的操作價格區間,確實執行獲利了結,價差落袋後,剩餘的零成本部位參與未來營運、配息,那當年度配息政策如何也就不用太煩惱了。

即使遇到企業營運風險(倒閉、下市、櫃),也因為分散,將可降低單一企業營運風險對整體資產的影響。

持股零成本是在記帳基礎下,本金與獲利間移轉的記錄,只要不要成本下降與資本金增加重複記帳,現金部位不會虛增。

若搭配本金持續投入,則在本金與價差獲利部位同步增長下,存股的效益是倍增的;但若是兩者無法同步時,透過將市值成長的紙上富貴轉化成實際的資產成長、總持股部位增加,將會比單純等待1年股利收入來做到成本下降與本金移轉的速度,來的快且穩定。

而因為持有的標的都是具備對抗不景氣的標的,因此可較安心的做到無論市場多空,都可持續領股息、拿股票,享受資產實質增值的效益。

如果投資人對於挑選個股有困難,也可以ETF為標的,降低單一持股的營運風險,只是ETF的選股係來自發行機構的既定設定,雖一定期間會進行調整,在其轉換的效率仍不如自建構的高股息零成本部位來的快;加上有隱藏的費用,自然配息的效益也不如自建的收息系統來的高,但對於不想花心思,只想年領比定存高的股息的投資人,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標的。

而如果要提高ETF的收息效益,則可以利用臺灣50(0050)及高股息(0056)兩標的,透過定期定額購買,當價差產生時,將收益先存下,並在兩檔標的隨大盤落至相對低時用之前的獲利部位在一次購入,互相搭配下亦可有同樣的結果。

文章標籤我的零成本存股術恩汎獲利領息保護本金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恩汎理財投資團隊恩汎理財投資團隊恩汎理財投資團隊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財經企管個人分類:星風雪語(星大)此分類上一篇:集中+分散操作,平衡持股循環影響,建構零成本穩定收息部位此分類下一篇:我的零成本存股術-貸款投資上一篇:石化、半導體回溫,今年獲利保守帶成長下一篇:歷年營運均可獲利、配息,今年營運展望仍可期待▲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最新文章熱門文章文章分類恩汎理財寶-獲利領息價值股(1)理財寶使用說明(1)專欄文章(6)恩汎理財投資團隊(59)晴尹(15)紅葉(9)星風雪語(星大)(62)媒體訪問(12)日盛證券:Sunny愛Money理財專欄(團隊文章)(29)恩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