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照相機(上) | 普羅相機評價

在鄭先明背後穿梭的,是普羅相機的二代經營者,鄭丞勛。

... 遊覽網路評價,大多數消費者對普羅的品價多為「價格比較硬」,但是「售後服務和經營態度無法被 ... 此網站是使用.com網站幫手設計的。

立即用來製作您的網站吧!立即開始三十兒勵-----普羅照相機(上)(採訪:達悟/文字:達悟,白芨/編輯:達悟/剪輯:張少武/攝影:達悟)      推開門,一眼就可以望到盡頭,細長的空間,擺滿各式各樣的攝影器材。

  「嘿,張先生。

」總是先送上一句溫柔的問候,夾雜著灰白髮絲,掛著親切笑容的老闆,鄭先明。

高大的身軀總是窩在店面盡頭的小桌子前,仔細地清理保養顧客相機,把每台相機都當做是自己的第一台相機,逐一端詳、擦拭。

    三十年前,年輕的鄭先明在攝影器材店做學徒,之後與朋友一起合資經營彩雲沖印店。

彩雲的一樓是沖印店,鄭先明在二樓經營販賣攝影器材,當時是做MINOLTA為主,同時經營NIKON和CANON,以及頂尖領域的LEICA、HASSELBLAD。

三十年前的攝影領域,仍著重於技術以及觀念的耕耘,因此經營起來可以說是相當順利。

    2006年,SONY收購整合MINOLTA。

鄭先明看好SONY的電子技術以及MINOLTA的光學技術整合前景,與Sony簽下了長期合約。

進入數位時代後,店裡陸續引進PANASONIC、PENTAX和OLYMPUS。

普羅是最早提供消費者終身免費清潔保養,由於對器材以及攝影的經驗累積,可以用豐富的專業知識為顧客解惑,以嚴謹的態度建立良好的售後服務,而精細的技巧則是為每台交付給普羅的相機做深度清潔和保養。

​​  靠著一點一滴的累積,普羅建立了相當穩固的客群。

Share你好,我是鄭丞勛    「張先生,你的相機清理好了。

」在鄭先明背後穿梭的,是普羅相機的二代經營者,鄭丞勛。

現在普羅大大小小的瑣事以及決策重擔已經交由他一肩扛起。

自2010年起,繼承了鄭老闆溫柔性格的鄭丞勛,致力攝影專業知識的追求以及售後服務品質的延續。

  然而,2010年鄭丞勛同時遇上了網路爆炸以及各種削價競爭的海嘯,各種誘人卻混亂的低價,讓包含普羅在內的攝影器材同行有苦難言。

初級消費者大多希望以低價購入人生第一台單眼,就興致勃勃地想踏入攝影世界,卻忽略了買到的僅僅是硬體,損失的卻是一併省下的專業諮詢以及售後服務。

​​普羅二代的迷惑與困境       回想當年混亂的時局,鄭丞勛道:「販售攝影器材的門檻不高也不低,不高是因為只要拿一大筆代理權利金和各大廠簽約,取得代理權後就可以開始販賣攝影器材;不低則是因為需要相當龐大的資源和知識去支持,只會賣東西是不夠的。

然而有些競爭者寧願用近乎於零的利潤去吸引需要低價購入的消費者,而當時大多情況下,這樣的消費者佔攝影人口多數比例。

」    除了各式各樣半路殺出的削價競爭者,鄭丞勛也認為網路是當時極具威脅的兩面刃:「在網路上發問所得到的回應,由於無法確定發言人的真實身份,也不清楚該段發言是否有可靠的依據。

因此常常有顧客會被網路資訊誤導。

」以各家廠牌偏色的問題為例:「常聽說CANON適合拍人像,NIKON適合拍風景......,我認為假設今天各家廠牌真的有最適合拍攝的題材,也絕對不是像我或是普羅大眾這樣的攝影技巧以及認知,和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論定的。

再者,像是PENTAX和OLYMPUS這些歷史更加悠久的廠牌,他們也絕對不容許自家的產品有“適合拍攝特定題材”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只能說每個廠牌對於三原色的定義不同,所以在拍攝前需要做好調整。

」好比一個人存了錢,買一台新相機。

拍了一陣子後覺得哪裡不對勁,卻也說不上來,只好到網路上爬文;討論串裡有人對這台相機提出幾個觀點,並且歸納成「問題」。

當一個人提出來的時候,也許不會有人認為這是問題,但如果十個人都把它視為問題,那有可能就會眾口鑠金。

當這些問題變成質疑反覆地回到店裡時,一度讓鄭丞勛非常氣餒。

北村寫真機店      此時,普羅只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跟著大環境的趨勢,跟著把價位降低,同時犧牲掉消費者的權益;另一條路就是維持原來的方向,且進一步提升專業諮詢的基礎以及售後服務的品質。

    站在三岔路口,感到灰心的鄭丞勛一度想轉換跑道:「我喜歡拍照、喜歡相機、喜歡音樂、喜歡汽車、喜歡街頭文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