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高殖利率股存股?一文看懂高股息策略7大迷思 | 高 殖 利率 缺點

問題是,當我們把固定收益的來源,從被拋棄高品質的債券,轉而選擇高股息的股票,就沒有任何缺點嗎? 肯定是有問題的。

你想想看,追求於高股息或是股息 ...首頁理財講堂挑高殖利率股存股?一文看懂高股息策略7大迷思挑高殖利率股存股?一文看懂高股息策略7大迷思工商時報數位編輯2021.09.08圖/freepik股息一直是許多人在投資中所追求的重要目的,股息除了可以當作固定收益外,也常被用來當作支付日常的支出。

在台灣的投資環境中,有非常非常多人採用存股的方式投資,他們存的正是高股息股票,透過找尋過去4%、5%殖利率的股票,義無反顧地買而不賣,當作定存股來蒐集,例如0056、中華電信、台泥、中鋼或是兆豐金等其他金融股,而國外則是有另一種跟股息相關的策略叫做股息成長策略。

這兩種與股息有密切關係的投資方法,相較於簡單投資整體市場的指數化投資,真的會是比較好選擇嗎?他們背後又承擔著什麼風險?存股的背後是否有什麼迷思?如果你正採用或是考慮股息相關策略建構你的投資組合,希望可以藉由此篇文章帶給你不同的想法。

股息導向策略的兩種投資方式如同前文所說的,現在投資市場對於股息發展出的投資策略,有以下兩種:1.Highdividendyieldingmethod(高殖利率策略):抓平均4%殖利率的股票,也就是高股息策略。

左圖是各國家不同的高殖利率策略的殖利率右圖是各國家當地平均的殖利率2.Growth-orientedequities(股息成長策略)這種策略選股的方式,是找出過去10-25年之間,股息不斷增加的股票來投資,但是這邊就沒有限定說,是否為「高殖利率」的特質,事實上,在股息成長策略所找到的股票,大部分是低於全球市場的平均殖利率。

採用這種方式的投資理念,投資人相信在股息成長底下的公司,其基本面的狀況就如股息一樣成長,才能帶給投資人這樣的股息。

這些公司往往是已經立足於市場中好一陣子,擁有千錘百鍊的特質,不少是屬於藍籌股的範疇。

股息能創造財富嗎?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發放的股息能為投資人帶來財富的增長嗎?如果可以,那投資人投資於這些發放高股息股票的策略可能是對的,但如果不行,那為何要這樣做呢?對於所有公司,選擇發不發放股息都是一件財務的決策,因為發股息就是將現金回饋給股東(投資者)們,但是發放股息這件事情,影響的不是只有股東的手裡多了現金而已,股價是會反映下跌的。

例如原本A公司的股價是100元,當他們決定要發放5元當作股息,持有一股A公司股票的YP,會擁有一股A的股票,以及5元的現金。

重點是,現在A公司的股票價值,會隨著發放的股息扣掉,也就是所謂的除息,剩下95元。

財富的變化:發放股息前:1股價值100元的股票發放股息後:1股價值95元的股票+5元現金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有沒有從股票拿到股息,原本擁有的資產不會因股息的發放而有所改變,這說明,股息並不是憑空生出來的!除此之外,Vanguard統計1997-2016的全球股票,將他們依照殖利率的高低分成4種族群,發現殖利率的高低與股票的績效並沒有顯著的關係,如下圖所示,殖利率最低的股票反而還與殖利率最高的股票,績效差不多。

為什麼投資人採取高股息或股息成長策略?這可以分成兩種理由來探討用來取代原本殖利率高的債券,減少對於利率的衝擊相信高股息策略能帶來較好的報酬與降低風險如下圖顯示,從1997年以來,全球固定收益的債券殖利率(綠色)不斷的下滑,而全球高股息(淺藍色)與全球股息成長股票(深藍色)的殖利率卻些微上升,不只如此,而且都比固定收益的殖利率還來的要高。

追求高殖利率的投資者們,漸漸地放棄高品質債券,而改從股票獲取相對較高的殖利率回報,白話一點就是從債券或是定存上取得的利息太少,換個方式,從股票的股息來取得報酬。

問題是,當我們把固定收益的來源,從被拋棄高品質的債券,轉而選擇高股息的股票,就沒有任何缺點嗎?肯定是有問題的。

你想想看,追求於高股息或是股息成長的策略,代表著是集中投資到某些標的物上,這就是選股,集中投資將帶來你想像不到的風險,然而就算是在美國市場選股勝出的機率有45%,你也不應該這麼做。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忽略一件事情,債券擁有在市場下跌的保護力,但是,高股息的股票難道也有嗎??在1997-2016總共20年之間,當我們挑出表現最差的股票季度表現(3個月內回報差的時間)如下圖,當全球的股票都下跌,高股息與股息成長的策略的股票,並沒有比較抗跌,可是你看債券,充分發揮出資產配置下的低波動結果,甚至有機會帶來正的報酬。

從另個角度來看,如果不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