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驟教你懂得跟著主力下轎 | 股市主力

古龍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 股市也是一個江湖,這裡面有名門正派,​也有邪魔歪道;有郭靖、喬峰,也有星宿老怪,但更多的是跑江湖 ...在今天看見明天×3步驟教你懂得跟著主力下轎楚天聰明理財達志9082014-09-1915:03+A-A加入收藏古龍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股市也是一個江湖,這裡面有名門正派,也有邪魔歪道;有郭靖、喬峰,也有星宿老怪,但更多的是跑江湖的騙子。

筆者曾經聽一位前輩說:「散戶被內線騙、營業員被主力騙、研究員被發言人騙。

」仔細想想還頗有道理。

散戶想著發財卻沒有門路,手上飆股沒有,套牢的股票卻是不少,因此常常會注意所謂「穩賺」的「內線消息」,卻不知道內線消息已經轉過好幾手了,甚至不會去判斷這內線的「可靠性」,因此常常是血本無歸;營業員接主力的單,卻不知道主力下單的地方有好幾個,左手轉右手,看到別人插手,股票就順手給人了,因此營業員常常也會因此而套牢,野心愈大損失也愈多。

 最後研究員被騙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研究員在訪問公司出報告的過程中,與發言人短兵相接,但有些發言人會對不同背景的研究員釋出不同的訊息,雖然他不一定會騙人,但是會隱藏部分訊息,此時研究員就會產生「誤判」,而對公司的獲利與股價做出錯誤的預測。

  先了解股性,再來跟單 因此搭主力便車進出有一定的風險,他不是善心人士也不是捐款大戶,為什麼要拉抬股票給你賺錢?所以想搭便車要小心,不要讓主力認為你是來搶錢的,否則他會上沖下洗,洗到你破皮。

  每一檔股票背後都有一個主力,這個主力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好幾個人;也許是公司派,也許是市場派,但所有的主力都只有一個想法:「拉抬股價,然後把股票賣給別人。

」所以主力的格局與性格會決定股價的走勢,有些主力急於獲利,往往會一波到底,然後邊拉邊出,最後殺低出貨,這種主力通常以市場派居多,而且多為中小型股。

 有些主力怕被盯上,慢火細燉,走一輪往往超過半年以上,這種股票在下跌前會形成一個大頭或M頭,這種主力通常以公司派居多,而且多為中大型股。

 一般而言,大型股票無法由單一主力拉抬,所以大型股需要配合產業趨勢或是公司獲利成長,才能形成鎖單的拉抬力量;但是中小型股每天成交量只有幾百張、幾十張,市場主力只要與公司派達成協議,或者乾脆由公司派出面與主力達成鎖單的共識,配合發布利多消息拉抬股價,然後倒給法人或散戶。

    小心吃豆腐變成吃豆乾 有很多人都想搭主力的便車,但是主力也不是吃素的,市場的籌碼有多少他都知道,如果只是買個幾張,主力不會介意有人共襄盛舉;但如果是想揩油吃豆腐,主力會想辦法把外來的勢力震出場。

例如圖1的太醫,太醫股價在7月4日突破整理區間,股價轉強,自營商進場搶短,主力在盤中就發現,所以當天就殺低。

收盤後發現自營商當日進場大買390張,想吃豆腐,隔天就開始下殺震盪,4天的時間就洗出349張;但還沒洗完,可能有其他的勢力在其中,一路震盪向下到8月18日。

所以吃豆腐有可能會吃到豆乾,一塊咬不動的豆乾。

 一般人常會認為主力是外資、投信、自營商等法人,可是筆者要說,這些只是有統計資料可循的力量,真正的主力是不會讓你知道的,也許外資(包含公司派從國外匯入)或是幾檔投信基金聯合可以短期掌控股價,但是真正有能力掌控股價的是大股東,因為大股東擁有最多的籌碼,所以只要觀察大股東中有「投資公司」者,即可知道有一隻(或多隻)無形的手在掌控股價,所以買賣的進出不一定會很集中,也就是說,有時候無法從交易量(或紅黑棒)去判斷主力的進出,也許主力默默的進貨,然後開始拉抬股價,接著又默默的出貨,根本無跡可尋,因此還是要輔以均線研判進出的時點。

  懂得跟進出場才是有賺 股價漲跌有很多的因素,但是股票終究是拿來賣的,所以就算主力偷偷出貨,股價在沒有支撐的力道之後還是會下跌。

而股價下跌,「均線」一定會知道,就算沒有爆量下跌,也不代表主力沒有出貨。

    圖2為日月光走勢圖,日月光在2013年12月爆出廢水事件後,成交量暴增,在2月7日出現島狀反轉訊號,這是第一個進場點。

但這並不是主力的發動訊號,主力的發動訊號是在3月7日的長紅爆量,代表即將發動攻勢,接著可用均線控盤,只要5日線與20日線交叉向下就要分批賣出。

圖2中「出場1」與「出場2」都是以均線控盤的賣出時點,而傳統主力的賣出訊號是在7月24日與7月25日兩天才出現爆量長黑的「出場3」。

 但是有些股票不一定有明顯的出場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