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財務收支 | 收支會計是什麼

財務收支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目錄1什麼是財務收支2財務收支的審計3違反財務收支行為的法律責任4財政收支和財務收支的區分[編輯]什麼是財務收支  財務收支是指國有的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國家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監督的其他有關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辦理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的各種資金的收入和支出。

[編輯]財務收支的審計  根據《審計法》第8條至第25條的規定,國家審計機關以財務收支為審計對象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金融機構的財務收支審計  根據《審計法》第18條的規定:"審計署對中央銀行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對國有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監督。

"中央銀行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它是國務院的一個部門,是政府的銀行。

國有金融機構,包括國家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國有保險、信托投資、證券經營、租賃機構,其他國有金融機構等。

  (1)中央銀行財務收支審計。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都屬於我國最高審計機關即審計署的審計對象,不可授權下級審計機關審計。

對中央銀行審計的內容孟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審查在金融業務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及其結果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二是審查人民銀行每個會計年度是否將其收入減除該年度支出,並按照國家核定的比例提取總儲備金後的凈利潤,全部上繳中央財政。

  (2)國家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損益的審計。

根據《審詩法》第18條第2款的規定,審計機關對國有金融機構、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比照國有企業對其資產、負債平損益進行審計監督。

在資產方面,主要對其內部控制制度、貸款業務、利息計算、應收款項、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進行審計。

在負債方面,主要對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計。

在損益方面,主要對各種收入、投資收益、租賃收益、各種費用支出、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真實性、正確性及合法性進行審計。

  2.事業組織財務收支審計  《審計法》第19條規定:"審計機關對國家的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所謂國家事業組織是指由國家創辦的,不直接從事物質資料生產,以改善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條件、增進人民物質文化生活而發展科學和文化教育、醫葯衛生和福利救濟事業為目的的非盈利的組織。

國家興辦的學校、科研機構、文藝團體、醫院、醫葯衛生檢疫機構、廣播電視電影機構、圖書館及體育館等,均屬於國家事業組織。

國家財政對國家事業組織分別採取全額預算撥款、差額預算撥款、由本單位自收自支的預算管理方式。

但不論採取何種管理方式,這些單位均是審計機關監督的對象。

值得提出的是,如果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執行國家對企業的有關規定,就不再作為事業單位對待。

  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一是對其收入進行審計,主要審查事業性收費的合規性,有無擅自設置項目、超範圍、超標準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有無先分後收、多分少收以及坐支的現象,是否正確計算稅金,有無偷漏稅款情況等。

二是對其支出的審計,主要審查各種支出費用是否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是否真實合法。

三是對其成本、費用的審計,主要審查各種成本、費用開支有無超範圍、超標準的現象,是否遵循了配比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計算是否正確,有無以計劃成本、估算成本代替實際成本。

此外,還要審查事業單位預算結餘計算是否正確、真實,是否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專用基金,有無擴大開支範圍和提高開支標準的情況等。

  3.企業財務收支審計  《審計法》第20條規定:"審計機關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監督。

第22條規定:"對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的審計監督,由國務院規定。

"由此可見,我國審計機關不僅有權對國有企業財務收支進行審計,而且有權對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財務收支進行審計。

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的企業,是指國有資產占企業的總資產50%以上的企業。

國有資產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是指國有資產在該企業中雖不占有控股地位,但其資產與其他股東的資產相比,出資額較大。

  對國有企業進行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其資產、負債和損益的審計。

對國有企業審計監督重點的範圍:一是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國有企業,如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