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保固險詳解@ 柴爸的外匯車執業記事:: 痞客邦:: | 賓士零件險

全車零件險-只要非耗材(輪胎、雨刷、機油)、非合約內容所限定項目,基本上都可做出險。

2.六大系統保固險- ... BMW及BENZ以外及雙門車有些公司不提供保固。

(看哪一家).關閉廣告柴爸的外匯車執業記事跳到主文社會上最大的不公平來至於信息的不對等,同理,交易也是。

部落格全站分類:收藏嗜好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不定期更新外匯車相關經驗及知識,歡迎關注及詢問。

LINEID:@684dvkydSep26Sat202017:554保固險詳解保固險由於是保險公司直接對應貿易商的產品,網路上能夠搜尋到的資訊並不完整。

這裡就讓柴爸帶大家來認識認識甚麼是「保固險」二手車買賣大多數人都知道,一般二手車行或者早期外匯車商所提供的保固,是店家自費提供一定期間或里程的保固;主要有兩個缺點:一、:保障項目不多,通常都是以引擎和變速箱為主,可能還不到六大系統,視店家而定。

二、:可提供保固地區有所限縮,通常只能在貿易商配合的或自己開的保養廠所在地。

假設店家在台北,對於中南部甚至東部的買家要想要使用這個保固就非常麻煩。

(車都壞了怎麼去那麼遠...)到後來車商發展成車商聯盟或者保養廠聯盟,稍微緩解了這問題,確實方便許多可以不用跑大老遠,但實質上對消費者而言還是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例如:保固期內車輛進行定期保養被限定在該配合店家,我有固定的車廠可以保養,或者我家隔壁就是車廠而且鄰居好幾年,結果我卻不能選擇我想去保養的店。

再到近年來,「保固險」出現了!而且沒有上面這些問題,不過本土中古車不適用,就到目前為止保固險是外匯車所獨有的。

接下來會介紹⼀下什麼是保固險:以下保障內容會因不同產險公司而有所不同,實際以產險合約所列為主;保固險主要分兩種:1.全車零件險-只要非耗材(輪胎、雨刷、機油)、非合約內容所限定項目,基本上都可做出險。

2.六大系統保固險-只有引擎、變速箱等重要合約內所限定事項。

這邊先以我們公司配合的內容為例(據保險公司所說,保固險大多只到五年,只有少數如我們公司,有給到七年)承保須符合條件請參考下列:1.必須至少綁最低丙式車體險+竊盜(價格視車輛、被保人年齡及紀錄等風險係數評估,我也不會算只能以經驗判斷價格區間)2.除車體險費用外,需支付保固險價格為$8000/年。

(每間保險公司不同)3.出廠五年內之車輛可承保「全車零件險」,承保至滿五年,這點需要特別提一下,假設2018式2017/10出廠,承保時為2019/11,這台車可以在隔年之後續保也就是2020、2021,那2022/11的時候已經超過出廠五年了,就不能繼續承保。

4.出廠七年內之車輛可承保「六大系統保固險」。

(七年內的這我真不確定是不是所有車商都有,但可以確定應該大部分都沒有)5.BMW及BENZ以外及雙門車有些公司不提供保固。

(看哪一家)保障內容及條件1.承保後日常保養不限保養廠,但必須要有每⼀次的保養紀錄。

(每間公司不同,但大多數是不限,只要有按時保養,記錄存好)2.⼀年可出保最多至15萬。

(每間公司不同,有的只有5萬)3.一年行駛里程須兩萬公里內,有些公司則不限里程。

4.總里程不得超過10萬KM。

再來分析一下優缺點,優點:1.保障範圍廣泛,實際理賠經驗可稱慷慨:總代理新車所提供之保固範圍做比較,保固險保障範圍已可一較高下,重要的引擎、變速箱、傳動、轉向、冷氣、電器、煞車等等不用講,柴爸客戶曾經出險過控制窗戶升降的按鈕(就是那個塑膠按鈕)、駕駛座椅後方置物網...等等一些奇耙的東西;而且這是與產險公司制定的正式合約,可以避免二手車交易常見的黑心事件,對消費者較有保障。

(如二手車商自身提供的保固,利用合約缺漏而不給出保,或是根本就用副廠或殺肉料件來更換)2.日常保養無限制廠商:不用被二手商或者原廠限制你要去哪保養,想去哪就去哪,只要工單記錄留好就好,可以到認識的保養廠或產險公司配合的保養廠甚至是原廠也都可以。

只有出險時需要到保險公司有配合的保養廠就行,其實應該反過來說,只要保養廠可配合出險,該保養廠又沒在保險公司黑名單,基本上出險都沒有太大問題;另外原廠也可以出險,但不建議這麼做,兩個原因1.原廠太貴會吃額度2.原廠有時候配合度不高,不願意配合保險公司行政程序。

3.相較原廠保固能省去高額延長保固費用及保養費用:原廠新車提供保固平均約三年,三年後延長保固須收四萬/年的延長保固費用,且從購車開始都得回原廠保養維護,不然等你要出險的時候就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