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切開復位術 | 見 血 復位術 意思

醫學百科條目“骨折切開復位術”是一篇關于骨折切開復位術的文章,全文 ... 行內固定術(方法見內固定術)。

2周以后的骨折、陳舊性骨折以及血運 ...熱詞榜5月是胆固醇月查找搜詞條名搜全文導航首頁新聞動態最近修訂新增條目隨機頁面優質條目劣質條目實用條目條目討論歷史事件你知道嗎分類索引小工具中醫體質測評女性安全期計算預產期計算器詞條正文修訂歷史相關文獻相關詞條訂閱醫學百科下載醫學百科App骨折切開復位術廣告廣告醫學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網上藥品郵購信息!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手術圖解4骨折切開復位術的適應證5骨折切開復位術的禁忌證6切開復位的時間7術前準備8麻醉9手術步驟10術中注意事項11術后處理12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1拼音gǔshéqiēkāifùwèishù2英文參考openreductionoffracture骨折切開復位術是用手術方法顯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復位;并根據骨折的不同情況,選用各種內固定物,保持復位后的位置,稱為內固定術。

一般,骨折切開復位后,多同時行內固定術。

3手術圖解1-1 剝離骨膜,顯露骨折端1-2 清除血塊1-3 鑿開骨痂,分離折端1-4 用骨膜剝離器插入骨折端間,撬撥復位1-5 用持骨鉗夾住骨折端,在手法牽引下反向牽拉復位圖1 骨折切開復位術骨折切開復位的優點,是可以在直視下利用器械及手法進行復位,使骨折端達到解剖復位。

解剖復位對某些骨折(如關節內骨折等)爭取保留全部或部分關節功能是比較重要的措施。

另外,在切開復位的同時,可以將一些影響骨折愈合的不利條件轉變為有利條件(如清除夾在骨折端之間的軟組織,切除骨折不愈合的硬化骨質,鉆通髓腔,施行植骨或堅強的內固定,矯正畸形等),為骨折愈合創造條件。

某些新鮮骨折切開復位后,可選用堅強的內固定,術后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離床,不但有利于功能鍛煉,減少術后并發癥;同時可增加骨折端的血液供應,促使骨折愈合,做到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齊頭并進。

此法已逐漸應用于四肢長骨骨折。

但骨折切開復位術也存在以下缺點:⑴骨的部分血運來自骨膜與周圍軟組織,盡管在手術中注意輕巧仔細操作,但軟組織與骨膜的剝離仍不可避免地會破壞血運,使骨折端的壞死區增大,引起遲愈合,甚至不愈合。

⑵切開復位時,血腫的清除必將干擾人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影響骨折愈合的過程與時間。

⑶更嚴重的是切開復位術使閉合性骨折人為地變為開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因為骨折部位的組織由于暴力的作用,本來已有嚴重損傷,手術勢必增加局部損傷,影響血運,使局部組織抵抗力進一步降低,細菌更容易在切口內生長、繁殖。

一旦發生感染,后果嚴重,不但給傷員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甚至還可能造成殘疾。

⑷切開復位術必將引起軟組織之間,或軟組織與骨之間的粘連,如粘連廣泛,特別是關節附近的粘連,將影響關節功能的恢復。

骨折治療的目的是讓傷員在痛苦少,安全程度高的前提下,使骨折迅速愈合,恢復肢體功能。

大量病例證明,絕大多數骨折,包括手法復位難度大,對位程度要求高的,都可以用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愈。

因此,手法復位是基本的治療方法,只對切開復位的結果肯定能優于手法復位的少數骨折病例,或不能用手法復位者,才采用手術切開復位。

兒童及少年自身的塑形能力強,而抗感染的能力低,切開復位更應慎重。

一旦決定切開復位,即應針對其缺點,采用有效措施如術中盡量縮小骨膜剝離的范圍,減少血運損害;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避免傷口感染等。

清除或減少不利因素,以保證手術成功。

4適應證1.骨折累及關節面有顯著移位,不宜手法復位,或手法未能復位或復位后不能保持位置者(如肱骨髁、股骨髁、脛骨髁及踝關節骨折等)應切開復位。

其目的是爭取關節面的解剖復位,避免關節不穩和損傷性關節炎。

同時行堅強的內固定,如肱骨髁間骨折,用骨栓固定,以便早日進行關節功能鍛煉。

2.骨折合并同一骨骼的關節脫位(如股骨骨折合并髖關節脫位),由于脫位關節的遠端有骨折,施行手法復位有困難者。

3.一骨數處骨折或同一肢體的股骨和脛骨骨折,或多發性骨折,為了預防并發癥和便于病人在床上活動,可選擇某些手法復位困難或外固定不易維持對位的骨折,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4.有明顯移位的撕脫骨折,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等,手法復位困難,復位后難以維持折端對位者。

5.兩骨折端之間有軟組織嵌入,手法松解失敗者。

6.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