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國泰證券複委託美股定期定股,美股輕鬆存,讓你輕鬆 ... | 美股怎麼買國泰

除了台股定期定額,國泰證券也有複委託「定期定股」美股輕鬆存的 ... 一到幫你買美股,可以輕鬆成為美國知名企業股東,而定期定股申購手續費 ...Skiptocontent先前Min有介紹過國泰證券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零股的服務,吸引了身邊蠻多朋友加入定期定額零股的行列,開始透過存股長期投資並累積財富〔文章詳情〕〔親友推薦開戶享手續費2.8折〕除了台股定期定額,國泰證券也有複委託「定期定股」美股輕鬆存的服務〔官網資訊〕,只要開立好複委託,透過「定期定股」服務約定好投資標的、日期、股數及放入所需資金,約定時間一到幫你買美股,可以輕鬆成為美國知名企業股東,而定期定股申購手續費也有不錯的優惠,美股「定期定股」就跟台股定期定額一樣,有輕鬆投資、降低平均成本及分散風險等等優點唷若你對「定期定股」投資美股有興趣的話,就繼續看以下詳細的介紹囉^^►按讚加入粉絲團►加入Telegram頻道 ►更多信用卡比較   美股市場基本認識 美股市場與台股有蠻多不同之處,簡單列出重要的幾點,先讓大家稍稍了解一下美股市場美股有三大交易所:分別為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那斯達克交易所(NASDAQ)、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美股有三大指數:分別為道瓊工業指數(DJIA)、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Composite)、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美股最低交易單位:最低交易單位為「1股」,而且不能信用交易(融資、融券)美股交易時間不同:美股開盤時間是21:30-4:00(夏令時間)、22:30-5:00(冬令時間)美股漲跌幅限制不同: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投資者需特別注意風險美股的交割款時間不同:買進:T+1日、賣出:T+3日(T:代表交易日)要課徵現金股利稅:美股或ETF於支付分配現金股息予外國投資人時,須先扣除30%的稅率   投資美股的好處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投資美股有什麼好處呢?Min認為投資美股有以下優點1、全球龍頭或知名企業皆選擇在美國掛牌上市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能在美國掛牌上市的企業,都是世界一流的企業例如許多人愛用的蘋果手機(AAPL蘋果公司)、運動慢跑穿在腳上的NIKE球鞋(NKE耐吉)、小朋友最愛看的迪士尼卡通(DIS華德迪士尼)、愛喝咖啡一定都知道的星巴克(SBUX星巴克)、上網常使用FB臉書(FB臉書)、全球最大搜尋引擎Google(GOOGLAlphabet公司),在我們食衣住行生活周遭,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美股」企業的蹤影所投資的美股個股幾乎為所屬產業全球龍頭,企業護城河高,所以投資美股相對讓人安心許多2、美股投資門檻較低,進出場較容易美股投資門檻低,最低交易單位為「1股」,只要投資1股就可以輕鬆成為美國知名企業股東3、海外所得有「100萬內」無需申報稅額及「670萬」個人基本所得額,可以善加利用Min自已在台股投資是採「存股」長期領取股利股息的方式,但以目前台灣稅制,會遇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股利單筆達2萬元以上)、股利併入所得稅合併課稅等等稅負負擔,稅負還不算輕但還好前幾年推出所得稅新制,能選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股利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最高可抵8萬元),所以若你的綜合所得淨額課稅級距適合「12%」以內,而且股利所得占比較高的話,8.5%股利可抵減所得稅額還是挺好用的但若你的所得稅級距適用「20%」(含)以上的話,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就較為不利,這時可以考慮善加利用海外所得總額「100萬內」無需申報稅額及有「670萬」個人基本所得額因財政部規定,投資所得的海外所得總額(資本利得、配息或股利),若小於100萬元,則不需申報海外所得,若海外所得總額≧100萬元,100萬元之海外所得就需全數申報,而且基本稅額的計算還有670萬的免稅額,所以實際上海外所得會因納入最低稅負實施,而被課到稅的人其實非常有限雖然美股或ETF於支付分配現金股息時,都需先扣除30%的稅率,但考量台灣的稅制對於高薪者適用高所得稅級距,且有高額股利收入的投資者較為不利,因此投資美股還是有發展空間的,這也是我想將一部分資金,拿來積極投資美股的主因之一   投資美股的方式 在國內想購買Google、蘋果、臉書、微軟、可口可樂、星巴克等國外知名公司的股票,目前有二個方式第一是透過國內券商用「複委託」的方式買進美股,第二則是開立「海外券商證券帳戶」的方式買進不管是使用哪一種皆各有優缺點,端看自已比較適合哪種方式囉,而使用「複委託」的優點有,複委託交易時所面對為熟悉的券商、銀行及交易軟體,安全性較高   什麼是「複委託」? 所謂的複委託(Sub-brokerage)正式名稱為「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指的是先在具有海外證券複委託資格的國內券商開立複委託帳戶,再用這個帳戶來買賣外國股票,國內券商接受我們委託單後,再向國外券商下單,因為委託單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