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補充教材(一) | 成本會計 章節

文\魏錫原. 第一章、成本會計之介紹. 本章共分七節,為本學科學習其它章節之基礎。

本章清楚介紹管理之功能與成本會計之定義及成本會計人員扮演之角色,​尤其 ...成本會計補充教材(一)文\魏錫原第一章、成本會計之介紹本章共分七節,為本學科學習其它章節之基礎。

本章清楚介紹管理之功能與成本會計之定義及成本會計人員扮演之角色,尤其須對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三者之不同點,能清楚掌握;並對成本之定義與其分類及編製買賣業、服務業之損益表與編製製造業之損益表有些微不同,作了詳細之介紹,但為能趨於盡善盡美,並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本章補充以下點。

第一節 組織與管理課本已將管理之功能-規劃(planning)、組織(organizing)、領導(leading)與控制(controlling),作了詳盡之介紹,補充以下組織內職權之劃分:1.組織內之人員依職權區分為直線職權與幕僚職權。

 直線職權(linefunction):與組織目標之達成有直接關聯;訂定政策並執行政策。

 幕僚職權(stafffunction):與組織目標之達成有間接關聯;為支援、後勤性質,並無直線的指揮能力。

成管會人員為幕僚人員,例如:工廠廠長(直線職權)須對購買新機器負責,而成管會人員(幕僚職權)須編製與新機器投資決策攸關成本分析資料,供廠長制定決策之參考。

雖然,成管會人員(幕僚人員)不須對目標之達成直接負責,但其角色卻同等直線人員,因為幕僚人員雖不直接參與決策,但透過所提供之資訊及服務,可協助直線人員作出理想之決策,並達成組織之目標。

第二節 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1.相關會計之定義 會計→資訊→決策 成本會計→成本資訊→成本決策 管理會計→管理資訊→管理決策 財務會計→財務報表資訊→投資、授信決策大凡會計之定義皆可以此模式進行,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簡稱AAA)對會計所下之定義如下:「會計是對經濟資訊的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以協助資訊使用者做審慎的判斷與決策。

」課本(P.14)對成本會計之定義如下:「將製造產品過程或提供勞務所發生的一切成本,按財務會計原理採用有系統的方法加以紀錄、分類、彙總,並計算出正確的產品總成本及單位成本之資訊,以提供管理人員訂定售價及作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及其他決策之依據。

」課本(P.15)對管理會計之定義:「係指蒐集、衡量、分析各種會計資訊,提供給內部管理人員有關控制與決策的資訊,以助其將企業內部的資源最有效的分配。

」課本(P.15)對財務會計之定義:「依循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來記錄、彙總企業在某特定期間的經營結果與財務狀況的變動之資訊,提供報表使用者(主要為債權人與股東),做同企業不同年度或不同企業同年度的比較,以助其作最佳的決策(主要為授信與投資決策)」。

2.三者之關係如課本(P.15)所述,就「就編製財務報表而言,成本會計屬於財務會計;但就管理角度而言,成本會計屬於管理會計之一部份」補充如下:成本會計,主要強調成本計算,其對於財務會計之目的有兩點,一為存貨評價,二為損益取決。

 存貨評價:期望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存貨之公允價值。

 損益取決:期望在損益表能允當表達與收益配合下經營成果。

所以,成本會計為了滿足企業外部報告的目的,必須根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衡量損益與評價存貨,因此,此部份被財務會計所引導而與財務會計重疊。

但成本會計系統蘊藏豐富成本資訊,經常為管理會計之成本觀念、成本分析與成本習性之重要成本資訊,因此,此部份與管理會計重疊。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異同課本(P.16)列出四點相異點,再增加四點相異點,及相似點,並一同整理如下表一: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一、相似點1.兩者所需的基本會計資料,皆由同一會計系統而產生。

2.兩者衡量成本及分攤成本予期間或分部的方法相似。

3.兩者皆重視責任觀念。

二、相異點(1~4點為課本所述,一併整理)1.以編表目的外部使用者內部使用者2.以成本及資料性質歷史性資料攸關性、未來性資料3.編製之原則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取決管理當局需要4.報表提供之時間定期提供(按月、季、年提供)不定期,取決管理當局需要5.重心產生資料為主不僅產生資料,亦利用資料6.內涵只以會計學為範圍會計、統計、機率、作業研究等科目整合7.報導對象企業整體企業整體與各部門8.使用數據精確性要求真實可靠除了精確外,更加強調及時性與決策有用性,因此使用大量估計數、平均數、近似值等等。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