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選股指標:今與昔(上) | 巴菲特選股指標

巴菲特選股指標(Metrics) · 大型收購(稅前淨利至少7,500 萬美元) · 已證實的持續盈利能力(我們對未來預期或期待業績重獲新生都不感興趣) · 好的股東 ...巴菲特選股指標:今與昔(上)作者雪球收藏文章很開心您喜歡雪球的文章,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雪球字體放大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複製文章連結已複製文章連結投資大師巴菲特選股指標:今與昔(上)2018年3月7日作者美股價值算盤文章來源雪球 展開巴菲特選股指標(Metrics)過去10年平均ROE大於20%,且沒有1年低於15%。

至少10%的稅前淨利率(轉換成6.5%~7%的淨利率)。

華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講過很多「選股」和「評價」的方法,最有名的就是波克夏(BerkshireHathaway,BRK.A-US)・海瑟威併購準則:資料來源:2014年波克夏・海瑟威給股東信第23頁大型收購(稅前淨利至少7,500萬美元)已證實的持續盈利能力(我們對未來預期或期待業績重獲新生都不感興趣)好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且債務很少或沒有已有管理層(我們無法提供人手)商業模式簡單(如果生意存在大量的科技,我們無法理解)明確的報價(我們不會在價格未知的狀況下交易,即使是初步討論,以免浪費我們和賣家的時間)巴菲特採用這個標準已經數十年,唯一變的是第1條的稅前淨利數字,已經從500萬美元變成7,500萬美元。

他曾強調在公開市場買進股票和併購所使用的標準並無不同,所以這是他最常使用的通用選股指標。

如果各位家中有企業符合上述標準而且想賣,可以打電話或寄信跟波克夏・海瑟威聯絡,他們通常會在5分鐘內給你明確的答覆。

別忘了註明介紹人是小弟,成交後巴菲特給介紹人的謝禮很好,通常是1股波克夏・海瑟威,A股。

就事論事,這樣的選股指標對一般投資人並不好用,第1點是因應波克夏成長的需求,隨著公司的規模而有所改變,所以除了第2、第3和第5點勉強可以算是投資參考,但仍缺乏比較明確的數字標準,其他的更沒有參考價值。

我們買的公司通常會有自己的管理層,報價也不是問題,每分鐘都可以得到幾十個不同報價,這6條若不是巴菲特寫的,相信沒有人會想去深入研究。

巴菲特提過的選股指標有很多,除了「併購準則」之外,還有「護城河(EconomicMoat)」,雖然很多人用這個精神衍生很多指標,但巴菲特從未提到任何數字來衡量護城河。

令人困擾的還有「內在價值(IntrinsicValue)」,他也沒教大家如何計算。

資料來源:1986年波克夏・海瑟威給股東信比較明確的算是「股東盈餘(OwnersEarning)」,他在1986年提供了一個計算方法,但這也是一團難以閲讀的文字,我把他轉化為一個比較容易的公式:股東盈餘=稅後淨利+(折舊、攤銷)±其他非現金項目−平均每年於維護用的資本支出±營運資金變數變得容易理解了吧?或許沒有。

確實這樣的計算會比淨利來的更貼近公司真正的獲利能力,因為折舊攤銷加回,只有維持公司競爭力的資本支出被當成了費用扣除。

但巴菲特的傑作並沒有被當成會計準則,也就是說沒有一家公司在財報中提供「業主盈餘」這個數字,有興趣的人只能從不同報表中找到上述數字自行計算,非常麻煩。

更困難的是,公司不會提供每年維護公司競爭力的資本支出,雖然巴菲特用了平均的概念,但所需的主觀判斷還是很多。

我們過於駑鈍,無法參透「內在價值」等具禪意的投資指標,也過於懶惰而不願每次都去計算「業主收益」,所以比較傾向具象且易取得的參數。

很幸運,這樣的東西真的存在。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選股標準)資料來源:1987年波克夏・海瑟威股東信1987年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股東信」中提到:“財富雜誌(Fortune)的研究支持了我們的看法,在1,000家公司(500大製造業及500大服務業)中,只有25家(2.5%)通過兩項經濟傑出測試,過去10年(1977~1986)的ROE平均超過20%且沒有1年低於15%。

這些公司不僅是企業巨星也是市場巨星,這25家中有24家在同時期的表現超過標普500指數。

”這段話提供了巴菲特衡量企業所用的選股指標,這標準不僅具象、量化,ROE更是客觀不須調整且容易取得的數字。

他重視ROE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鮮少提到絶對數字,此處很明確的指出,在他心目中的企業超級巨星的ROE應該如何表現。

稅前淨利率(評價標準)資料來源:2002年波克夏・海瑟威給股東信第16頁內容提到:我們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