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月領4萬股息被動收入,該存多少股票? @ 理財新手福利社 ... | 被動收入計算

剛接觸到被動收入這個名詞時,就期許自己能夠達到足夠的被動收入, ... 月領4萬,代表年收入為4*12=48萬,做這樣的換算是因大部分的利息皆以年息計算.理財新手福利社跳到主文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嗨!我是卡爾~從學生時就熱衷於學習投資理財,經過多年的實作後,整理出自己的理財心得,創立『理財新手福利社』,秉持核心理念「學理財,何必花大錢!」,專注於分享理財、股票、基金、房產、保險等財商,用最淺顯的文字、最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理財新手最全面的入門知識~Sep30Wed202022:26想要月領4萬股息被動收入,該存多少股票?   剛接觸到被動收入這個名詞時,就期許自己能夠達到足夠的被動收入,不再朝九晚五 被動收入的來源可以是投資收入、專利收入、企業收入;相較之下,投資收入算是較好上手的 投資收入舉凡像是房租收入、債券利息、或股息收入,基本上就是用錢賺錢的概念  如果月薪4萬元,要讓被動收入達到每月4萬塊的水準,到底該準備多少投資本金呢? 這個問題牽涉到投資報酬率,就拿台股來說,股息殖利率從3~6%皆有 而每種投報率,換算出來的存股數量也就會不同 下面我們就以常聽到的存股標的來舉例吧! ​​​ 如果存兆豐金,要月領4萬股息,該存多少張? 如果要月領4萬,代表年收入為4*12=48萬,做這樣的換算是因大部分的利息皆以年息計算 依照 2020/09/30的收盤價27.8元,與配息金額每股1.7元來算,股息殖利率為6.12% 將48萬除以6.12% 及可得知投資本金大約需要784萬,才可達到年領48萬股息 換算成持有的兆豐金股票張數,大約須存282張才可達到月領4萬股息的目標!!   如果存中華電,要月領4萬股息,該存多少張? 依照 2020/09/30的收盤價107元,與配息金額每股4.23 元來算,股息殖利率為3.95% 將48萬除以3.95% 及可得知投資本金大約需要1215 萬,才可達到年領48萬股息 換算成持有的中華電股票張數,大約須存114 張才可達到月領4萬股息的目標!!   如果存中鋼,要月領4萬股息,該存多少張? 依照 2020/09/30的收盤價20.45元,與配息金額每股0.5 元來算,股息殖利率為2.44% 將48萬除以2.44% 及可得知投資本金大約需要1967 萬,才可達到年領48萬股息 換算成持有的中鋼股票張數,大約須存962 張才可達到月領4萬股息的目標!!  ​​​ 看到這邊,想放棄還太早!  兆豐金中華電中鋼2020/09/30股價27.810720.45股息殖利率6.12%3.95%2.44%月領4萬該存金額784萬1215萬1967萬月領4萬該存張數282114962 許多人看到上表整理出來的投資金額,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驚訝,並認為不可能達成 其實,上述只是簡單計算而已,還沒考慮到兩個重要的因素,『複利』與『股息成長』  1.複利 如果收到股息後,持續將股息再投資於存股中,就會產生複利效益 下圖可以明顯看到在不同報酬率的複利效應下,資產成長的速度是會呈現指數成長的 因此,別放棄的太早!  ​「如果股息不夠買一張股票怎麼辦?」,存股中可以藉由零股的方式來進行股息再投資 可看 小資族的存股入門,可以從『零股』開始!   2.股息成長 如果你投資的公司越來越賺錢,每年所配發的股息越來越多,那麼達成月領4萬股息的速度當然也就越快 因此在挑選存股標的時,千萬別人云亦云,以為常聽到的存股標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舉例中鋼來說,下圖是中鋼歷年股息趨勢圖,越來越低的股息將拖緩我們達成存股目標的時間 圖片來源:HiStock嗨投資-中鋼  相反的,如果可以找到像下圖一樣的股票,股息配發逐年成長,則想要達成月領4萬股息的目標也就會越來越快囉!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對的事就要堅持持續,別太快放棄!」 圖片來源:HiStock嗨投資   延伸閱讀:【存股標的挑選2】洗腎人口成長,巴菲特也投資的洗腎概念股​​ 我是如何從菜鳥開始學習股票投資? 好幾年前,當時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總希望能夠一夜致富,從此過著高枕無憂的生活 那時候很容易被一些標榜快速致富的課程吸引,例如:『尋找飆股的關鍵秘密』,花費了數十萬去學習相關課程 其實蠻佩服當年自己學習的衝勁,但我並不建議大家像我一樣,因為短期獲利的方法通常成功率不高~   "那麼...到底要如何投資股票勝率才會高呢 ?"   其實,如果探究股票的本質,它不是一張票據而已,“你投資的其實是一家公司!” 如果這家公司營運的業績蒸蒸日上,股價當然也會節節升高,同時公司每年的營運獲利也會撥出部分比例給予股東,這筆錢稱為『股息』或『股利』 這個過程中,你的資產是隨著這間公司成長的,並且可以每年領取股息收入 這就是為甚麼股神巴菲特會這麼崇尚『價值投資』這件事,在台灣市場稱為『存股』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