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LED CRT D-SUB (VGA)、DVI 、HDMI 三種介面介紹 ... | D sub 線是 什麼

最高權限者+Ramdisk+全新系統安裝更新不用再等不卡機電腦一用好幾年,只剩下慢那可不行,記憶體永不閒置,+Ramdisk終結變慢電腦,電腦最高權限者,卡慢強迫更新...權限不足閃邊去,保證全新安裝系統時間可查,好幾年更新不用在等,,買電腦就是要享受不一樣的速度,動作快,時間省...別人都還在等.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212091848LCDLEDCRTD-SUB(VGA)、DVI、HDMI三種介面介紹?硬體相關 D-SUB(VGA)、DVI、HDMI三種介面介紹  D-SUB(VGA)DVI  一般的螢幕介面分為以上三種,其中DSUB是類比,DVI和HDMI為數位。

DVI數位端子通常比D-SUB要來得好,傳統的D-sub15pin的電腦螢幕接頭走的是類比訊號,將顯示卡內的數位畫面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才送到電腦螢幕去;而數位介面全部內容均是採用數位格式的方式傳輸,從輸出端到接收端的傳輸過程中資料的完整性,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影像。

DVI的主要目的是讓顯示卡的畫面訊號透過數位的方式傳送到電腦螢幕。

所以才會說DVI數位端子通常比D-SUB要來得更好。

DVI接頭分成三種DVI-Digital(DVI-D)DVI-Analog(DVI-A)DVI-Integrated(DVI-I)DVI-Digital(DVI-D)只有支援數位顯示的設備DVI-Analog(DVI-A)只有支援數位顯示的設備DVI-Integrated(DVI-I)則是支援數位顯示跟類比顯示之所有會有這樣的搭配,因為DVI雖然是為了數位顯示設備所訂定的標準,但是因為透過數位的傳送不會降低畫面的效果,再加上為了考量能夠轉換成類比訊號,所以才會有DVI-D、DVI-A跟DVI-I這三種接頭,其中DVI-I可以相容DVI-D裝置(包括連接線),但是DVI-D接頭卻不能夠使用DVI-I連接線,所以您會看到數位顯示設備是DVI-D的接頭,連接線是DVI-I的接頭,顯示卡是DVI-I的接頭。

且DVI-I也可轉接成為D-sub15pin。

DVI介面有兩種,分別是數位的DVI-D(DVI-Digital)及類比的DVI-I(DVI-Integrated),DVI-D只能連接數位顯示設備,DVI-I可以連接數位顯示及類比顯示設備。

常見問題:同樣使用類比訊號的DVI-I介面可以透過轉接頭改成D-SUB介面來安裝。

例如:顯示器使用D-SUB接頭(以藍色標示),但顯示卡上只有DVI-I的介面,就可以使用DVI-I轉D-SUB的轉接頭來使用(如下圖)。

常見問題:DVI-D的插座無法使用DVI-I的訊號線來安裝。

螢幕或顯示卡只要其中之一是DVI-D介面,您就只能使用DVI-D訊號線來連接,無法使用DVI-I的訊號線,因為DVI-I訊號線的介面有多四根傳輸類比訊號的針腳,但是DVI-D的接頭上無此孔位,所以無法搭配使用(如下圖)。

 DVI-I雙通道數位/類比可轉換VGADVI-I單通道數位/類比可轉換VGADVI-D雙通道數字不可轉換VGADVI-D單通道數字不可轉換VGADVI-A模擬已廢棄DFP數字已廢棄VGA模擬——  HDMI是"高畫質多媒體傳輸界面",提供更高的頻寬,最高頻寬為5Gbit/Sec,由於目前最高畫質的HDTV僅需要2Gbit/Sec,所以還有很大的預留量給將來可能的更高標準的數位信號。

目前常見的HDMI接頭大略可分為:Ctype:又稱為miniHDMI,規格為2.42mm×10.42mm。

主要是用在一般行動裝置上,如DV、數位相機、攜帶型多媒體播放機等Dtype:又稱為microHDMI,規格為2.8mm×6.4mm。

主要是用在較小型的行動裝置上,如手機等Atype:規格為4.45mm×13.9mm,為最常見的HDMI接頭規格 目前視訊介面討論最多的,大多就其可傳輸的畫面解析度等級進行相關討論,尤以HD(HighDefinition)為基本要求,而HD解析度定義相當多,例如720p(1,280x720)、1,080i/1,080p(1,920x1,080)、FullHD(1,920x1,080)...等不同視訊規格,其代表的意義即單幅畫面的最大解析度表現。

雖然看似解析度越高越好,但實際上其牽涉到影音來源素材、播放解碼設備、呈現面板效果...等各個細節。

而要達到HD甚至FullHD效果,那視訊介面的傳輸頻寬即成為支援性能的關鍵指標,目前HDMI與DisplayPort均具備支援的規格實力。

   我是畬/Xu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