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津貼的 優 缺點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何謂普及式的社會福利?

如社會安全制度中的國民失業保險、家庭兒童津貼等。

優點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來享受社會福利服務。

免於烙印:可以去除刻板印象之害。

缺點 ...×載入中..請稍候..關閉●公告搜尋回報註冊登入自己整理之張春興教心筆記重點整理~~~~!!!諮商與輔導理論派別整理關於鐵路營運佐級的企業管理大意,「財務管理」的試題範圍(大X海學員請進)考前必備107個教育名詞精要整理各種效應整理政治學筆記分享104志聖重點整理國語、數學專注讀書使用的手機APP法學緒論重點108年臺灣港務公司新進從業人員招考 正備取開缺158名行政學【重要焦點整理】行政運作03國文題庫3000題各國教育制度整理台電12月招考新進雇用人員 預定開缺700餘名高中英文單字+附其片語500字+易混淆字方便快速!朋友整理之超詳細教育社會學筆記~~~五顆星可免買陳嘉陽,融合陳嘉陽重點整理以及考古題愛下面隨堂測驗,適合準備教檢教甄國語文+專業國文(修辭法整理)港務局召募新進人員158名明天起開始報名喊話功能列表循序試卷非選錯題自由冠軍練功房考試一覽表近期刊誤試卷模式循序漸進模式冠軍賽今日錯題測驗近期錯題測驗最近測驗未完成試卷常錯題目個人題庫總複習自由測驗關鍵字測驗精熟測驗讀書會測驗考試秘書各科能力分析打氣工具私人筆記打卡發問問題線上筆記考用行事曆我上傳的試卷最近測驗收錄的題目按讚的題目發表的討論查單字好友四處逛逛回家大廳成功牆打工科目一覽表線上人數加值服務  商城  加值訂單查詢VIP專區  VIP/詳解卡銀行  VIP功能介紹下載題庫專區  下載題庫  試題查詢  序號兌換密技QRcode測驗模式申論題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政法規)一、何謂選擇式的社會福利?何謂普及式的社會福利?選擇式的福利與普及式的福利各有何優缺點?(25..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政法規)題庫查單字:關【非選題】一、何謂選擇式的社會福利?何謂普及式的社會福利?選擇式的福利與普及式的福利各有何優缺點?(25分)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政法規)-105年-105年地方四等-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58719討論私人筆記(0)最佳解!IwanAdi高二下(2017/06/08)社會福利乃係指國家的方案、給付及服務體系...(內容隱藏中)查看隱藏文字查看全部11則討論9F目標:考上~大三上(2018/02/25)選擇式社會福利與普及式社會福利由Timuss所提出,以下就兩者意義與優缺點做說明:(一)選擇式社會福利:係社會福利資源再分配,透過社會福利機構分配給那些真正需要福利服務的低收入者,其服務對象是有選擇而非全民。

其優點為可避免社會資源浪費;缺點為需要行政人員進行資產調查,行政成本高,且容易產生烙印,。

(二)普及式社會福利:係指在祍會福利資源分配的過程中,不論貧富,皆有資格享受福利服務,其優點為強調全民式的福利,可避免烙印;缺點為容易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檢舉10FChengHuiHsi高三下(2019/04/09)全面普遍性給付方式意義:係指社會福利資源在分配過程之中,不論貧富,皆有資格享受福利服務。

如社會安全制度中的國民失業保險、家庭兒童津貼等。

優點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來享受社會福利服務。

免於烙印:可以去除刻板印象之害。

缺點阻礙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由於全民性福利模式,易培養整個社會安逸風氣,導致缺乏工作進取之刺激。

社會福利資源的浪費:由於每個人都享有社會福利服務的機會,可能會造成使用者運用資源的浪費,變成國庫的一大負擔。

具有選擇性給付方式意義:係社會福利資源的再分配。

它透過社會福利機構,分配給那些真正需要福利服務的低收入者,其服務對象是有選擇的而非全民,如社會救助。

優點避免福...查看完整內容全面普遍性給付方式意義:係指社會福利資源在分配過程之中,不論貧富,皆有資格享受福利服務。

如社會安全制度中的國民失業保險、家庭兒童津貼等。

優點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來享受社會福利服務。

免於烙印:可以去除刻板印象之害。

缺點阻礙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由於全民性福利模式,易培養整個社會安逸風氣,導致缺乏工作進取之刺激。

社會福利資源的浪費:由於每個人都享有社會福利服務的機會,可能會造成使用者運用資源的浪費,變成國庫的一大負擔。

具有選擇性給付方式意義:係社會福利資源的再分配。

它透過社會福利機



2. 淺談社會津貼與社會救助:以兒童津貼為例

至於兒童津貼的重要性如何呢?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優點:首先,因為它是普及式的,所以它避免了所得調查或資產調查的「烙印效果」。

其次,他也具有所得重分配 ...一同來關心淺談社會津貼與社會救助(以兒童津貼為例)文:SMS前些時後聽說臺北市即將發放「兒童津貼」,有人贊成,但也有反對人士認為是在「討好選民」。

暫且不論討好選民的問題,筆者在此希望先討論「應然」的問題,換言之,我們要問:兒童津貼該發嗎?要瞭解兒童津貼,我們必須先認識「何謂津貼」。

在上次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所謂的「津貼」是不必事先繳納費用,只要符合領取資格都可以獲得給付。

這個資個可以以「年齡」劃分(例如老人津貼),也可以以「身份」劃分(例如婦女或兒童津貼),也可以以「所得」劃分(例如低收入戶津貼),當然還有其他種類。

而社會救助就單單以所得為評量標準,低於某個標準以下者才能夠領取。

因此,「兒童津貼」顧名思義就是:凡設籍某個地區(例如臺北市)一定時間內,年紀未超過法定的兒童年齡(依據兒童福利法規定)都可以領取兒童津貼,無論父母或家庭經濟情況如何都等同視之。

至於津貼的經費來源主要由政府預算(可能是稅收)來支付。

由以上簡單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因為兒童津貼的經費來源是賦稅。

因此具有所得重分配的效果。

有錢的家庭納稅比中低收入家庭多,但是領取的津貼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相同。

簡言之,就是把錢從有錢人的口袋把錢拿一些到中低收入者口袋中。

至於兒童津貼的重要性如何呢?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優點:首先,因為它是普及式的,所以它避免了所得調查或資產調查的「烙印效果」。

其次,他也具有所得重分配的效果(前面提到過了),有助於減低貧富差距。

第三,兒童津貼將兒童視為是平等的,也就是凡該國兒童皆享有同等的權利,不因為家庭背景而有差異。

這對一個孩子的潛能發展和社會競爭的公平性具有積極的效果。

什麼「烙印效果」呢?簡單的說,烙印就是「貼標籤」,而且是不好的標籤。

烙印之所以會產生,就是主流社會的人群企圖主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他們以自己有利的標準來判定其他與他不同的人。

以社會救助為例,因為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大家經常以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與表現,一般人對於窮人的印象常常都是不努力、懶惰、容易犯罪、髒亂等等。

因此,只要領取救濟金就等於和這些特徵之間劃上等號。

舉個我親身看到體驗到的例子:大學的時候曾經在國內某個兒童福利機構實習,機構每個月會給每個助養兒童固定的「助養金」。

有一天,我到一個單親家庭的家中作家庭訪視,我的督導問那位媽媽:「你們有到社會局申請兒童補助嗎?」這個媽媽說:「那要申請清寒證明,我寧願自己苦一點,也不要讓孩子在學校抬不起頭…。

」聽完,我心裡真的很感慨,一個要幫助兒童的制度竟然反倒使他們覺得領取是一件「蒙羞」的事情,這也讓我再度體驗到「烙印效果」的可怕性。

或許有讀者會想問:政府是否應該要扮演保障人民最低生活水準的職責呢?人們為何有資格要求分享當代社會生產的成果呢?這些都牽涉到社會福利中對「自由」和「公平」等價值觀的看法,我們在接下來幾次的文章中將作更深的討論。

SMS記於1997.12.28SMS上期文章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