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回補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股東會、除權息前,每年都會上演...

使用融券放空務必注意,.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反之,若你仔細觀察這2 點:. 融券回補力道及籌碼分布,. 說不定 ... 1.先上課2.做習題問題討論融券強制回補是什麼?股東會、除權息前,每年都會上演...編輯刪除收藏  台股每年有兩次融券強制回補的日子,一是股東會,另一個就是除權息。

因為這樣的制度規定,使用融券放空務必注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反之,若你仔細觀察這2點:融券回補力道及籌碼分布,說不定還能藉機搭上行情!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融券強制回補,股價可能會大漲,甚至會軋空!股東會開始前,公司需要製作股東名冊但融券的股票是向其他投資人借的所以,必須在股東會前強制還給原投資人這時,因為空方轉多方股價上漲動能較強若公司派或主力趁機炒作股價就會大漲、甚至軋空! 軋空:代表放空的人損失慘重投資人賺飽飽!對股票後勢看跌的投資人可以去放空股票來賺取下跌的獲利但放空賣出後,如果股價沒有如預期的下跌反而大幅上漲,甚至不斷漲停放空賣出的股票就必須花更高的成本買回來(回補)稱為被軋空,代表放空的人損失慘重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融券強制回補日前,為什麼一定要提早回補?在強制回補日前,融券放空的股票,一定要提早回補如果沒股票,也可以趁機買進,把握股價可能上漲的機會強制回補機制,強迫融券戶在最後回補日之前,進場買回股票如果沒買回,就會在最後一天結算,以市價買回 因此,有心的大戶藉此故意拉抬股價甚至天天拉到漲停此時融券的人越賠越多,有停損的壓力也必須掛漲停價才有機會補回這也會再次助漲股價飆高,甚至直到漲停鎖死讓一堆放空的散戶想補卻補不回來像這樣的情形越接近融券強制回補日就越容易發生...  融券強制回補日發生在何時?在股東會前大約3個月、停止過戶日之前6天法規規定股東會召開前2~3個月公司就要公告相關的停止過戶日程這時候,就會知道融券的最後回補日找到股價可能會大漲的時機!  以 創見(2451) 為例6/11公司舉辦股東會4/13~6/11:是停止過戶起迄日期(共計兩個月,這段期間公司要編股東名冊)4/2:此時從停止過戶起始日,從停止過戶日     回推前7個營業日4/2~4/9:從前7個營業日起連續5天這段期間        不能做融券交易4/3:最後回補日,是停止過戶日前第6個營業日 小提醒,2015年開始規則會有小改變哦:證交所公告,自2015年3月16日開始上市(櫃)公司停止過戶前需停止融資買進3日之限制將被取消另停止融券賣出也將從5日縮短為4日,要注意哦! 如何把握回補行情?籌碼集中+融券多=>容易有軋空行情!因此我們必須觀察1.融券回補力道融券數量相對成交量高,將來回補力道才會強但是僅看融券張數,會失真應該在輔以成交量的資訊去除掉基數的影響,才具有參考意義像是融券張數多但每日成交量也很大的個股他的融券回補壓力可能就不會很高因此我們結合融券餘額及5日均量這兩個資訊,稱為 融券回補力道 融券回補力道=融券餘額/5日成交均量當比率越高,則表示回補的力道越強將來股價就越容易飆漲  2.籌碼分布大戶持有的比例越高,表示籌碼越集中當籌碼集中在大戶手上,股價越容易被炒作例如:可以觀察千張大戶的持股比例變化 融券強制回補個股案例以 佳邦(6284) 為例回補力道強+籌碼集中=>股價在3天內就上漲10%2014年3/28是融券的強制回補日我們透過籌碼k線觀察融券餘額及大戶持股比例等兩的指標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再結合融券回補力道監控表計算3/19以前的融券回補力道 (資料來源 融券回補力道監控表) 發現在融券回補前佳邦的融券回補力道都維持在100%以上且力道日趨強勁,那就表示將來在回補期間股價會漲上去的機率很高根據我們計算的結果確實驗證在回補期間(19~28日)股價就漲了10%... 怎麼找下一檔可能融券回補大漲的股票呢?1. 打開 個股事件行情大解密 找到即將股東會的個股選取即將股東會就能知道最近即將召開股東會的個股有哪些  2.開啟 融券回補力道監控表 查融券回補力道強弱選擇股東會篇會顯示某天的券補力道(融券回補力道)調整日期就可以知道每日的回補力道 3.開啟 籌碼K線 查看個股融券回補走勢、籌碼是否集中在大戶手中依下列步驟操作看融券餘額、大戶持股比例這兩個指標 第一步:輸入股票代碼  第二步:在股價走勢圖下方的下拉式選單中        選擇融券、大戶持股比例        就可以看到融券和大戶走勢  每年的3、4月,常會在新聞上聽到股東會快要到了提醒大家要記得要注意融券強制回補哦! 學會融券回補事件後,下一堂課將介紹每年上半年的重頭戲-董監改選,千萬不能錯過喔! 你知道嗎?現在不學好投資你會比別人多辛苦十年...想學投資,卻不知從何下手?用16堂課,就能學會如何操作0050輕鬆踏出理財的第一步!立即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