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到底 好不 好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現在不買會後悔!網推爆投資型保單2優點

隨著今年保險新制上路,帶動投資型保單熱賣,就有一名網友好奇美元、台幣投資型保單到底哪個好?在美元兌新台幣匯價貶值下,加上可以拉高 ...首頁理財講堂現在不買會後悔!網推爆投資型保單2優點現在不買會後悔!網推爆投資型保單2優點好險網2020.12.19隨著今年保險新制上路,帶動投資型保單熱賣。

圖/freepik分享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hatsApp列印隨著今年保險新制上路,帶動投資型保單熱賣,就有一名網友好奇美元、台幣投資型保單到底哪個好?在美元兌新台幣匯價貶值下,加上可以拉高壽險額度,美元投資型保單成為多數人的心頭好,對於「手頭有閒錢」的人來說,又多了一項理財工具。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表示,美元近期一直跌,有點危險的感覺,到底美元投資型保單,還是台幣投資型保單哪個好?讓她傷透了腦筋,決定尋求網友們的意見。

此文一出,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紛紛給原PO一個建議,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美元處於相對低點,可以逢低分批買進,「不分批買進的話,之後漲起來就後悔沒買了」、「就像股票,有些人會趁著下跌時大量買進,等到漲停再賺價差,美金也是一樣,跌又如何,難道不會再漲回來嗎?34塊的時候嫌貴,現在28塊又捨不得買?到時候漲回30、31才在後悔」。

對於原PO苦惱要選擇美元還是台幣投資型保單,多數人選擇前者,「投資型保單,標的選擇ETF型或是穩健的大公司基金」、「投資型保單建議當作保障,主要功能要拉高壽險額度,留愛不留債」、「月配息蠻建議的,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投資,可以全委代操」,另有部分人覺得「投資型保單光手續費就占3%-6%,建議5年內都不太可能動到的資金在進行規畫」。

不過,也有人認為,「要存幾年?台幣跟美金差別就是匯差,未來會不會賺不知道,但要穩定就是台幣好」。

另有不少網友覺得,「投資是投資、保險是保險」,建議分開比較好,但也有人認為,「如果是保單,會有一些條款限制,操作起來沒有單純投資那麼靈活,但有基礎的保障,適合沒時間、沒經驗的人」。

今年以來,新台幣升勢擋不住,不斷改寫近23年半新高紀錄,帶動美元保單買氣強強滾。

根據金管會統計顯示,美元投資型保單上半年由負轉正,微幅增長0.05%,到了前7月、前8月增幅各達5%,到了今年前9月增幅一口氣擴大至15%。

一般來說,投資型保險與傳統型保險最大差別在於盈虧自負、專設帳簿,因此民眾投保前,務必先做好功課,了解各家保險公司的收取標準、適用條件等,以及評估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為荷包好好把關。

(文/謝曉曦)文章來源:好險網延伸閱讀黃天牧理財曝光!夫妻倆這8張保單增值中低利率環境理財難…網推1招兼顧投資和保障1次看懂投資型保單「附保證給付」的5大差異承諾過了頭!投資型保單增「六不」禁令投資型保單保單好險網熱門文章長榮陽明有買到?老司機爆外資1招洗散戶2021.05.10外資備妥銀彈要玩大的專家揭下波賺錢股2021.05.09鋼鐵航運還追?聯發科見地板價散戶注意2021.05.10MSCI調整12日公布台股權重恐連9降2021.05.095/10盤前掃描》15檔電子股迎報復性反彈2021.05.10



2. 投資型保險真的有這麼差嗎......我不認為!

感謝lulu對我個人拙見的支持~投資型保險的好壞,在這個留言板上,向來是負面的 ... 因為不知道遇到的業務好不好,所以我們希望讓大家能更了解保險商品,不管是傳統型保單還是投資型保單! ... 就像現在到底是否已經到了高點,誰在不知道。

首頁◆新聞◆台股◆美股◆新VIP◆選股◆基金◆ETF◆自主理財◆iQuote◆固定收益◆知識庫◆焦點專題◆財經台◆櫃檯◆XQ◆更多金融理財多空人民幣報稅未上市權證港股討論區+粉絲團[登入][註冊]討論區首頁討論區總覽進階搜尋精華區常見問題快速搜尋熱門關鍵字:MoneyDJ理財網討論區»討論區總覽»理財»保險»投資型保險真的有這麼差嗎......我不認為!股票投資台灣股市大陸與香港股市國際股市期貨與選擇權軟體、工具與網站權證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基金ETF投資基金投資台灣國內基金台灣境外基金ETF投資債券外匯黃金商品與原物料資產配置定期定額理財儲蓄銀行保險稅務生活理財房地產退休規劃綜合八卦閒聊MoneyDJ站務公告其他廣告專區同好會同好會公告投資型保險真的有這麼差嗎......我不認為![21115查看/66回覆]由新到舊由舊到新12345» 最後maxime發表於:2005-11-1319:50|只看樓主1樓組別:一般會員發送短訊息字體大小:tT很久沒有來瀏覽了,結果一上來,就在版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嚇了一跳~~剛開始還以為名字被盜用了,結果發現是被引用!感謝lulu對我個人拙見的支持~投資型保險的好壞,在這個留言板上,向來是負面的聲音比較多~但是批評的人,往往是把他和“定期險+基金”來比較,猛然一看,批評的好像有道理...在深入一看,嗯~批評的頭頭是道...但是...再仔細想想,我總是覺得有些怪怪的~有網友強調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是很不錯的建議!但是如果可以“保險+投資”,面面俱到,又和樂而不為呢?投資型保險國內正式的名稱為“變額萬能壽險”,什麼叫變額:就是保險額度可以隨保戶的需求做調整!什麼叫萬能:就是繳費方式隨保戶的意願來投入!變額萬能壽險在設計上,絕不是追求短期的、驚人的獲利,而是著重在長期的、穩定的報酬上~他是應對於低利率時代,給保戶一個新的選擇!首先請各位網友要有個觀念,傳統保險的保費是以“死亡率&市場利率”來決定保戶所需繳納的保費!就傳統型保險來說,我買了100萬最陽春的終身壽險,以我29歲的年紀,保費每年須繳30,000,20年總繳600,000萬。

如果我命夠好,可以活到20年後,我就是以60萬的成本,換得100萬的保障!他的利率每年約在2.5%左右。

(財政部保險司每年會針對市場利率狀況來調整保單利率,去年據我所知規定是2.5%,所以台灣全部的保險公司的保單的利率不得高於保險司規定的利率!也因為如此,才會有網友說國外的保單較便宜,因為每個國家的保單利率不盡相同)依我個人來看,2.5%的利息,實在太少了~60萬的保費,實在太高了~我們保戶好像不划算!而對保險公司來說,他只要收了你的保費後再去投資,且每年投資獲利超過2.5%,多得就是他賺到的了!而保戶,依然只有100萬的終身保障,與一點點他不好意思全拿,才勉強分給你的紅利。

不是所有的保戶都甘心投保這樣設計的保單,像我就是,保險公司為了賺到這些精明保戶的錢(像我這樣的人),只好再設計出我們所謂的投資型保險,保險公司跟這些精明保戶說,我就跟你拿我公司生存所必需的固定費用,給你你所要的保障,保費要怎麼繳隨便你,要投資的標的也隨便你,投資所賺的錢也都歸你,但是我(保險公司)就無法保證你死時,一定可以領到100萬喔~剛剛好,我對基金有點研究,對景氣脈動有點了解,對定期定額有點經驗,於是乎,我就可以大聲地跟保險公司嗆聲~Who怕Who,你才給我2.5%的利息,我隨便買個國外債券,不小心就超過3%了說~所以,請大家想一想,投資型保險的功能,是讓保戶在傳統保險以外,多個選擇!而這個選擇的出現,恰好有個特點,保險公司所提供給保戶操作的投資平台,都是基金為主!基金可以小筆金額投入;基金可以輕鬆自由出入;基金可以快速累積財富;基金可以適當分散風險。

擁護基金投資的一派人馬,哇~這是啥麼東西~心裡想這些人怎麼這麼笨,要投資基金直接買就好,幹嘛還傻傻地付給保險公司錢!他們可能並不知道,我們買投資型保險,是因為我們有保障的需要,而又不甘心傳統保單只有如此低的利息~很多本來是精明的保戶,來到這個留言板後,被迷惑了~我真的這麼蠢嗎?買的保險真的這麼不值嗎?我的保險業務員都是在騙我嗎?而後悔了,想解約了,認為這個保單不適合自己了....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本來就有保障需要的,而你解約了,你的損失才是最大的!解約後的你,損失了保障,損失了金錢,損失了時間...所以我勸已經投保的網友,請了解自己的需



3. 為什麼多數人買投資型保單的經驗都不好?

許多人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是「可以兼顧投資和壽險保障」。

但實際上,你繳了幾十萬的保費,只有一部份是拿去做投資,因此容易造成「預期 ...在今天看見明天×為什麼多數人買投資型保單的經驗都不好?財商教育實驗室保險稅務2017-08-2414:25+A-A加入收藏許多人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是「可以兼顧投資和壽險保障」。

但實際上,你繳了幾十萬的保費,只有一部份是拿去做投資,因此容易造成「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因此,最好儲蓄歸儲蓄、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之前曾收到民眾的信函,信中泣訴的內容如下: 70多歲的老父親購買了一張變額萬能壽險,小兒子詢問業務員是否就像郵局6年到期的儲蓄險,業務員回答:「是的」,而且在繳了第一年的110萬之後,業務員就告知以後都不用繳了。

怎知到了第6年,突然收到保險公司寄的失效通知書!明明該到期了怎麼會失效? 業務員建議補繳8萬元復效,否則前面繳的110萬都會不見,真的是晴天霹靂!復效後,每月還要持續繳25,000元的最低保費,老父親每個月3,000元的老人年金如何負擔? 只好由小女兒一肩扛起,十年來共繳了280多萬,而向銀行借的錢加上利息卻已累積到450萬,縱使老父親往生也只能領回300萬保險金… 投資型保單是什麼?投資型保單是俗稱,也是一種統稱,其實可再區分為「投資型壽險」及「投資型年金」,由於大部分人接觸到的都是投資型壽險,此處就暫不討論投資型年金。

 投資型壽險有三種類型,分述如下: 變額壽險:固定繳費,通常有保證最低死亡給付。

變額萬能壽險:彈性繳費,死亡給付分甲乙兩型。

投資連結型壽險:大部分為躉繳,且連結標的為結構型債券。

 而多數人購買的是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其架構與相關費用如下:  1.附加費用,分為目標保費和超額保費,其中目標保費會影響可購買的壽險保額多寡  目標保費:在前五年,總共會收取年繳保費之150%  超額保費:收取每筆投入金額之3%~5%2.危險保費:按年紀收取壽險保障費用,採自然費率,逐年調升保費3.行政管理費:大多為100元/月 上述內容若看不懂沒關係,舉個實際例子來說明清楚。

30歲男性購買XX人壽的變額萬能壽險,購買100萬保額(身故或全殘時給付),月繳保費1萬元,其中2,000元投入目標保費(投保規定之最低金額),8,000元投入超額保費。

五年之後,扣除之各項費用如下: 目標保費:36,000元=2,000元12個月150%超額保費:16,800元=8,000元12個月5年3.5%(此範例商品的規定)危險保費:7,764元=男性30~34歲購買100萬保額合計的保費行政管理費:6,000元=100元12個月5年 總共投入60萬的保費,其中卻只有533,436元是真正拿去投資的金額。

更別提有部分的業務員,會將保費全數投入目標保費,那麼最終就只有406,236元是拿去投資的金額,五年下來,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必須達到47.7%!帳戶價值才能回到五年來所繳的總保費60萬元。

 也難怪多數人購買投資型壽險的經驗都不好!因為商品的設計與功能不是讓您只持有5年,再加上不清楚相關費用而造成「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聽說投資型保單內的壽險比較便宜?這就跟「傳說拔到獅子的鬃毛,掉落的頭髮就能長回來」一樣,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來實際驗證看看。

 30歲男性,購買100萬保額的定期壽險,10年總繳保費為21,000元,而上述變額萬能壽險的危險保費10年合計為18,816元,這樣看起來的確是便宜了2,184元,但卻沒有計算到附加費用及行政管理費呀!所以除非是購買的保額夠高,或是保單持有年期夠久,否則投資型保單內的壽險並不會比較便宜。

 不懂的東西別碰投資型壽險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不適合「絕大多數」的人!如同一隻功能很複雜又昂貴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必須要清楚瞭解自己的需求,在年紀、責任和需求變化時懂得適時調整保額,又要學習讓自己具有投資獲利的能力,並且在保單連結的基金數有限的情況下,選擇適當的基金做配置,最後還要有耐性長期投資,長久持有保單。

 簡化為兩個問題,有多少人的投資,能長期穩健獲利的?而具備這樣能力的人,又為什麼要去購買投資型保單?可以思考思考。

 縱使真的要購買投資型壽險,也應該在目標保費放最低金額(視要購買的保額而定,各商品投保規則不同),剩餘的全數投入在超額保費。

但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有人會告訴您這些嗎?雖然保單條款都有寫,但又有多少人會將保單條款看清楚且看得懂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