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時間投資法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時間分散化策略

時間分散化策略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時間分散化策略(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目錄1什麼是時間分散化策略2對時間分散化策略的研究[編輯]什麼是時間分散化策略  時間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據投資股票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降低的信念,建議投資者在年輕時較大比例地投資股票,隨後逐漸減少此比例的投資策略。

  Fisher和Statman(1999)對這種策略進行了系統解釋,提出了其合理性並給出了實施中加強自我控制的建議。

時間分散化策略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認為股市的風險會隨著投資期限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是,建議投資者在年輕時將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例投入股市中,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則不斷地減少股票在資產組合中比例。

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認為時間分散會減少風險。

  1998年,Ibbotson,Associate通過研究股票不同時間範圍內的收益——從1年到20年,結果發現時間分散的影響,長時間地持有資產可以降低損失的風險,並且認為如果期限15年或者以上,基本就可以獲得非負的收益。

[編輯]對時間分散化策略的研究  時間分散化策略得到了經驗研究的支持,如Siegel(1994)在《長期股票》一書中,通過實證分析1802—1992年的滾動20年期的股票、債券、國庫券的收益表現,發現股票在91.28%的時間里優於債券,而在94.19%的時間里優於國庫券。

然而,時間分散化策略受到了眾多學者的批評,其中,以Samuelson最具代表性。

他在1963和1969年撰文對其進行了有力的反駁,他的文章被Kritzman(1997)形容為“數學事實”。

這一數學事實是基於以下三個假定(kritzman1994):  1、投資者的風險厭惡不隨財富的改變而改變;  2、投資者認為股票收益是隨機的;  3、投資者的未來財富僅依賴於其投資組合。

  Samuelson認為,在三個假定之下,時間分散化策略是錯誤的。

  KennethL.Fisher和Statman1999年從行為金融學的期望理論、認知錯誤、自控、後悔厭惡四個方面對時間分散化策略進行瞭解釋和分析。

  1、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表明,投資者的效用函數曲線在收益(Gains)和損失(Losses)區域分別為凸和凹,因而投資者在收益區域為風險厭惡(AversiontoRisk),而在損失區域為損失厭惡(AversiontoLosses)。

因此,Samuelson的第一個假定是錯誤的。

  2、認知錯誤。

認知錯誤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樂觀結局幻覺”(musoryHappyEnd)即將損失的極小可能性視為零可能性。

其二,“缺乏遠見的損失厭惡”(MyopicLossAversion)——基於短期股票投資表現而具有的錯誤認識。

作者認為,第一種認知錯誤是很多時間分散化策略支持者易犯的錯誤。

  3、自控。

投資者經常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外推當前股票走勢——代表性啟示的顯示。

而內心的自控可以有效地抵制基於這種外推而採取的行動。

當自控失效時,規則(Rules)和投資者顧問就成為第二和第三道防線。

時間分散化策略的“持有規則”(Stay-The-CourseRules)有助於增強投資者的自控。

  4、後悔厭惡。

投資的貨幣性收益可為投資者帶來自豪感,而損失通常伴隨著後悔。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1982)將後悔定義為:一項選擇導致不好結果的事後挫折感。

時間分散化策略中的“持有規則”能夠減少賬面損失(PaperLosses)帶來的後悔,因為賬面損失不同與實際損失,它仍然保留有實際收支平衡的希望;但是當期限到期時,這種希望可能會破滅,此時運用期權工具來展期就顯得最有價值。

時間分散化策略將投資者對短期損失的恐懼的註意力轉移到對長期收益的自豪感的預期中來,同時它與期權工具的結合,是避免後悔的有效工具。

  Fisher和Statman將時間分散化策略形象地比喻為“眼鏡”,它可能是錯誤的——矯枉一個正常人的視力;但它也可能是正確的——矯正弱視者的視力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6%97%B6%E9%97%B4%E5%88%86%



2. 想要10年獲利126% 嗎?運用低成本懶人投資法分散風險吧-風 ...

從前,有個農夫種了許多不同的水果(股票、債券、原物料等等)。

每個水果收成時間都不一樣(還要用不同帳戶投資),讓農夫十分懊惱。

後來 ...VVIP會員會員專區支持我們新聞新聞總覽VIP專文政治國際軍事國內中港澳重磅專訪專題歷史調查風數據運動風民調地方新聞風影音公民運動立院直播評論評論總覽風評專欄投書風書房文化財經重磅財經下班經濟學名人真心話科技冷戰1%Style房地產生活風生活職場旅遊美食健康品味生活科技娛樂居家汽車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選文風編輯導讀支持我們電動車論壇Search»ETF股市電動車科技柯文哲鴻海台股台灣中國民進黨立即登入帳號維護會員資料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作者專區支持我們登出會員中心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WSJ訂閱支持我們現正熱映中熱門新聞更多新聞熱門分享懶人投資法!ETF的優劣分析。

從前,有個農夫種了許多不同的水果(股票、債券、原物料等等)。

每個水果收成時間都不一樣(還要用不同帳戶投資),讓農夫十分懊惱。

後來,有人發明了監控系統(ETF),農夫藉由買下這個系統(ETF),可以輕鬆追蹤不同水果的狀況(價格)。

【熱銷蔬菜箱補貨!】嚴選5大類12種品項蔬菜產地直送到家有沒有一個投資產品,可以買後不理,不但會每年分紅,還會自動把表現較差的部分替換成優質的個股?有的,那個東西就是-指數型基金ETF!十年賭局:ETF基金長期穩健增長的特性巴菲特在2007年時,曾經與資產管理公司ProtegePartners立下100萬美元的賭注。

巴菲特認為:美國股市大盤能夠跑贏資產管理公司挑選的五支基金組合。

十年過去了,結果如何呢?美國股市大盤大勝,以125.8%的報酬率輾壓36.6%;五支基金的平均報酬率。

我們來看看下表:2017年美國五支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巴菲特在接受訪問時說:職業投資者應高度集中,普通人要高度分散。

為什麼巴菲特會這麼說呢?因為ETF有下面這些優勢。

 投資ETF基金的優勢:低成本、分散風險、汰弱進強1.低成本的優勢ETF低成本的優勢因為更先進的追蹤技術,ETF基金與主動基金相比,管理費更為低廉。

正常情況下,管理費由低至高的排序為:國外ETF基金、台灣ETF基金、主動基金。

2.分散風險的能力ETF基金追蹤的標的是指數,常見的有國家指數、區域指數、產業指數等,選擇十分多元。

下表是常見的ETF基金與他們追蹤的指數:常見的ETF基金與他們追蹤的指數這些指數由專業機構挑選幾百、甚至幾千家公司的股票編製而成,所以只要你買入任何一支ETF基金,就相當於分散持有了這些公司的股票,但每間公司的佔比都很低。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當一間公司股價暴跌時,對你幾乎沒有影響,不會因為買到一支暴跌的股票,就嚴重拖累了投資報酬率。

3.汰弱進強的機制這些被編制進指數裡的公司,如果競爭力下降、市值下跌,達不到指數的要求,就會強制從指數中剃除,補進那些更有前景、創新技術的公司。

美國S&P500指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市場隨時有”新血”輸入,淘汰”壞血”公司,時刻保持在一個總體營利增長、公開透明的狀態。

 投資ETF的劣勢:平均報酬、偏離初衷、投機錢入市1.難以超越平均報酬由於ETF基金追蹤的是大盤指數,所以得到的報酬也會是市場平均報酬。

可能無法滿足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人。

請注意,這邊並不是說ETF基金的風險很低,ETF基金實際上持有的還是股票,所以當雄勢來臨時還是會有下跌的風險。

更穩健的做法是:搭配債券、貨幣基金,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

12全文閱讀相關報導觀點投書:只提200億的「水」來救勞保即將破產的「近火」真的可以嗎?搭火車、搭輪船,愛地球就別搭飛機!歐洲青年世代「搭機羞愧」力抗全球暖化中美將掀起匯率戰?兩國相互報復急遽升高,華府將中國打成「匯率操縱國」!罕見聯合公開信!四大聯準會前主席籲政治別干預中國經濟陰暗面》泡沫爆破時,全日本債務是GDP3.7倍;今天的中國,這個數字是3.5倍!關鍵字:ETF槓桿型ETF反向行ETF下班經濟學分散風險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今日精選「台灣情勢對日本安全至關重要!」防衛白皮書首次明文記載,中國官媒大罵「挑釁」年滿18歲就可登記!疫苗預約意願登記對象擴大 AZ、莫德納任選擇柯文哲聲量暴起吃下年輕藍營支持者?國民黨青年軍:主要拉走綠營的國民黨圈粉出新招 復刻抗戰軍服大玩Cosplay吸引歷史控中國復旦大學分校興建案恐牽



3. 投資的奧義》分散投資の三個層次

甚至如果股市在短時間內飆漲,由於投資淨值已超過預定目標,這時你反而需要賣出持股以達到預定目標。

其實不論平均成本投資法或價值平均投資 ...首頁Life心理學閱覽室周舜欽簡介推薦書單Life心理學講堂閱讀實踐力訓練漫遊讀書會沉思讀書會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投資的奧義》分散投資の三個層次經濟學上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指的是想獲得愈高的報酬,就得承擔愈高的風險。

然而並非只要承擔風險就能提高報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可維茲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以及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式」,進一步說明了必須承擔正確的、有意義的風險(也就是系統風險),才能使報酬提升。

於是利用投資組合來消除不必要風險(也就是非系統風險,例如個股的個別風險)的作法開始流行於投資界,共同基金也開始成為一般投資人的普遍投資工具。

此種作法一般則稱為「分散投資」。

但若真得要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光是投資標的的分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資產類別的分散。

另外,還有投資時機的分散,則能避免投資人因各種心理偏誤造成追高殺低,進一步降低你的投資風險。

分散投資的三個層次如下:分散投資的第一個層次─資產類別的分散第一個層次也就是所謂的「資產配置」,將資金分散投資於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四大資產類別中。

由於各項資產類別的市場價格波動不完全正相關(亦即不會同步漲跌),甚至常有相反的走勢,所以有分散風險的效果。

例如一個投資人將資金分配在股票和債券上,如果股市行情暴跌,此時不論是上漲或小幅下跌的債券,都可以有效減少投資的損失。

相對地,將全部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的投資人,一旦股票下跌,資產便會一夕之間大幅縮水。

而資產配置的關鍵因素取決於:(一)投資時間的長短─和你的年齡及投資目的有關預期投資的時間愈長,例如以退休、遺產為投資目的者,便可投資較多比例於風險較大、但長期平均報酬較豐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反之,預計投資時間較短,以特定支出項目如買車、結婚、購屋為投資目的者,則需要投資較多比例於平均報酬較低但短期價格風險較小資產類別(如定存、公債)。

(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你的年齡、收入與支出型態、資產與負債多寡有關一般而言,年紀愈輕、淨收入愈穩定、淨資產越豐厚的人,風險承受能力愈大,較有本錢承擔高風險以獲得高報酬,故可投資較多比例於股票,反之,則須減少高風險資產投資比例。

(三)個人對風險的態度─和學習與投資經驗、個性與教育養成有關因為天生個性使然,或受從小到大的教育養成影響,每個人對風險和虧損的嫌惡程度都不同。

不過藉由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以及投資經驗與智慧的增加,對風險的態度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妳因為資產價格的波動影響,而連覺都睡不好,那最好減少持股到你能安睡為止,因為過度的焦慮與損失趨避,會使你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使你蒙受更大損失。

分散投資的第二個層次─投資標的的分散在每個資產類別中都有不同的投資標的,以股票市場而言就是指成千上萬的個股。

每間上市公司受到經營管理、政治因素、產業環境…等不同的影響,有其各自的風險,因此每支個股的漲跌不完全正相關。

所以同時持有不同個股時,便可互相抵消部分風險(價格波動)。

要注意的是,透過持有不同個股來分散風險時,個股間的相關性越低越好。

如果投資組合中都是同一類股,或購買持有同一類股的基金,那麼就算持有的個股數量再多,也沒有分散的效果。

我們在課堂上或部落格文章中常提及的指數型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s),便是幫助你在投資標的上分散風險的良好工具,其中以追蹤大盤指數(如美國威夏爾5000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或追蹤與大盤連動性高的指數(如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台灣卓越50指數)分散風險效果較佳。

另外,若把自己當作一項資源,你已經投資非常多的比例在你所任職的公司了。

所以千萬不要再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已有太多例子證明這會使你承擔極大風險,你可能同時失去工作收入以及投資部位。

分散投資的第三個層次─投資時機的分散股價(或其他資產類別價格)走勢無法預測,更不用說準確地在最低點買進、最高點賣出。

所以就算再有把握,將過多資金集中在同一時間點進場,都可能使你蒙受極大損失。

平均成本投資法,便是為了降低投資時間點過於集中的風險,所衍生出來的投資法。

它要投資人在固定時間間隔,投入固定金額購買投資標的。

固定時間間隔可以分散投資時間點,降低平均



4. 人生第一大悲劇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分散時間投資是一種與分散資產投資類似的投資策略。

將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某一檔股票是錯誤的投資策略,同理,將股票市場投資的曝險部位都 ...在今天看見明天×人生第一大悲劇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唯一能賺到錢、提早退休」的投資法伊恩‧艾爾斯、貝利‧奈勒波夫全球股市shutterstock2020-12-0711:08+A-A加入收藏眾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是「錢花完,人還沒死」,缺錢通常是人們最常見的困境,大家都想要錢,但錢又好像沒那麼好賺,怎麼想好像都沒辦法賺夠錢?我們該怎麼辦呢?或許大家會說:靠投資!但怎麼投資呢?好像也沒錢投資?你的心聲,經濟學家都聽到了,他們致力一生都想為大家找到一種「風險變小,報酬提升」的投資法。

兩位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他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這套方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就是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並運用槓桿,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經濟學家們喜歡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HarryMarkowitz)認為,分散投資能帶來免費的午餐。

分散投資要麼能分散風險,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要麼在相同的風險水準上,能得到更高的報酬。

 免費的午餐在哪裡? 分散時間投資是一種與分散資產投資類似的投資策略。

將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某一檔股票是錯誤的投資策略,同理,將股票市場投資的曝險部位都限定在一年內,也是冒失的行為。

如果投資者犯了這個錯誤,而股市恰恰在這一週期經歷斷崖式下跌,那麼他將血本無歸。

分散時間投資將投資週期擴展到幾十年,投資者會更安全。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擅長延展投資的期限。

先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單從投資的絕對額來看,與年老時期相比,很多人年輕時的投資金額非常小。

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絕大多數投資者60多歲時的股票投資金額,要比20歲出頭時高20倍甚至50倍。

 20多歲投資幾千美元,年老時投資數額高出幾十倍,相對而言,年輕時小額的投資,根本無法分散日後的投資風險。

 從分散時間投資的角度來看,你20、30歲的時候進行的投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年輕時投資5萬美元,然後年老的時候投資100萬美元,這種投資模式不合理。

我們要考慮,在年輕時投資10萬美元,年老時投資95萬美元。

 對比兩種投資模式,總體的市場曝險部位是一樣的,但是後者在時間上實現了分散投資。

事實上,很多人錯失了20年分散投資風險的週期。

我們的投資生涯本可以有40年來分散投資風險,但大部分人把投資集中在退休前10年或20年的時間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一個簡單但看似比較激進的投資理念: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利用槓桿購買股票。

 分散時間投資意味著增加年輕時投資的額度。

年輕時,大家普遍手頭都缺錢,所以不會大手筆的投資。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槓桿交易。

 年輕的時候進行槓桿投資是更謹慎的投資策略,這是本書的一大中心思想。

假如投資者一生在股票市場的曝險部位是定量的,那麼增加年輕時投資股票的曝險部位,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股票曝險部位,這樣就能降低投資風險,實現分散時間投資。

 認識「分散時間」的投資法 分散時間投資能降低21%的投資組合風險,這種投資策略更明智。

我們以資產帳面價值的資料來證明。

根據類比的情形來看,傳統的投資策略能讓你獲得價值74萬9千美元的退休儲備金,但其潛在的投資風險較大,最終的投資報酬波動範圍也較大。

 如何衡量風險?將發生機率為95%的結果一一列出來,看看到底相差多少,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我們要憑結果來判斷投資策略的優劣。

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將高達49萬美元。

 如果採用了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能夠獲得相同的退休儲備金——74萬9千美元,但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減少了21%,即10萬5千美元。

也就是說,投資態勢好時,你所擁有的報酬會少10萬5千美元;碰上投資前景差的情況,你的報酬比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多10萬5千美元。

 按照傳統的投資策略,情況最糟糕的時候,退休儲備金的淨值只有25萬9千美元。

採用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的退休儲備金能保有36萬4千



5. 跟著勝間和代「 時間投資法」別瞎忙

只是提到投資,多數人可能第一直覺反應:「 我不懂投資,也沒時間 ... 先從定期定額基金開始,原因在分散風險,尤其是每月只有小額資金者。

首頁金融理財投資理財跟著勝間和代「時間投資法」別瞎忙跟著勝間和代「時間投資法」別瞎忙2011-04-14文/黃鈴雅Failedtoloadimage.對於自己手上的錢,怎麼分配最好?勝間和代提醒,只把錢放銀行卻不投資,是最危險的一件事!只是提到投資,多數人可能第一直覺反應:「我不懂投資,也沒時間投資!」為什麼沒時間,究竟我們在忙什麼?因為不懂、不敢投資,所以收入只能一直仰賴工作所得,因此願意忍受愈來愈長的工時,甚至同意將未完成的工作帶回家繼續「奮鬥」,壓縮自己的生活品質。

自己能支配的自由時間愈來愈少,以致於沒時間學習金融知識,結果就是和投資理財愈離愈遠。

其實,「時間」更是需要投資,就可以同樣24小時卻創造出48小時的效益,尤其針對總是窮忙、瞎忙的上班族,勝間和代就極力主張有效率的分配時間和金錢,她的親身經驗更使得近兩年在日本掀起一股「勝間流」風潮。

她提出「時間」是用來投資而非管理的論點,因為我們所投入的資源中最有限也最稀少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或「勞力」,而是「時間」。

越是能將時間用在有意義、生產力高的地方,就愈能在短時間內獲取較高的收入。

勝間觀點1>有限時間可以靠投資增加只要有時間,金錢可以藉利息增加;只要有時間,知識也可以在學習和查閱中累積,但也只有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這也是為何同樣是24小時,不論是愛因斯坦、比爾蓋茲或是其他人,卻能相較一般人在一生締造出驚人的成就,主要就在於利用時間的方式不同。

如何在同樣立足點卻能有不同結果,勝間和代表示:「時間只要善於投資,就會增加。

」勝間和代利用時間象限來說明一般人對於時間分配上的盲點,她將時間分為4類:投資時間、消費時間、浪費時間及白費的時間(詳見圖1)。

其中「投資的時間」所要做的事為:雖然目前不緊急但一定要開始著手去做,且在未來一定能節省時間的事。

勝間和代認為,有些事情需要長期持續下去才能得到成果,例如運動、自我投資,若不運動身體不能維持健康,就毫無將來可言;長期性的進修、學習技術也是屬於一種時間上的投資。

要改善自己的時間管理,最大的重點在於找出有多少時間花在「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上,這部分多數人往往感受不到立即效果,而僅僅只利用5%的時間來著墨,就像是我們不會因為今天不運動,明天就心肌梗塞;也不會因為今天不學習,隔天就遭解雇,以致於用於這方面的時間愈來愈少。

但其實它對於非做不可的事,也就是第一部分的消費時間,如工作、業務等(占時間分配的50%)的生產力影響極大,因此勝間和代建議,投資時間至少應該有30%是最佳,因為現在願意投資時間,未來一定會回饋在自己身上。

就像是培養金融素養,現在不學習,你的錢只是擺在銀行,雖然安全,卻也是最大風險,但一旦投資時間做了學習(第二部分:不緊急卻很重要的事),當未來實踐理財計畫時(第一部分:非做不可的事),必然會更為得心應手。

至於其他娛樂、單純聊天聚會等則盡量壓低在20%以下。

很多人抱怨沒時間理財、沒時間學習,勝間和代建議先將自己的時間做出切割,就會發現自己嘴上嚷著沒時間投資,卻有時間看連續劇、抽菸、和朋友閒聊、遊戲等,這些勝間和代均定義為白費或浪費的時間。

她認為,如果這些時間能節省下來,就能用來投資在自己的未來上。

例如,利用原本是浪費的通勤時間聽有聲書、英文MP3,或提早1、2站下車走路運動,甚至不搭車改用走路或騎腳踏車上班,就是將時間挪於投資自我的英文聽力、投資體力。

勝間和代強調,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出時間,差別就在於要不要而已。

勝間觀點2>不投資理財,永遠在窮忙勝間和代觀察,善於時間管理的人,也都很擅長管理金錢。

過去不曾投資過的人大略有2大藉口:「工作太忙,沒時間學投資理財!」或「資金不多,就算投資也沒什麼利潤,不如放著定存就好!」但這是錯的!尤其是金融風暴下的現在,勝間和代認為,錢千萬不要只存在銀行,否則持有大筆現金、存款反而會產生極大的損失。

沒時間學習的問題,勝間和代的時間象限可以解決,至於許多人提出的:「我很想做理財規畫,但就是沒有錢!」這個問題就跟沒時間學習一樣,勝間和代從詢問她的人中觀察發現,手邊真的一點錢都沒有的人很少。

她建議可以像切割時間一樣,先檢視一下自己的房貸,接著再看看所買的保險,是不是買了過高的保障,或是評估



6.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分散化投資一點都不危險 ...

運用分散時間法來投資,「分散時間投資法」將投資週期擴展到幾十年,讓投資人在使用槓桿買賣時會更安全: 首先,你必須算出自己每個月可存的 ...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20/12/14,財經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伊恩・艾爾斯(IanAyres)、貝利・奈勒波夫(BarryJ.Nalebuff)分散化投資一點都不危險「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這個籃子。

」——安德魯.卡內基(AndrewCarnegie)在進一步討論法律改革這個棘手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為分散投資制定法律規定的演變情況及其啟示。

當然,我們對於分散時間投資的規定尚未成熟,因為截至本書撰寫的時候,從來還沒有人提議這一點。

但是人們使用保證金購買股票的歷史由來已久。

絕大多數利用保證金借款購買股票的人都是短線投資者,希望能從股價的上下波動中獲得報酬。

沒有人曾經提及,要將保證金借款購買股指做為一種分散風險的長期投資策略。

不過針對分散資產投資的法律卻有較長的歷史。

分散資產投資是今天絕大多數股票投資的核心資訊。

如果你是基金受託人,卻無法將受託資產分散資產投資,你就得好好向客戶解釋一下有關情況了。

大家都知道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錯誤的作法,但是如果你知道立法者一開始對分散資產投資都是不看好的,你可能會大跌眼鏡。

很難想像,基金受託人曾一度因為將特定的資產組合投資不同的股票,以期分散風險而陷入麻煩。

這種麻煩起源於1719年,當英國議會為了更好的適應日益普及的聯合股票投資熱,允許了受託人在南海公司(SouthSeaCompany)進行股票投資,該公司獲得了與西班牙南美殖民地進行貿易的壟斷權力。

南海公司的股價一直飆升,每個人包括基金受託人都躍躍欲試。

但是南海公司股票的泡沫於1720年破滅,隨即股價下跌到了其峰值1/10的水準上。

英國議會和大法官法院(CourtofChancery)做了報復性的回應,收回了受託人投資任何股票的權利。

信託基金也只能投資於一系列既定的政府債券,根本不可能投資於有風險的股票。

當然,這一切都過去了。

這種針對信託基金「安全資產」的投資策略讓美國和英國的法律對之做出了很多限制。

如今,法律規定的「合法投資單」(legallist)依然在英國當前社會有效。

在1961年,議會改革將其信託基金投資的法律進行了修改,允許信託基金將其一半的資產投資股票。

1986年年末,阿拉巴馬和蒙大拿州確立了禁止將信託資金投資股票的規定。

南海泡沫之後(theSouthSeabubble),法律特別規定資本保值是信託基金的主要目標,而資本增值和分散投資的機遇被忽略了。

你如何發一筆小財?你把一大筆錢給銀行,讓它放在信託基金裡就可以。

——有關信託基金投資的一個老笑話。

1830年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當麻塞諸塞州最高管轄法院拒絕了一個涉及給哈佛學院(HarvardCollege)捐贈的合法投資方法。

約翰.麥克里恩(JohnMcLean)死後留下了50萬美元,由其遺囑執行人管理。

其中一部分捐贈給哈佛學院和麻塞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

身為遺產的受託人,遺囑執行人將部分資金投資了個人股票,但股價下跌了。

雖然哈佛學院和麻塞諸塞州總醫院質疑受託人將信託基金投資股票的能力,但法院拒絕了他們的訴求,並建立了受託人可以將信託基金投資股票的時機的標準。

「對於基金的永久處理問題,考慮到潛在的收入以及待投資資本的安全性,(受託人必須)遵守謹慎、周到和理智的原則來管理財產,不得參與投機活動。

」這個標準很快就成了謹慎人規則(這個規則的英文為prudentmanrule,由於沒有特意說明女性,有些人可能覺得有性別歧視的嫌疑)。

撇開這個規則本身的性別歧視傾向,你可能也已經猜到了,正是這條規則給股票分散投資打開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