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audioquest台灣?推薦回答

作者:伊能嘉矩

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 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作者:周婉窈

  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獨特,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   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作者  周婉窈   歷史,不僅是發生過的事而已,更是與現在和未來連續而無法分割的整體。...

作者:沈孟穎

唯一一本台灣社會住宅圖文演進史 社會住宅的樣貌如何隨政權而改變? 為何對你我而言,仍是一屋難求?   專文推薦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蕭宗煌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會長暨中原大學副教授 黃俊銘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王俊雄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走進台灣建築最貼近歷史脈動的一頁 從不同年代的公宅風景,看懂近百年的都市規劃 住房是集體消費商品?還是確保...

作者:鄭開翔

  第一本系統化、以水彩繪圖記錄台灣街屋文化之書   咀嚼最道地的庶民台灣味   讀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   招牌、鐵皮、水塔、帆布、騎樓、摩托車……,   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台灣!     羅丹說:「這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乏發現。」   一個背著畫具「行走」的畫家,以漫遊步伐、速寫筆法,穿越台灣大街小巷,從南到北、由西到東,用溫暖色彩呼喚出一間間街屋獨特的生命個性,用情濃文...

作者:劉瑋琦廖珮芸

懂得運用年表,台灣史一讀就通! 發揮「年表」的優點──視覺化,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明白,方便查詢; 配合「歷史事件始末敘述」──掌握來龍去脈,瞭解前因後果,置身歷史現場,閱讀趣味高; 結合「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兩大特色,相互對照,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   ◎上起史前時期,下迄當代,依時代分為六章,每章有一總說。 ◎年表標示西元、地區、時代,繫以台灣歷史事件,包括時期變遷,各時期文化、...

作者:蠢羊

臺灣人袂當放袂記的正義佮勇氣; 二二八受難人權律師── 湯德章勇敢悲壯的一生。   臺灣第一本「臺文本位」漫畫!   隨書附贈:華文翻譯本   「臺灣人,萬歲!」   這是湯德章律師,   在槍決前,用日文大聲吶喊的遺言。   過去,國民政府視他為叛亂暴徒,   罵他是日本人的混血走狗;   如今,臺南人卻說他是英雄;   臺南市政府更將他被行刑的3月13號訂為紀念日,   視為臺灣人不...

作者:史蒂瑞

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首次曝光!   1873年,Steere親身踏查台灣,走訪各地平埔族、福佬人、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以生動趣味的筆調,記述19世紀下半的台灣原貌,及史上西洋人在台灣的探險紀事,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珍貴經典。   1873年,年輕的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遊遍中南美洲後,轉而橫越太平洋,一舉深入外人眼中神秘詭譎的福爾摩沙島,展開長達半年...

作者:胖胖樹 王瑞閔

從台灣的市場、田裡與餐桌上, 一一認識東協 在台灣各地的巷弄裡,隱藏著各種異國風味:泰式料理、越南餐廳、緬甸小館、印尼簡餐……都可以找到十分道地的小店,令人垂涎。這些餐廳看來似乎都營業許久,很可能都超過十年了。而且老闆往往都是來自該料理的發源地,操著厚重的口音。此外,還有那些擺在東協廣場、華新街市場、忠貞市場等地菜攤上的陌生商品,是所謂的新興東南亞香草或是蔬果。這些國家的菜色,究竟何時,又...

作者:地理角團隊

台灣在哪裡? 不在島內的純正台灣味, 而在與世界的連結上。   這不是一本講述台灣之光、正宗在地食材的飲食書。作者們透過九個與農業相關的故事,想要揭示更複雜、歧義,卻真正運作的如實世界。透過田野調查,作者展現風靡世界的台灣品牌——珍珠奶茶,所處的跨國脈絡,挑戰我們對於特定風味必定來自特定土地、台灣味「必要來自台灣」的想像。又或者,台商竟然在泰國的土地上培植「台灣菜」、搶佔泰國市場,如同...

作者:葛兆光馬場公彥王明珂梁其姿林冠群陳國棟呂實強陳豐祥王汎森張玉法呂芳上藍適齊

  理解中國與東亞發展脈絡最佳入門指南   中國與東亞──   一個既獨立又連結的地理名稱   一個既自主又交流的人群移動   一個體制相異又相關的統治形態   跟著大師解構您所不知道的中國與東亞史!   葛兆光、馬場公彥、王明珂、梁其姿、林冠群、陳國棟、呂實強、林桶法、陳豐祥、王汎森、張玉法、呂芳上、藍適齊   精選13位中國與東亞史專家經典論文   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

作者:彭作奎

台灣糧食供應危機,多年來所發生的農地亂象, 政治駕凌專業的歷史真相,本書一一揭露!   民國八十九年農發條例修正案通過後,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允許農地農宅興建,有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造成優良農田大量流失!執政者漠視社會大眾只為眼前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忽略農地流失可能引發的糧食供應危機!   農地總量面積逐年減少,農地利用亂象逐年增多。台灣的農地被濫用、誤用、占用,愈來愈嚴重!台灣的每一塊農地...

作者:遠足地理百科編輯組黃美傳

榮獲金鼎獎、好書大家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等獎項認證 經典長銷不墜 主題教學最佳工具書,認識台灣必備寶典   ◎本套書共3冊   《一看就懂台灣文化 (新裝珍藏版)》   《一看就懂台灣地理 (新裝珍藏版)》   《一看就懂地理百科 (新裝珍藏版)》     ◆一看就懂台灣文化 (新裝珍藏版) ◆   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怎麼可以不了解台灣文化呢?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一看就懂台灣文化...

作者:曾齡儀

|從沙茶身世  探究臺灣特殊飲食味道的緣起|     沙茶原來是舶來品?!    源自東南亞  在潮汕地區出現的沙茶傳入臺灣後   成為寶島熟悉的醬料   在沙茶醬的濃淡香醇之間  訴說移民胼手胝足的創業故事   更是臺灣社會的一頁歷史     沙茶醬是家中廚房的常備品,「沙茶炒芥藍」和「沙茶炒牛肉」是我們熟悉的料理。「沙茶火鍋」更是冬季暖身的最佳飲食選項,但我們從未想過,從沙茶醬料出發,就...

作者:伊能嘉矩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伊能嘉矩──   率先冒險進入台灣各族群生活領域   其第一手資料,是認識台灣不同文化原貌的最重要依據   「日記所呈現的,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範圍的居住環境,是自古以來與文明隔離的各族群的原始面貌。」──楊南郡   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

作者: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   對台灣的貢獻,不僅反映在輝煌巨著,   入山實地調查、鍥而不舍的精神與做法,堪稱典範。     日記所呈現的,   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範圍的居住環境,   是自古以來與文明隔離的各族群的原始面貌。      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跡。本書為他歷次踏查途中撰寫的私人日記,包括全島教育...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