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美股科技股大跌?推薦回答

作者:(英)安東尼·波頓(美)喬納森·戴維斯

投資界鮮有職業投資者配得上「投資大師」的美譽。在過去的30年裡,有數百項學術研究總結出了許多投資者從自身經歷中汲取的教訓:即使是才華橫溢的專業基金經理,也很難在長期持續地擊敗市場。然而,基金業確實存在長期持續地超越基準指數的出色人才。在英國,有一人是公認的佼佼者,他以其一貫出色的業績從同行中脫穎而出。他掌管的富達國際基金管理集團的旗艦基金——特殊情況基金于1979年發行,若當時投資1000英...

作者:(美)伯納德·巴魯克

一位白手起家的猶太富翁,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者,一位開拓嶄新領域的風險資本家,一位輔佐威爾遜、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從而被美國工商界譽為「多位總統顧問」的政治家。總之,一位在華爾街和華盛頓叱吒風雲的人物。

作者:(美)江恩

江恩用周期理論預測股市,用走勢圖選擇個股,交易的成功率令人瞠目。《華爾街選股術》主要闡述了江恩獨特的選股方法,內容包括:股票新紀元—變化的周期;二十四條不敗法則;華爾街式教育;時間圖表與趨勢變化;成功的股票選擇方法;投資者如何交易;如何選擇早期的和後來的領先股;未來的股票未來的狀況及發展等章節。《華爾街選股術》作者在重新翻譯原著的基礎上會增加一些基於一線交易者的解讀和實踐指南,這與市面上的其...

作者:(美)威廉·歐奈爾

作者:(美)尼古拉斯·達瓦斯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雖說作者一再強調自己用的是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但書中既沒有堆砌大量的專業術語,也沒有羅列許多技術指標,既沒有複雜難懂終也未定論的基本面分析,也沒有變幻莫測叫人難以把握的技術分析。 譯者序 推薦序 自 序   |第一部分| 賭徒 第1章 初入股市 / 2 就像所有漫無目標的小散戶一樣,我總是把賠錢歸因於運氣太差。我知道(我確信)總有一...

作者:(美)詹姆斯·B.彼特曼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期權學院的經典培訓教材,彼特曼先生本人是美國期權協會的顧問,同時也是期權學院的講師。他有着二十多年豐富的期權交易實戰經驗,他的作深入淺出,沒有枯燥的數學推導,完全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全書圖文並茂,事例形象,條理清晰,對於初涉期權市場的投資者和交易者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1996年首發日寸就銷售了5000多冊,至今總共銷售35000冊以上。盡管本書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十分有用,...

作者:杜金龍

台灣證券史系列之第二次週期循環   台股第二次週期循環適逢我國經濟快速成長,投資人開戶數、買賣戶數激增,股市交易熱絡,股價幾呈直線上揚。之後雖因第一次石油危機,導致台灣景氣衰退,股市由空前繁榮不斷萎縮至極度蕭條,但也造就了啟動「十大建設」的契機,塑化紡纖股領先群雄。   在那個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過渡期,投資人除了「選時能力」外,「選股能力」格外重要。如今各領域亦面臨自動化等轉型衝...

作者:(美)威廉·彼得·漢密爾頓

本書是《華爾街日報》著名記者、道氏理論推崇者漢密爾頓的經典之作,系統闡釋道氏理論奠定現代技術分析基礎的經典之作。本書不只是道氏理論的藍本。作者漢密爾頓在許多問題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其中包括市場操縱行為、投機行為,甚至包括政府的管制等。漢密爾頓在《股市晴雨表》中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隱藏在道氏理論背后的基本原則:任何人所了解、希望、相信和預期的任何事都可以在市場中得到體現;市場中包含三種趨勢——日常...

作者:(美)薩繆爾·A·尼爾森

從2014年初到2015年末,我個人在股指期貨上的收益超過了300%,參與股指期貨是從2012年末開始的,能夠這麼順利地介入一個新的品種,與自己多年的努力學習和總結分不開。很多東西自己形成文字之後,與在頭腦里簡單過一遍是完全不同的,形成文字的過程就是強迫自己深入、全面思考的過程,而且這個思考的成果被永久地記錄下來,這樣就防止了原地踏步。那麼,這些與Jesse Livermore(J.L.)的...

作者:(美)帕特·多爾西

本書主要講述了公司價值研究、股票估值和投資策略等內容,它將幫助投資者挑選正確的股票、發現好的公司、理解不同行業背后的驅動力。在這本書中,投資者將學到:如何發現有競爭優勢的好公司,如何確認一家公司的管理團隊是稱職的,如何發現可能對投資組合造成重大損失的警示信號,如何使用適當的估值規則以提高投資業績,如何應用10分鍾測試以決定是否值得花精力進一步,調研公司更多的細節。 帕特·多爾西(Pat...

作者:(美)衛斯理·R.格雷

許多系統性投資策略往往理論上看似有效,到了實踐中卻黯然失色。動量投資作為為數不多的系統性策略之一,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和嚴謹的學術論證,是個人投資者通過強勁的動量策略提升市場成功率的指南。 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長期以來都掌握著一個秘訣,即動量投資從來都不是“成長型”策略,也不是一種深奧的學術概念,而是歷史上一種成功的做法:不管股票的成長前景如何,投資者都應當買入贏家股。 本書將動量投資策略從華...

作者:(美)邁克爾·希恩

本書是一本分析投資行為和投資策略的書籍,作者採用巴菲特“我不是證券分析師,我是企業分析師”的理念,認為投資者若是沒有花時間瞭解所購買的企業,而是依賴於他人提供的關於特定股票的資訊或錯誤資訊,那麼,就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相反,如果投資者真正瞭解一個企業的價值,並將投資購買基於深入研究來瞭解企業的價值,投資者就能識別正確的投資機會。   《股票基本面分析清單:精准研判股價的底部與頭部》...

作者:(美)傑夫·格拉姆

萬科股權之爭曠日持久,情節峰回曲折,長期霸占眾多媒體頭條。事實上,股東與管理層明爭暗斗持續已近1個世紀,斗爭發起人竟然是被尊稱為「華爾街教父」的本傑明·格雷厄姆。 本書首次披露沃倫·巴菲特、本傑明·格雷厄姆、卡爾·伊坎、羅斯·佩羅等投資大師寫給運通公司、北方管道、通用汽車等知名公司董事會的原始信件。在這些信件中,企業狙擊手、門口野蠻人、大空頭、白衣騎士輪番登場;惡意熊抱、毒丸計划、黃金降落...

作者:(美)沃倫·E.巴菲特

眾所周知,巴菲特每年都會親自執筆給伯克希爾的股東寫一封信,迄今已寫了52年。每一封致股東信都洋洋灑灑數萬言,信中回顧公司業績、投資策略,還會就許多熱點話題表達觀點。1996年,巴菲特授權勞倫斯·坎寧安教授編撰他的信件,並出版了超級暢銷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書中全部文字原汁原味地保留巴菲特第一人稱的敘述,將其投資思想與管理智慧分為公司治理、財務與投資、投資替代品、普通股、兼並與收購、估值與會...

作者:[美]杰西‧利弗莫爾

杰西‧利弗莫爾(台譯︰杰西李佛摩),華爾街股票市場活生生的傳奇。他在14歲與人湊了5美元進場,15歲賺到人生第一個一千美元,21歲賺到第一個一萬美元,24歲賺到五萬美元,29歲身價百萬,30歲身價三百萬,52歲身價一億。 本書充滿了利弗莫爾的人生和投資思路。他曾數次大起大落,做多和做空都賺過大錢,一生積攢的經驗,後來歷代的股神,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等都受其影響,尤...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