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危害風險定義?推薦回答

作者:吳焜裕

  本書由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吳焜裕教授編著,主要介紹執行一份專業評估可能用到的基本知識、假設、與觀念、和評估結果可能含的不確定性,希望讀者能從本書學習到釐清一份風險評估報告的優缺點、科學資訊的限制、與可能改善之道。     本書共分為9章,以健康風險評估的定義為起始,循序說明危害物質、致癌物質、非致癌物質的評估,及劑量效應、暴露、風險特性化,至食安與環境的健康風險評估原...

作者:吳明蒼潘致弘

  依據我國民國94年至105年勞工保險現金給付職業病件數統計分析,包括傷害、失能及死亡給付總計為7,674人次,以 19類大行業區分,前六位給付件數最多的行業依序為:製造業(共計2,572人次)、營建工程業(共計1,468人次)、批發及零售業(共計875人次)、其他服務業(共計747人次)運輸及倉儲業(共計56人次9)、住宿及餐飲業(共計426人次)。該六大行業職業病給付佔總給付件數的87...

作者:陳弘毅邱晨瑋

  近年來消防工作不斷蓬勃發展,且隨著火災型態的多樣化,其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更為艱鉅。無論就火災發生的地點,或是火災的規模,祇要是觸目驚心的災害現場,很容易形成社會輿論的焦點。例如101年10月23日於新營醫院北門院區附設護理之家二樓發生火災,造成13人死亡、53人輕重傷的慘劇。又例如近10年來,已超過20位消防弟兄於搶救各式地下室、保齡球館、工廠、倉庫及旅館等火災事件中罹難。足見火災或爆炸...

作者:肖莎娜.祖博夫

「如果有什麼東西免費,那真正的商品其實是你」這句話已經過時了, 你才不是商品,你是被捨棄的屍塊, 真正的「商品」源於從你人生奪取的剩餘。   「這本書反對的不是科技,是不受監管、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主義。本書堪稱這個世代的《資本論》。」──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知名作家)   「翻開本書第一頁,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大聲呼告:為了在數位化時代自我防衛,大家都得讀一讀這本書。」─...

作者:妮娜.泰柯茲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星半好評推薦 ★《經濟學人》《泰晤士報》《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圖書 ★《華爾街日報》《柯克斯書評》年度最佳非文學類圖書 解構脂肪致病的營養迷思,重建你對健康飲食的認知想像! 或許,我們都錯怪了脂肪!   脂肪真是導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頭號禍首?   不吃動物油,改用植物油就一定更健康?   地中海飲食是「最理想」的長壽之鑰?   培根加...

作者:珍娜.萊文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等科學家與LIGO科學家們相知相惜,才華洋溢的動人故事 .電影《星際效應》中,人類捕捉到重力波、和宇宙溝通的熱血真實版 .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天才預言,補足了廣義相對論缺失的「最後一塊拼圖」 .一本了解黑洞與相對論發展的最前沿天文物理學科普讀本 .一百年來的重力波探測編年史,為人類探索宇宙生成開闢了全新的觀測方式   「在宇宙上演的不是一齣默劇,因為宇宙...

作者:湯士弘

  ★讓專業的來!任何有關職安衛考試與實務上的疑難雜症,歡迎至湯士弘(湯百瑞)老師之「百禾智庫粉絲團」洽詢(www.facebook.com/barrywinners/),讓最專業的湯老師為您解惑~★     ★口碑推薦實績!湯士弘老師的書最好用,讓上榜考生親自告訴你......★     1. 原本準備職安類考試非常痛苦...許多法規與公式要背,常常看到術科題目就暈頭轉向,所...

作者:Brad Smith,Carol Ann Browne

  「從私人生活乃至網路攻擊,數位科技的未來無可避免,我們該如何自處?就讓這本書告訴你!」──CNN的主席和執行長暨《時代雜誌》執行編輯,《賈伯斯傳》作者Walter Isaacson力薦   微軟總裁的肺腑之言   我們身處的科技世代迸發著閃亮亮的希望,但也藏著黑洞洞的風險危機   微軟總裁Brad Smith有個核心理念:如果你研發的科技改變了這個世界,那你就該為這個世界的未來走向負...

作者:柴瑞震

活化血管吃什麼×禁什麼,降壓降脂、避免腦損必備的隨身速查寶典 速查食療冊‧遠離併發症‧吃對有健康   8則關於中風的養生保健知識+   4條中風患者的飲食調理原則+   75種活化血管又降壓降脂的特效食物+   150道營養美味食譜+   52種易刺激中樞神經的慎吃食材+   15項中風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技巧+   12項患者和家屬必學的護理知識+   23項患者必學的復健治療和姿勢+  ...

作者:張承明、于樹偉

  非預期事件如意外事故和異常狀態的調查與報告,對潛在風險的辨識及控制極具關鍵性,同時還可符合製程安全管理的法令規定和OHSAS 18001要求。事故調查主要目的為了解事故發生的真相,進而改善風險控制與管理系統缺失之處,避免相同、相似的災害一再發生,而非著重於責任歸屬或指責特定人士。因此,深入探討意外事故的直接原因,並找尋事故的貢獻因子和基本因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故調查最常犯的錯誤是只調查事故...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