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印度包機 PTT?推薦回答

作者:麥可.伍德

印度,人口接近全球五分之一, 在此誕生了世界最古老和最具影響力的文明,還有四大宗教。 二十一世紀,印度成為金磚國家之一,至今依然屹立。 作者花費將近兩年時間,從開伯爾山口和喜馬拉雅山脈到印度南方的熱帶叢林, 以考古和文獻紀錄搭配旅行紀實,讓讀者走過印度萬年史, 更加了解印度思維和創意,如何塑造今日印度! 馬可孛羅在十三世紀訪問印度時,他將這個國家描述為「世上最富饒的省分--驚奇之地」。 他的...

作者:徐琰

  一八六九年十月二日,甘地誕生於印度一個殷實的家庭。他出生時,印度這個古老神秘的東方大國,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已喪失了他的輝煌與尊嚴,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這也就注定了甘地的一生坎坷不迭,磨難不休。   為了印度的獨立與反對人間不公正的抗爭事業,他先後在南非和印度教導其信徒,以其高度組織化和赤手空拳的消極方式面對英國人的槍、刺刀和鐵棒。   為傳播貫徹其非暴力思想,甘地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作者:麥恆文

  從濕婆神到佛陀,千年來最神聖的聖河──恆河   為何成了21世紀的一條毒流,正牽動著印度的經濟民生命脈?   恆河生,印度生;恆河亡,印度亡   印度正在扼殺著恆河,而恆河也正回過頭來扼殺印度……三十多年新聞採訪經歷的作者馬凱,從源頭一路至出海口、溯至遠古一路至今日,追索著這條印度人的女神之河、被尊為「恆河之母」的聖河,同時發現到挽救這條甚至可說是世界上最重要河流的奮戰絕不會失敗……...

作者:柏提爾.林納

1962年,中國與印度爆發邊境戰爭 2017年,中、印再度引發邊界對峙,緊張局勢看似一觸即發 《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作者拉赫曼眼中的兩大新興世界強權 如何在五十年來解決不了的邊界爭議上,體現兩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角力脈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啟訥專文評介 1950年代,中國與印度分別成為亞洲兩大獨立國家,兩國間就此開展了五十年亞洲大陸地緣強權的勢力競逐。中國對於印度東...

作者:赫曼.赫塞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 自東方之行歸來歷時十餘年   隨著創作《浪流者之歌》期間經歷的創作瓶頸、精神壓力   不斷寫下他腦中從不停止的思辯,不斷向印度探問、冀求回歸生命原鄉的試煉之作   是時候解放出來,擺脫對印度的思念。   思念是一美好的事情,我是最後一個願意把它當成多愁善感取樂的人。   但是感情和幻想有一個特點,實現某種升華之前,   它們的力量、美麗和價值在逐漸增強,...

作者:游博清

本書特色   本書在各種原始檔案基礎上,探究1786-181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方方面面,討論公司在經營中國市場時相關的管理議題,和1810年代面臨的各種挑戰,反映此一階段廣州、印度、英國、美國等地商業環境的快速變遷,以及彼此間的緊密關聯。   本書增進對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華組織發展、英國亞洲貿易架構,甚至英國社會的了解,部份議題少見前人研究,頗值得推介給對中...

作者:弗朗索瓦.高堤耶

你所不了解的印度,你從來不知道的印度,你以為的印度…… 被誤解的文明,被錯寫的歷史,被冤枉的真相…… 就在這個新世紀,重新獲得平反!   印度文明的起源比任何古老文明還要早,其實它是從西元前5000年就開始了……   歷史記載,印度曾經被雅利安人入侵,然而經證實根本沒有這回事……   據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曾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其實他根本沒成功過,最後甚至以慘敗收場……   ...

作者:孫晶

  相對應於西方的philosophy,印度稱呼哲學的一詞為darZana(“見”)。darZana是由動詞dRZ派生出來的名詞,含義有:“看見之事”、“洞察”、“看法”等。印度人用這個詞來稱呼philosophy,例如古代稱呼正理派哲學為NyAya-darZana,再如稱呼佛教哲學為Buddha- darZana。而六派哲學即為:SaD-darZana。   在印度哲學史上,凡承認吠陀聖典...

作者:馮品佳

  《東西印度之間:非裔加勒比海與南亞裔女性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合了加勒比海與南亞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透過對於文學以及電影文本的閱讀,試圖了解此二地區的後殖民情境與種族、性別、宗教認同問題,以及非裔加勒比海與南亞裔女性創作者如何再現不同層次的離散經驗。第一部分〈西印度的黑人女聲〉以四篇論文詮釋前英屬加勒比海地區不同島國的非裔女性成長與認同議題;分析非裔加勒比海的宗教儀式如何幫助後殖民情境的加勒...

作者:龍昌黃

一卷在手,神遊印度上下5000年文明發展歷程盡覽地理、種族、宗教、神話、文化、文學、哲學、歷史、科學、藝術、建築……全視野、詳實、完整呈現文明古國風采 ★★★投資金磚四國者一定要參考★★★★★★深度旅遊者一定要了解★★★★★★文藝愛好者&文明探索者一定要閱讀★★★   印度文明悠遠綿長,博大而精深,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了許多偉大的創造,令人直想一窺究竟,但其歷史卻零碎散亂,難以爬梳,讓人有霧裡...

作者:吳俊才

  本書為作者累積先後在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及政治大學講授印度史三十餘年心得的力作。起自印度河流域文化,歷經雅利安人之入侵,文化發展燦爛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伊斯蘭教統治的蒙兀兒王朝,英治印度以迄甘地領導印度獨立建國等,皆有精確扼要的敘述。全書之首冠以〈導論--印度歷史的特徵〉,分析影響印度歷史發展的關鍵因素,篇末則綜述現代印度與鄰邦之間的關係。本書取材嚴謹,論述詳盡,是研究印度史深具參考...

作者:田中於菟彌

  印度的傳奇故事相當雋永可讀,情節往往極端離奇頗為引人入勝,令人常有欲罷不能之感。印度神話與傳奇可說是印度文化的一座寶庫,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一項精神遺產

作者:亢升

  香港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國際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對周邊亞洲國家的認識卻相當皮毛。由於殖民地的歷史和西方媒體的影響,香港人對英美的了解遠較對日本、南韓和東南亞諸國為佳。環顧香港的大專院校,似乎找不到一位日本政治的專家,更遑論一些東南亞國家了。   2004年開始陸續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就是從這個目的出發,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了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其中包括日本和東盟...

作者:姚衛群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簡史編,對印度哲學的發展線索、派別形成及學說要點作一簡要地敘述,其中各派代表人物及著作的年代、派別的演變等內容的介紹多採用國內外學術界一般(相對通行)的說法,意在使讀者能較快地扼要了解印度哲學概貌。第二部分為概論編,對印度哲學中有一些特色的重要理論問題作專門論述,這部分反映了筆者近年在科研上的主要心得,意在為讀者深入研究印度哲學提供參考,開闊思路。第三部分選譯、...

作者:陳俊輝

  印度宗教暨哲學思想自古至今的的演進有論有所詮明,拙編便列分了以下八大單元:古代婆羅門的哲學期佛教的肇糸始與佛世的學期部派佛教的哲學期大乘佛教的哲學期 印度教的哲學期宗教改革期的哲學近代思想期的哲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