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技綁架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4月

被科技綁架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

作者:尼可拉斯.卡爾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27日
ISBN:9789869253949
語言:繁體中文

  美國Amazon暢銷書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好評推薦!
  機師仰賴自動導航引發新型空難、醫生慣用電子病歷增加錯診率;科技的進步是否使人類退步?

  我們正站在自動化的浪頭上:

  2015年,Google第一批無人駕駛車進入市區道路展開測試;
  同一年,全球智慧型手錶出貨量超越瑞士手錶;
  到了2016的今年,人工智能電腦AlphaGo,以四勝一敗打敗世界棋王李世乭。

   拜科技發展所賜,在這樣的浪頭上,無論是要去哪、要吃什麼,我們多半就是坐在電腦螢幕前,打開搜尋引擎;或是拿起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動動手指,生活上 所需的一切,都能在一台電腦、一隻手機或其他更小的智慧型穿戴設備中得到解答;過去需要人力的工作,也都能依靠電腦自動完成。

  這一切 看來非常美好,自動化讓生活更加便捷。但除此之外,它還帶來了許多更深層次的、更隱密的影響。科技所造成的疏離導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上升;「自動駕駛」 讓機師喪失反應能力,製造出新型空難;自動化最令人恐懼的部分,就是它挑戰了我們熟知的倫理道德,機器使人與現實完全分離,只要按下按鈕就可讓敵人致命, 殺人因而變得容易了。

  在追逐自動化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從未告訴自己,夠了,該適可而止了。

  曾任《哈佛商業評論》 主筆的尼可拉斯.卡爾出版過《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他擅長關注網路、科技發展對人類的影響,在《被科技綁架 的世界: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穿戴式裝置將帶你去哪裡?》中,卡爾運用心理學、神經學、歷史脈絡等各方角度切入,用豐富的例子告訴我們自動化如何為我們帶 來進步卻又侵蝕我們的生活。卡爾的文字輕鬆、辯才無礙卻發人深省。

  身處於各式各樣的人工智慧、新的穿戴裝置不斷被開發出來的時代,自 動化已經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本書並不是想要阻止科技的繼續邁進,而是希望我們在高速行進中,能夠稍稍回頭,確認一下是否有些重要的東西被拋下?有些成就 感被機器摧毀?有些決定讓電腦定案?我們是否緊握方向盤,但分不清楚是誰在駕駛?作者用日常可見的精彩故事,翻轉我們自以為是的想像,讓我們在快速流轉的 時代,不致迷失方向。

名人推薦

  陳良基|臺大學術副校長
  詹宏志|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葛如鈞|奇點大學臺灣第一人
  克雷.薛基 Clay Shirky|暢銷書《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作者
  唐納.諾曼 Don Norman|暢銷書《設計的心理學》作者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

  知名作家,鑽研商業策 略、創新科技與網路資訊等。因為擅長領域多樣,更能跨領域地闢出一條獨特思路,堪稱我們這個網路時代最清醒的思想家。他在《哈佛商業評論》、《大西洋月 刊》、《華爾街日報》等著名刊物發表的文章都引起激烈討論。曾著有 《IT有什麼明天?》(Does IT Matter?)、《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等。
 
譯者簡介

楊柳

  出版人、譯者。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翻譯專業碩士,國家人事部二級筆譯認證。已在國內公開刊物發表譯文三十餘篇,譯作數十萬字,涉及通訊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目前從事英文學術期刊、圖書的海外出版。

前言 致駕駛員的警告
 
第一章 誰來開車?令人懷念的手排車時代
無人駕駛汽車問世
自動化全面入侵的未來
人類為什麼需要工作?
被高估了的自動化
 
第二章 沒有工作?擋不住的自動化浪潮
無法阻止的機械化大潮
技術烏托邦的支持與反抗
機器人取代了你,你被開除了!
只要一顆按鈕
大舉入侵的機器人
 
第三章 自動駕駛讓飛行員變笨了
會自己飛的飛機
當專業飛行員不再專業
新型墜機事故
被趕出飛機駕駛艙的人們
 
第四章 當我們開始迎合機器
過度依賴的後果
當我們停止思考
在行動中思考
耶基斯—多德森的倒U曲線
 
第五章 白領階級的電腦革命
電子化病歷的副作用
慣性:Control C + Control V
技術與工人
會思考的機器,不會思考的人類
資料和演算法不是萬能
 
第六章 當世界只剩下螢幕
衛星導航的雙面刃
迷失方向
越來越聰明的電腦
憂心忡忡的設計師
行動即是思考,思考即是行動
 
第七章 自動化,一直都是為了人類
是否需要考慮人類因素
給人類空間
以技術為中心?還是以人為中心?
小心!如果以技術為中心
盜墓者的啟示
 
第八章 當無人駕駛車碰上衝出馬路的狗
殺戮機器人的挑戰
生活程式化的未來
當Google眼鏡進入生活
被隱藏的創造者意圖
程式背後的商業動機
 
第九章 事實是,勞動讓我們有存在感
使用工具的樂趣
誰是主人?誰是奴隸?
一則寓言故事
打破牢籠
 
致謝
參考書目

前言

致駕駛員的警告

  二○一三年一月四日,新 年的第一個星期五,新聞界風平浪靜的一天。當天,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發佈了一則僅有一頁紙的通告。該通告沒有標題,只是被歸在「致駕駛員的安全警告」(Safety Alterts for Operators, SAFO)中,發佈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網站上,並被發送給美國所有航空公司。通告簡明扼要但隱意深遠,指出「此安全警告鼓勵駕駛員在適當的時候多採用手控 飛行操作」。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從失事飛機事故調查、意外事故報告及駕駛艙研究中搜集了一些證據,表明駕駛員過度依賴自動駕駛系統以及其他電腦系統。美國聯 邦航空總署警告:過度使用自動駕駛會「削弱飛行員快速處理飛機不良飛行狀態的能力」。簡言之,過度依賴自動駕駛會將飛機及機上乘客置於危險之中。最後,這 份安全警告建議航空公司制定操作政策,要求飛行員減少自動駕駛的時間,更多地採用手控飛行。
   
  本書是一本關於「自動化」的書, 所謂自動化即「人類借助電腦和軟體,完成過去需要人工手動完成的事情」。我們不探討自動化的技術問題或經濟問題,也不討論機器人、半機械人和機械控制項 (widget)的未來,雖然書中對這些都有提及。本書講述的是「自動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在自動化正逐漸吞沒我們的浪潮中,飛行員身先士卒。我們希望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電腦都能替我們分擔更多的事務,指引我們度過每一天。現在,我們若要完成某件事情,多半是坐在電腦螢幕前,或打開筆記型電 腦,或拿出智慧型手機,或在前額或手腕戴上智慧型穿戴設備。我們點開APP,向螢幕索取答案,通過Siri獲取建議,聽從演算法的智慧。
   
  電腦自動化讓生活更便捷,讓我們少了些瑣事的困擾。自此我們經常事半功倍,或是能做些以前做不到的事。但除此之外,自動化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更深層次、更隱 秘的影響。正如自動駕駛所給我們的啟示,並不是所有的自動化都是有益的。自動化能分擔我們的工作,也能弱化我們的才能,偷走我們的生活。它會限制我們的視 野,縮小我們的選擇範圍,將我們暴露於監控之下,操控我們。當電腦成為我們的日常伴侶,成為我們熟悉的、盡責的幫手時,我們還要留心它們到底是如何改變我 們的行為和身份。

第三章 自動駕駛讓飛行員變笨了 第三節 新型墜機事故 一九二三年,斯佩里在飛躍英吉利海峽時墜機身亡。 一九三五年,波斯特隨飛機一同墜毀在阿拉斯加。 一九四四年,聖修伯里駕駛著飛機在地中海上空消失。 在飛行史早期,早逝是一種常見的職業風險。浪漫和冒險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乘客的死亡率也高得驚人。二十世紀二○年代,航空業初具規模,一家美國航空雜誌的出版商要求政府提高飛行安全率,指出「每天都有飛行員因缺乏經驗造成致命的飛行事故,給乘客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很幸運,那些致命的飛行旅途已經一去不返了,現在,乘坐飛機很安全。在航空業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是飛行安全問題得以解決的原因之一。正是得益於機械化和電腦化的發展,以及飛機設計、航空公司安全程式、飛行員訓練以及空管的進步,在過去幾十年間,飛行事故發生率和傷亡數量大幅下降。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機毀人亡的情況已經很少見了。二○○二年到二○一一年,乘坐美國商用航班的乘客超過七十億人次,其中只有一百五十三人因墜機事故喪生,也就是說每一百萬名乘客有○點○二人死於空難。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七一年這十年間,有十三億人乘坐飛機,卻有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喪生,也就是說每一百萬名乘客中就有一百三十三人死於空難。這個充滿光明的故事背後也有一些灰暗的資料。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全球自動化專家拉嘉.帕拉休拉曼(Raja Parasuraman)表示,墜機事故總次數的下降掩蓋了最近出現的「嚴重的新型事故」。 當機載電腦系統出現一些預期內的故障,或是飛行中出現其他意料之外的問題,飛行員就必須採用手動飛行。突然擔當一個陌生角色,飛行員通常會犯錯誤,這些錯誤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正如大陸連線和法航的事故一樣。在過去的三十年間,許多心理學家、工程師及人體工程學家(或「人因工程」專家)展開調查,研究飛行員和軟體共同執行飛行任務所帶來的得與失。他們發現「高度依賴電腦自動化技術會造成飛行員專業技能的退化」,飛行員變得遲鈍,注意力下降,正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人因工程專家簡.諾伊斯(Jan Noyes)所說的:「飛行員喪失了飛行技能。」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