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黎族民歌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三亞黎族民歌
三亞黎族民歌分有戀情、親情、勞動、教誨、歌頌、娛樂六大部分。戀情歌有悲情、苦情、歡情歌,親情歌有姐妹情、兄弟情、夫妻情、父子情、母子情歌,勞動歌又分有種山蘭、插秧、出海、砍柴、植膠歌等,歌頌歌有歌頌人民翻身解放、光榮參軍和快樂生活歌,娛樂歌有猜謎、調侃、嘲諷等歌。這些民歌從不同的生活側面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喜怒哀樂,以及諷刺丑惡、褒揚善良、追求真理、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從內涵豐富的文化角度展示了黎族人民的主體間性、人文價值和精神向度,是一筆不可多得的人類精神財富。
本書《三亞黎族民歌》收錄的就是這些民歌。
《三亞黎族民歌》由蘇慶興主編。
蘇慶興,男,黎族,中共黨員,海南省三亞市人,1952年4月出生,海南省委黨校和復旦大學聯辦的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學歷,現任海南省三亞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領導工作之余,主要從事黎族研究、政協統戰理論研究和歌詞創作。論文集《不是僑鄉也能打僑牌》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文集《擁抱大海》由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主編論文集《黃道婆的三亞解讀》、《三亞的光榮與使命》和民歌集《三亞黎族民歌》,均由學林出版社出版。
生活是歌,歌是生活︰關于黎族民歌的族群密碼
——序蘇慶興主編《三亞黎族民歌》許憲隆 譚曉靜
第一輯 紅郊民歌羅玉珍 呂石延 演唱 亞根
韋良聰 記錄整理
孝子歌
兒媳婦虐待瞎婆婆歌
苦情歌
解放歌(一)
解放歌(二)
當兵歌
愛情短歌
第二輯 鹿回頭民歌李愛花 呂春英 董玉琦 演
唱 亞根 記錄整理
嫁女歌
有書不讀熬壞紙
插秧歌
出海歌
砍山蘭歌
獵手與鹿姑娘歌
牛郎織女歌
哥去哪里不見回
有心捉魚不怕遲
戀哥歌
第三輯 荔枝溝民歌呂文華 吉文昌 演唱
亞根 韋良聰 記錄翻譯
情人歌
情人對歌
第四輯 崖城民歌董愛花 韋玉花 黃家近 演唱
亞根 韋良聰 記錄翻譯
情歌
飯酒歌
第五輯 雅亮民歌韋菊梅 高關花 王玉梅 演唱
亞根 韋良聰 記錄翻譯
放藥歌
疼愛歌
情歌
親家歌
舅公作客歌
游樂歌
第六輯 天涯民歌周文 金董美英 演唱
李和弟 錄音 亞根 韋良聰 整理
情人歌
黎語情人歌
哭哥歌
第七輯 林旺民歌符阿欒 黃桂軒等 演唱
亞根 李和弟 記錄整理
正月歌
快樂無比歌
情歌
新筆歌
花開歌
員外歌
失戀歌
十等上娘歌
第八輯 南田民歌羅文光 蘇玉良 林明政
藍富深 口述、演唱 亞根 記錄整理
愛情歌(一)
愛情歌(二)
愛情歌(三)
放寮歌
檳榔歌
斷情歌
茶生子歌
蜂玩花歌
寶劍歌
種竹歌
林孟常與李孟宗情歌
時辰歌
乞丐歌
扇子情歌
游燈歌
姐妹歌
兄弟歌
夫妻相囑歌
正月六連歌
馬姬救父歌
高燕真苦情歌
杜世真情歌
三叔怨大嫂歌
仕元歌
董榮情歌
春花香歌
快樂歌
十悶歌
猜情歌
十怨歌
釣魚歌
考官歌
百斗姐歌
教子歌
坐牢歌
黑狗歌
探病人歌
家里病人歌
植膠歌
梁山伯與祝英台
民歌,是一個族群的文化密碼,它源于民間,歸于民間,陪伴過遠古的先民,貫通著時光的隧道,把一個民族的文化血脈延展到未來。
一個民族的民歌,既是本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歷史的深層積澱。民歌的起源先于文字,幾乎與音樂的歷史一樣悠遠。早在原始時代,各民族先民們就在狩獵、采集、搬運、祭神、求偶等活動中開始了最初的民歌創作。此後,民歌就一直與人類的一切生活行為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以口頭創作、口頭傳承、口頭改進的方式,一代一代薪火相傳。盡管許多古老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消失殆盡,但表現那些生產和生活實踐的民歌卻流傳至今,成為我們了解和認識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珍貴資料和賞心悅目的無價瑰寶。特別是對于那些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來說,民歌更是我們研究這個民族歷史文化發展軌跡的新視角。
在我國版圖南端美麗的海南島上,生活著百余萬黎族人民,他們是我國古代南方超大族系“百越”的一支。在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他們揮灑出一部厚重的黎族文化史,成為我國各族民歌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因此,黎鄉也就有了“歌鄉”的美譽。勤勞善良的黎族人民善于創作民歌,樂于吟唱民歌。黎族民歌記錄了黎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過程,它是特定時空下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
不同區域人類社會的日常生活,一直是近百年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備受關注的哲學命題。上世紀30年代,胡塞爾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學術範疇,隨之存在主義、現象學、布達佩斯學派以及許多西方左派學者都曾對日常生活特別是現代社會中的日常生活問題作出過深刻闡釋。法國的德塞托、福柯、波德里亞以及英美一些文化學者也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解讀過當代社會日常生活所面臨的困境,並嘗試尋找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途徑。由此,形成了20世紀西方學術史上蔚為壯觀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學思潮。近幾年來,日常生活成為中國學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成為社會學、民族學、歷史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研究的焦點。
那麼,什麼是日常生活?赫勒認為︰“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為那些同時使社會再生產成為可能的個體再生產要素的集合。沒有個體的再生產,任何社會都無法存在,而沒有自我再生產,任何個體都無法存在。因而,日常生活存在于每一社會之中;的確,每個人無論在社會勞動分工中所佔據的地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見,日常生活至少應包括三個層次的活動:第一,日常消費活動。即衣食住行、飲食男女等以個體的肉體生命延續為宗旨的日常生活資料的獲得與消費活動,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最基本層面。第二,日常交往活動。即雜談、閑聊、禮尚往來、情感交流、游戲等以日常語言為媒介、以血緣關系和天然情感為基礎的日常交往活動,它佔據了日常生活的重要地位,並隨著物質財富匱乏問題的相對緩解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愈益豐富,它構成了人的日常社會活動。第三,日常觀念活動。這是一種非創造性的、以重復性為本質特征的自在思維活動。它包括傳統、習慣、風俗、經驗常識等自在的日常思維。這是一個看似具體卻義十分抽象的概念,與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的實踐活動有些脫節。實際上,日常生活是以常識為基礎,以重復性、自在性和經驗性為特征,處于特定的歷史時空條件之下的人們(既有上層精英人物,也包括下層普通百姓在內)所進行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風俗禮儀、歲時節日、行為心理等具體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的抽象集合體。這些活動的主體——人,既可以是帝王將相,也可以是農民、手工業者、平民、商人及小知識分子等。一定意義上,日常生活既包括各類行為活動的主體,又充分體現出社會本身所賦予人的豐富多彩的生活片段,諸如生產勞動、居住格局、語言服飾、價值觀念和禮儀習俗等等。換而言之,日常生活與社會進程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它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經濟活動、政治事件、文化生產、科技發展等都統攝在廣博的時空界限中。所以說,要理解不同旅群社會及其發展的規律,要熟悉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歷史,都可以從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人手。
黎族民歌為我們提供了一扇窺視黎族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軌跡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