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詩人側顏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台灣詩人側顏

作者:莫渝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30日
ISBN:9789868985254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共討論22位詩人,從巫永福、陳千武、錦連、黃騰輝、趙天儀,……到蘇紹連、陳胤、陳金順、林明理、薛淑麗、李長青、甲木木等,不論年長或青春年少,往生抑健筆者,他(她)們都是過去式與進行式地在台灣詩界裡活躍。本書寫作時間約2007年至2011年間,為前一書《台灣詩人群像》(2007年)的續篇。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台灣詩人群像》的續篇,評論了22位台灣代表性詩人及其詩。


作者簡介

 

莫渝

 

  本名林良雅,1948年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溪畔,現居北台灣大漢溪畔。長期與詩文學為伍。近年出版《莫渝詩文集》(2005年);評論集《台灣詩人群像》(2007年)、《波光瀲灩――20世紀法國文學》(2007年);詩集《第一道曙光》(2007年)、《革命軍》(2010年)、《走入春雨》(2011年);台語詩集《春天 ê 百合》(2011年)、《光之穹頂》(2013年)。

 

  主編《詩人愛情社會學》(2011年)、《笠園玫瑰――笠女詩人選集》(2012年)。


自序 側顏的神韻 

 

散發靜光的銀杏───懷思巫永福先生的「文學之路」 

【附錄】巨樹───送巫永福先生 

【附錄】送文壇老前輩巫永福詩伯 

【附錄】輓聯 

人際╱人慾的勾纏與角力───析論巫永福短篇小說〈慾〉 

台灣新詩史的明燈───陳千武先生給予台灣詩界的啟示 

【附錄】一盞明燈───謹呈詩人陳千武(陳武雄)長輩 

【附錄】感懷 

【附錄】故人入我夢? 

【附錄】暮春,一枚葉子飄墜───敬輓前輩詩人陳千武先生

【附錄】送千武仙 

生存困境的掙脫───錦連初論 

【附件一】錦連早期詩作刊登《現代詩》索引 

【附件二】〈蚊子淚〉的解讀摘要 

【附件三】莫渝電話請教錦連簡要記錄 

【附錄】人生愁苦 詩藝留存───殤送前輩詩人錦連先生 

【附錄】詩人的畫廊───懷錦連先生 

尋求寂寞心靈的出口───讀黃騰輝的詩 

黃騰輝三首詩簡評 

【附錄】深入閱讀的喜悅───《閱讀黃騰輝》編後記 

才情四展章回體文學的現代版───讀《莊柏林散文詩集》 

莊柏林三首詩簡評 

秋收後的田野───讀趙天儀的詩 

杜國清的詩解說 

消隱在海上的異鄉人 

【附錄】搭船遠行───送詩人拾虹 

陳填側影 

【附錄】讀陳填的〈草原上的對話〉 

【附錄】我的鄰居是詩人───賀詩人陳填(陳武雄)入閣農委會主任委員 

蘇紹連的詩解說 

渡也的詩解說 

風海交織的情韻───讀渡也的家鄉詩集 

詩壇五絕李昌憲 

平實的心聲───讀李昌憲詩集《露珠》 

寫不完的家鄉情―讀徐慶東的詩 

潮來潮去的驚喜───潘景新詩集《潮間帶》詩語 

物我位移 極緻情韻―讀陳胤的詩 

心儀與仰慕───讀陳金順的詩集《一欉文學樹》 

清澄的詩思───讀明理的詩 

在靜美田園裡安頓位置───讀薛淑麗詩集《水田之春》 

城鄉記憶的定格───速記純樸與誠實的李國躍 

找回柏谷 

化身或轉世───讀李長青的散文詩 

詩,幸福的隱喻───讀甲木木詩集《幸福專賣店》 

詩、愛與幸福───讀林姿伶詩集《剪幾行春天給自己》 

 

後記

 


側顏的神韻

 

  英國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這位傑出小說家,有一部被譽為「現代小說美學經典」的論著《小說面面觀》乙書,裡面說:「(文學寫作) 揭示了人物隱祕的內心生活。」台灣文學研究專家許俊雅教授亦說:「我固執地以為文學最能說出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想法,……」(遠流版《台灣小說‧青春讀本》總序)。內心隱祕,內心真正的想法,都藉文字傳輸成文學作品。作為符碼的文字,儼然窗口,彷彿眼神,讓堆棧般的軀殼進行呼吸吐納氣息。

 

  這裡所言眼神與氣息,似乎等同於中國古人所言「神韻」?顧愷之(約344-405)是中國東晉時代的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其畫論築起的美學,以「傳神寫照」為核心,結合當時道釋學理的文學思潮派兼派別,強調了「神」概念的主張,認為「神」包含有幾個意義: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的才情與智慧、人物的情感狀態及表現於外的姿樣、人物所達到的某種精神境界。順此,往後的歷史推衍出「神韻說」的理論與鑑賞。

 

  神韻,亦算當事人的風格吧。

 

  如是,文學作品呈現了作者的神韻。閱讀文學作品,多多少少企圖詮釋(窺視?)作者的神韻,或者捕捉了幾分的神韻。

 

  長年以來,持續地讀寫。閱讀品賞他人作品,亦回鑑自身;既顧影,兼反問:我是否「傳神」了詩人的風貌?「寫照」了他(她)的神采?

 

  當事人想必起身否認,你只窺視到幾分之一的Profile。

 

2012年10月30日

散發靜光的銀杏 ───懷思巫永福先生的「文學之路」 一、前引 1930年代,日本殖民地出身的數位二十來歲的台灣青年,在東京籌組「台灣藝術研究會」,印行文學雜誌《フォルモサ》(即《福爾摩沙》),推動藝術性的詩文學,為新興的台灣文學界掀起里程碑。隨歲月流逝,當年英姿氣盛的一夥文藝憧憬者,逐漸凋零,跨世紀後,碩果僅存的巫永福先生也於今年9月10日離世,全體成員走入歷史,但,文學運動與文學生命並未萎謝。如同落地種子般,它們繼續在這塊土地各自萌芽、長大。文學雜誌的旗幟,仍標記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初期的有力飄揚,巫老生前整理出版全集24冊及未整理的少量文稿,都將成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提供典藏,讓後人欣賞與研究。塵土一坯,朝露人生,引人懷思的是這些足以千秋的詩文學。 2008年10月12日,台北市第一殯儀館景行廳告別式場內的輓詞,甚多「典型永存」、「仁風永仰」、「碩德永欽」、「德望所歸」、「駕鶴西歸」等,呈現的是他在社會層面世俗認同的「蓋棺論定」。另一層面,文學界恭送花籃的輓詞,如笠詩社的「詩業永恆」、台灣筆會的「筆劍同光」、文學台灣社的「文學長存」、李敏勇的「時代先鋒」,就突顯並肯定了他在心靈活動的焦點。 跨世紀的「文學長者」巫永福先生,是「國之耆宿」,台灣文學界的頂針,以九六高齡往生,理當有國家級的告別儀式,然環視現場,民間人士居多。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