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學彙編: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北投學彙編: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

作者:王世燁于國華洪德揚洪德仁陳新上黃躍雯洪德俊蔡耀霆蔡麗美黃瑞茂林志寰周家慧陳佩研林振春趙海燕潘蓬彬楊志彬宮崎清黃淑芬
出版社:開學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22日
ISBN:978986971510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42元

北投是在台北這個繁忙大都市中
具有特殊悠閒漫活氣氛的城鎮
 
  「全球化」潮流並不是單向發展,它促成了「地方化」的蓬勃,並且強調「學習」在新社會的重要性。此時,「社區總體營造」即可以視為台灣社會對「全球化」的回應,在於該政策重新發掘本土文化內涵並重建其價值、鼓勵民眾透過學習以適應社會變革。致力於地方營造的西村幸夫老師曾表示:「即使每個人、每個團體都有不同的關心對象,但仍然可以在追求共同目標的因素下,結合民眾的力量,進而改變社區。」

  北投是在台北這個繁忙大都市中,具有特殊悠閒慢活氛圍的城鎮,地方的人們透過社區擾動、發掘在地知識,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醞釀、累積出地方學的內涵及想像。本書節選了自2001年以來舉辦過的16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的發表內容,彙整19篇由地方專家的深入觀察從北投學、經濟產業、健康與環境規劃、社區營造、藝術文化等面向切入,深入觀察社區營造之各種可能性。邀請大家一同透過本書,再次發現及認識北投。

 

作者簡介 (以文章順序排列)

于國華

  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所助理教授

洪德揚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專員

王世燁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洪德仁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創辦人

陳新上

  臺灣陶瓷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黃躍雯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教授

洪德俊

  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蔡耀霆

  中央大學企業管理所研究生

蔡麗美

  臺北市立北投國小老師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林志寰

  臺北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研究生

周家慧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陳佩研

  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健康促進組組長

林振春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教授

趙海燕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潘蓬彬

  台北寫生畫會理事長

楊志彬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宮崎清

  亞洲設計文化學會總會長、日本千葉大學名譽教授

黃淑芬

  銘傳大學休閒遊憩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編者簡介    (已姓氏筆畫排序)

戴寶村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謝國清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校長、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

顧忠華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

Part I 北投學
Chapter 1 回應於全球化的地方學習運動—「北投學」的社區總體營造觀點 于國華
Chapter 2 北投學與台北學的發展 洪德揚
Chapter 3 北投的願景—北投憲章 王世燁
Chapter 4 北投人的願景「北投憲章」的省思—北投憲章發表九週年原構想提案人的自我挑戰 王世燁
Chapter 5 北投憲章十年的歷程與反思 洪德仁
 
Part II  經濟產業
Chapter 1 北投窯業株式會社 陳新上
Chapter 2 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新北投修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究 黃躍雯
Chapter 3 北投溫泉發展溫泉保養地(BADE)模式之競爭策略 洪德俊、蔡耀霆
Chapter 4 北投國小百年校史與社區 蔡麗美
 
Part III 健康與環境規劃
Chapter 1 北投區政規劃工作 黃瑞茂
Chapter 2 北投非營利組織對居住環境影響之研究 林志寰
Chapter 3 北投健康城市推動的策略 洪德仁、周家慧、陳佩研
Chapter 4 建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關懷營造—以北投社區為例 洪德仁
 
Part IV 社區營造
Chapter 1 『非營利組織推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 林振春、趙海燕
Chapter 2 以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做為社區公共議題操作的可行性 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
Chapter 3 臺灣社區營造人力的培育與課題 洪德仁
Chapter 4 維持文化建設發展之可能性-活用地域資源與地域活性化之任務 宮崎清、黃淑芬
 
Part V 藝術文化
Chapter 1 北投湯守觀音考 洪德揚
Chapter 2 湯守觀音 翻蓬彬
 

推薦序

地方知識厚實文化內涵

柯文哲/臺北市市長

  北投,一個富有禪意與人文意象的慢活好地方。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歷史人文外,社區充滿活力,公民團體蓬勃發展,市府團隊也朝向打造北投成為一個「沒有圍牆的城市博物館」,串連起所有自然及人文景點,為形成「北投生態博物館群落」而努力。

  地方知識是重要的核心價值,不論是正式記載的歷史、地理、人文等,或是居民生活形成的文化特色,都為北投增加了豐富的地方獨特色彩。

  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與北投社區大學合作出版的「北投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書籍,從地方人文生態資產、經濟產業、健康與環境規劃、社區營造等脈絡,集結文章,和一般正規歷史文獻官方記載不同, 是從民眾角度觀察、省思生活所在的社區、找尋在地的人、文、地、產、景等等各種樣貌,逐步描繪社區文化價值與精神。

  「改變臺灣從首都開始,改變臺北從文化開始」。很高興這本書能出版,為北投城市博物館的想像,更厚實且呈現了多元的文化內涵。

推薦序

地方知識與公民社會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北投在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極具特殊性,其地方性(locality) 在於其位在大屯山脈之下,擁有大片的關渡平原,還有獨特的溫泉資源, 坐落在台北盆地核心區外圍,1967 年改制直轄市才併入台北市,雖是首都的一個區,但因非重要行政商業文教區位,使得北投區又帶有某種邊陲性。

  北投環境自然天成的特殊性,經過多年來有洪德仁醫師帶頭的一群熱心人士及他所創的北投文化基金會,投入文史事務與社區營造等公共事務,逐漸累積增添北投不同的風采,個人榮幸受邀擔任基金會董事,不過真正參與著力有限,只是得以近身觀察,因此而成為比較懂得北投事的董事,當然也樂見此書《北投學彙編: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的產出。

  一九九○年代解除戒嚴之後,久受禁錮的地方社會鬆綁,各種活力與活動蹦躍萌長,其中一項就是社區營造以及對自我空間歷史文化的發掘叩問,北投在社區營造方面還提出代表北投價值典範及願景的「北投憲章」,應屬首創之舉。

  社區營造方面,主要是北投文化基金會來推動,基金會也對推動社區學習進行研討,繼而付之實踐,於是有北投社區大學的創設營運。希望透過公民會議鼓勵公民參與,也探討人力資源和地方文化資源與社區營造的關係,分享北投的社造經驗。

  社區營造需要地方的文化力,隨著台灣史研究的發展,衍生出各地方文史研究的地方學,這些地方學有以縣市為範疇,甚至到鄉鎮區( 如淡水學、北投學),北投學具有其先驅性,而至影響到台北學的生成。北投文史的探究影響甚大,如北投公共溫泉浴場的保存運動催生了溫泉博物館,北投國小百年校史紀念與書寫,再現甚多北投的人與事。陶瓷窯業的歷史,讓人回憶有名的「北投燒」。溫泉當然更是上天賦予北投的無價之寶,從溫泉鄉的發展到經營策略,乃至受日人影響而衍生的湯守觀音,在在都是帶有暖度的議題。

  溫泉與清潔衛生、休閒療養息息相關,洪醫師發揮其專長,在北投長期投入社區醫療照護,所以關注到健康環境的規劃,相關論述對現今高齡化社會到來,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本書所錄五大範疇論文,有紀錄性、研究性,保存了基金會各面向事務的紀錄,對照現今亦可看到延續、中輟或轉型的狀況,但這些紀錄都是地方知識體系的累積,當台灣民主體制日趨鞏固之後,公民社會的涵養尤需加強,本書可作為範例之一,這應也是取名《北投學彙編: 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的意旨,樂見其書成,並為之撰序。

「地方感」的消失與社區重構 人本主義地理學者段義孚曾經分析「空間」和「地方」不同的意義。他認為,人的感觀經驗,例如肌肉運動產生的知覺或是觸覺、視覺等,令人產生「空間感」;即使如伸手、踢腳等簡單動作都具有空間意義。人因為直接的運動而經驗到空間,自己也因此成為空間的中心。「地方」則是一種特殊物體,它不像一般有價值的物體可以攜帶或搬動;它是一個「價值的凝聚」。對一個嬰兒而言,可以從簡單的運動和視覺中感覺到空間;但是這個空間中最有意義的「地方」,卻是嬰兒的母親。雖然母親一直在移動,但對嬰兒而言,母親代表的安定意義是不變的。因此,對嬰兒而言,母親是最原始的「地方」。隨著嬰兒成長,認知能力加強,他可以經由不同的方式認識地方,例如感情上對家鄉的親切感,或是對於「地標」的了解和熟悉。段義孚認為,都市規畫者從地圖上看鄉村,賦予「區或鄰里」的區域名稱;但居民對這些「區或鄰里」概念卻很遙遠。對當地人民而言,「地方感」不僅是聚落的空間範圍,同時也警覺到有其他聚落的存在;其他聚落是他們的競爭者、敵對者,有了競爭和敵對更提高了自我的統一和認同感。因此,「空間感」具有實質的三度空間、有一定疆域的意義,而「地方感」則顯得感性,更接近「認同」的表現。 「全球化」帶來的空間「鄰近感」(proximity),直接改變了經驗中的「空間感」。Tomlinson指出,「時間」因素、個人對空間的參與經驗,造成空間差異的距離感大幅減少;前者如坐飛機旅行,旅客坐在機艙內,感受最直接的「距離」是「時間」,而不是遠近的空間;而透過媒體影像的傳播,每一個人對於遠方的空間也可以存在深刻的印象,而不必然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鄰近感」同時表現在全球化下世界各地的現象和隱喻的秩序中;明顯的現象如世界各地的面貌趨向相同(例如機場),整個世界的關係透過交通和媒體資訊科技聯結,彼此更為緊密。而隱喻的秩序指彼此關係看似疏遠,但顯現出互相影響的因果關係,例如全球金融或環境問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