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的教養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獨生子女的教養

作者:諸富祥彥
出版社:新手父母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04日
ISBN:9789865752132
語言:繁體中文

讓孩子學會「人際關係」、「復原力」及「自我意識」的3大未來生存力!

  「任性」、「孤單」、「不會交朋友」、「不合群」、「公主病或王子病」 →獨生子女的負面印象,其實源自於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方式!

  要讓「獨生子女」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嬰幼兒及青春期,親子的相處方式非常重要!
  透過「溺愛期」、「教養期」、「守護期」3階段適齡教養,
  本書透過6大章節,教您獨生子女教養的祕訣。

  ˙不過度管教,用肯定性語言來教養孩子,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透過與異年齡的孩子交流,培養孩子交友及照顧別人的能力。
  ˙無條件的認同與肯定並接受孩子的依賴,培養孩子的復原力。
  ˙培養孩子自己決定、自己選擇的力量,完成自我意識的形成。
  ˙適時加入如手足朋友般的「橫向關係」,讓氣氛更和諧快樂。

  不論是單親家庭亦或是3人家庭,父母面對關係緊密的獨生子女時,
  都要給予完全認同與無條件肯定,讓孩子從自我肯定中學習復原力,
  從同儕關係挫折中學習人際關係,並從旁守護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
  寬鬆管教、適時引導與用心陪伴,沒有手足相伴學習也能快樂成長!

作者簡介

諸富祥彥

  一九六三年生於福岡縣。

  身兼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諮詢師、教育學博士等職。以「所有的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都有其意義」為基礎,近30年來為了懷抱各式各樣育兒煩惱的雙親,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法。

  著有《你的孩子再這樣下去就糟了》、《這樣教女兒會更好!》(新手父母出版)、《不要忘記悲傷》、《教師的資質~能幹老師跟無能老師有什麼差別?》、《父母拯救孩子心靈的「一句話」》等,教育、心理方面著作超過100部。

  相關著作
  《你的孩子再這樣下去就糟了!》
  《這樣教女兒會更好!》

譯者簡介

林品秀

  經歷七年半學生與OL生活後離開日本旅行世界半年,目前再度回到日本定居。興趣是戲劇、閱讀、接觸新鮮的文化或事物。關注女性社會定位、異種文化與動物議題。現為自由口筆譯者(以日文為主)。譯有《80歲也能挺直腰、大步走的菊池體操》(原水文化出版)、《會念書小孩的家都在做些什麼?》等書。

前言

第1章 「獨生子教養」的基本原則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
◇獨生子真的任性又缺乏競爭心嗎?
◆絕對不要抱持罪惡感
◇過度嚴格的管教百害無益
◆「相親相愛」、「管教」與「守護」的育兒3階段
◇培養自尊心的「抱緊緊、親親」與「愛的言語」
◆培養孩子的「生活基本規範」
◇管教要用「肯定性」的言語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法則
◇媽媽要盡量待在孩子身邊的「青春期」
◆你能做到「全天候育兒」嗎?

第2章 獨生子女的優點及缺點
◇獨占雙親寵愛能讓孩子保持心理安定
◆每個孩子都想獨占媽媽的愛
◇獨生子女能避免「爸媽比較不愛我」的自我否定
◆「沒有狡猾之處」能讓獨生子女獲得信賴
◇獨生子女才是真正的創造家!
◆從與手足爭吵來學習「妥協能力」
◇如何培養關懷照顧別人的心?
◆與不同年齡朋友的交流經驗能成為獨生子女的人生資產
◇手足的優點只存在於彼此相差4歲以內
◆「手足競爭」是人生最大的風險
◇不要為了培養競爭心而將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
◆孩子真的會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而感到寂寞嗎?
◇獨生子女就一定很乖巧?
◆如何培養「人際關係的技巧」?
◇父母能給予獨生子女的支援
◆擔心父母走了,孩子會孤單一人

第3章 培養復原力
◇「能依賴父母」的重要性
◆培養「復原力」的方法
◇擁有復原力的孩子的特徵
◆如何防止「老是被欺負的孩子」被霸凌?
◇獨生子女的交友方法
◆您有沒有用「朋友愈多愈好」的主張來逼迫孩子?
◇培養獨生子女的「欲」
◆訓練孩子「選擇」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來培養協調性
◆孩子連續3天不想上學時就要注意
◇最適合家庭訪問的不一定是級任導師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抵抗煩躁的能力?
◇如何看待獨生子女如玻璃一般易碎的自尊心?

第4章 該如何「踩煞車」
◆活用「4個煞車」
◇當孩子說「我想要弟弟妹妹」時,該怎麼辦?
◆需要一直陪孩子玩嗎?
◇離婚時該給孩子的叮嚀
◆單親的孩子更需要100%認同自己的人
◇職業婦女如何安排獨生子女獨處的環境?

第5章 三人家庭的危險平衡
◆巧妙加入與朋友、手足般的「橫向關係」
◇何時必須回復到「縱向關係」?
◆當夫妻育兒方針相異時
◇對獨生子女來說,父母吵架是最大的痛苦
◆獨生子女家庭中爸爸的「支援角色」
◇對丈夫傳達需求的祕訣
◆讓爸爸跟孩子單獨兩個人出門吧!
◇對孩子發牢騷的媽媽會讓女兒不幸
◆夫妻感情不好,您跟孩子也能幸福!

第6章 如何從親子關係中學習放手與獨立
◇如何度過孩子的反抗期?
◆叛逆是孩子對父母信賴的證據
◇不明究理地強迫孩子並無意義
◆父母脾氣快要爆發時該怎麼辦?
◇親子雙方僵持不下時,父母要先退一步
◆獨生子女的中學入學考試
◇高中入學考試-本人意願最重要
◆到中學為止,孩子都不需要書房
◇上中學以後「自己的房間」的功能
◆獨生子女才更需要學習單獨生活
◇獨生子女雙親的育兒終點站

結語

推薦序1

請當孩子的依靠,而不是「最好的朋友」

  只有一個寶貝,往往就會將家裡所有的資源與關注,加諸在寶貝孩子的身上。父母給予孩子全心付出的關愛,孩子也確實的感受到,但卻也同時承擔了父母深切期盼之後的壓力。

  許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最常擔心:孩子會很孤單、任性、不會交朋友。獨生子女常見困擾,也常常是在社交技巧、自我概念、挫折忍受度的發展。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會有這些問題。這時,只需要父母用心地陪伴,很自然地就可以避開上述的困擾。

  「公主病」、「王子病」常冠在獨生子女身上,但非必然如此,即便是家裡有兩、三個小孩,也是有可能會有相同的情況。不過,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有這種「病症」,而過度嚴格地管教年紀還小的寶貝,這樣反而破壞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連結。讓孩子不敢和你分享想法,才是讓孩子感到「孤獨」的最大危機,而非關於有沒有兄弟姐妹。

  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個依賴與安全感的來源,請當孩子的依靠,但絕對不是去當他「最好的朋友」。如果你是他最好的朋友,孩子又哪裡需要去找其他的朋友呢?相反地,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需要主動地去認識孩子的「好朋友」,一來可以達到「模擬手足」的效果,二來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特別是當孩子逐漸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有屬於自己的小祕密後,認識孩子身邊的朋友更是重要。

  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也是讓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逐漸學習與成長的契機。帶孩子並非是無條件地給予,而是適時地引導,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才是每個父母最重要的工作。


廖笙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推薦序2

決定孩子的個性,不在於獨生或非獨生

  成長在五個小孩的家庭中,小時候我也羨慕獨生子女。比起我的父母同時要把愛分給五個孩子,獨生子女能夠獲得的關心和照顧,是我的好幾倍。但也常聽旁人把某個孩子的嬌縱個性,歸咎於可能是獨生子女的關係,確實很多人(包括我)都有這樣的觀念。

  隨著懷孕、生產,開始接觸教養子女這塊領域,我才發現其實決定孩子的個性的關鍵,並不在於家裡有幾個孩子,而在於爸媽教養的態度。這個論點和作者不謀而合。

  書中有非常多的觀點令人讚賞。4個煞車之一「不過度迷信才藝班」, 我就有切身感觸。小時候,我常被逼著學才藝,即使我已經表明我不想學, 媽媽仍強迫我乖乖上課,那些才藝到現在我仍一知半解,花的補習費付諸東流外,也讓成長過程增加不快樂的因子。對於我的孩子,我期待能以不強迫的做法,讓孩子樂在其中的學習。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然而一味以自己想法引導孩子、過度期待、和人比較,無疑是剝奪孩子的快樂童年。以前還沒當媽媽前,從沒想過這樣的觀念會落到自己身上。有了孩子後,逐漸懂了,為什麼有這麼多家長會出現「比較」語言-從兒子小艾倫出生開始,『長相』被討論、『個性』被討論、『學習方式』被討論,身旁開始出現:「你兒子好乖、好成熟,不像某某某……。」

  孩子是敏感的,當家長群聚討論時,千萬不要忽略孩子也聽得懂的事實。或者認為孩子還小聽不懂,就放寬標準,一心想著等到孩子大了再教就好,那時候恐怕為時已晚。我覺得最好的教養方式就是把孩子當個大人,和他說道理,從小就讓他知曉「什麼可以」和「什麼不可以」。

  美國研究排行的心理學家雷門(Kevin Leman)形容「獨生子女是父母苦心孕育的特殊寶石」,我很認同。現在的我也是擁有獨生子的母親,我給他所有的愛,細心呵護,但不過度溺愛。我相信,讓孩子在愛與關心的環境中成長,不論獨生或是非獨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品格。


薇薇(新世代療癒系人氣作家、新手媽媽)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我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是獨生子女就變得很任性?」「獨生子女是不是會缺乏社會性,很難交到朋友?」「獨生子女好孤獨,好可憐。」「我的孩子的玩具總是會被別的孩子搶走,是不是因為他(她)是獨生子女的關係?」每次在諮詢或演講時,都會有獨生子女的媽媽提出以上的問題。大家在育兒相關演講之後,其中一項最頻繁被提出的問題,就是關於「獨生子女教養」 的問題。二〇一二年GOO排行榜所進行的「獨生子女特徵排行榜」問卷調查(有效回答人數為一〇六四人。此問卷對象為由NTT通訊網路營銷諮詢公司提供的「GOO搜尋」使用者)中,第1位是「被寵慣了」,第2位是「自私」,而第3位是「常常很任性」。由此可看出,對於獨生子女,的確有不少人抱持負面的印象。但是,並沒有任何研究證實「獨生子女很任性」這個說法。甚至相反的,比起「有兄弟姐妹」,「獨生子女」教養失敗的危險性較低,人生安定且幸福的可能性也較高。這是我身為諮詢師,近 三十 年來接受育兒諮詢所得到的結論。也就是說,「獨生子女」也沒問題!但是,卻還是有許多人相信沒有根據的「獨生子女任性說」,獨生子女雙親本身也往往感到不安。有時,就算平常覺得「我有好好教育孩子,所以不會變得任性」,但是當孩子在幼稚園或小學與同學發生問題時,還是會忍不住覺得「果然沒有兄弟姐妹還是會這樣吧……」。「獨生子女」的媽媽很容易將孩子負面的部分全都解讀為「因為他是獨生子女」。不管是社會上或是雙親自己都有這種傾向。獨生子女真的任性又缺乏競爭心嗎?獨生子女「很任性」、「沒有競爭心」、「缺乏協調性」這些負面印象, 是只有日本才有的嗎?根據亞德里安•曼西略斯(Adriean Mancillas)關於獨生子女成見的研究, 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從愛沙尼亞(位於東歐)到巴西,存在所有文化圈。獨生子女會如此受到「排擠」的原因,可追溯至 世紀末。美國的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甚至還主張:「身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