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人生:讓你受用終身的35堂心理課(漫畫實用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心理學與人生:讓你受用終身的35堂心理課(漫畫實用版)

作者:隋岩
出版社:中國法制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1日
ISBN:9787509374726
語言:繁體中文

主要包括還我本來面目——自我,同一性和人格、變相的金•凱瑞——人格面具、找到你的OCEAN—人格特質、神秘九角星——九型人格、我是誰——自尊和自我概念、成為內心的觀察者——自卑與超越、每個人都有吸引力——測評你的人格、人生的支點——道德和信仰、非理性選擇——道德的起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困境•信仰等。隋岩,知名作家,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獲得應用心理學學士學位。代表作有《心理的故事》系列、《變態心理學》系列、《心理學與你》《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與人生》《缺失的心理課》《小清新心理學》《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史》《美國聯邦調查局秘史》等。

第一章還我本來面目——自我,同一性和人格 變相的金•凱瑞——人格面具 找到你的OCEAN—人格特質 神秘九角星——九型人格 我是誰——自尊和自我概念 成為內心的觀察者——自卑與超越 每個人都有吸引力——測評你的人格 第二章人生的支點——道德和信仰 非理性選擇——道德的起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困境•信仰 宗教之神秘——祈禱儀式的意義 溫暖自己一點點——宗教與心理慰藉 第三章成長的煩惱——童年和教養 三歲看八十——童年的終身作用 美好之外還有規則——孩子的睡前故事 對話心中的小孩—一為什麼你沒有同理心 我是老大我怕誰——兄弟姐妹關系與出生順序 第四章發現另一個世界——個體和社會文化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性別歧視 大陸人與海洋人——人格的文化差異 從奮斗到蝸居——態度和社會認知 一種思維戰勝另一種思維——騙子 爆肝!爆肝!——社會壓力與應對方式 第五章與你同在的日子——隱匿的個人成長 親密關系的未來式——依戀與回避 「木有工作狀態」——選擇生活, 朋友說,你又胖了——胖子的苦惱 誰都不和我聊天——人際溝通 第六章無處安放的內心——身份與靈魂 遺落的天使——夢旅人 「啊——嗚——」——憤怒的小鳥 人人如熱鍋上的螞蟻——社會焦慮 第七章深知身在情常在——友誼、愛情、幸福 和Sheldon成為朋友——交友策略 剪不斷,理還亂——理性愛情 幸福的拾荒者——何以幸福 尋找幸福坐標——比較與幸福 第八章當死神漸漸走近——死亡與悲痛 臨其穴惴惴其栗——死是生命的一環 你怕死嗎——不同年齡對死亡的態度 羽化、升天、駕鶴西游——不同文化中的死亡

一位著名的主持人曾經在節目中笑言道:「我家小區的保安每天都在和我探討哲學的原始命題——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雖是笑談,卻也中肯。的確,「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是哲學中的重大命題,同時也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質問自己的問題。如果將這個問題拋給生物學家,他應該會從海洋出現生命講起,從東非大裂谷一直講到《物種起源》;拋給物理學家呢,他可能會說,生命不過是物質的組合;拋給數學家呢,他會說生命是一種特殊的數字集合,而人類的代號是250;如果拋給心理學家呢,他大概會說,我同意他們的意見,但是……心理學也有一種獨特的看待生命的角度。在心理學看來,生命的起源便是「生」,生命的終結便是「死」,在這中間的幾十年間,稱其為生命的過程。然而,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年輕到年老,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生物進化過程,也是物質重組的過程,更是數集交替的過程。心理學可以成為任何一段人生的良師益友,每一個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都有心理上的發展變化提供見證。人類的生命開端,往往帶着太多的脆弱和不安,為此,人類需要比馬多花費15倍的時間、比猴子多花費上百倍的精力,才能進入成熟階段。在此期間,身體健康是生命質量的重要保證。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開端就被命運將了一軍,生命過程也會變得異常艱難。當然,作為高級靈長類動物的我們,自然不會讓生命停留在吃喝拉撒這種低等動物的生存狀態。個體的人格得到發展之后,不管是什麼人格類型的人,總要面對相同的問題:成長的煩惱、個體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人生的方向、內心情感等,當生命之光黯淡下去,死亡也是任何人都無法躲避的關卡。這本《心理學與人生》探討的就是這些人生中的重大問題與心理學的關系,或者說,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重新解讀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環節。如果你此刻經受貧窮,那你知道為什麼貧窮嗎?如果你此刻自卑怯懦,那你知道為何如此嗎?如果你怨恨父母,無法愛人也不曾被愛,你知道症結在哪里嗎?說實話,即使在最新的研究中,這些問題依然是心理學界難解的謎題,即使層出不窮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也都只是眾多爭論聲中的一個。《心理學與人生》這本書並沒有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或者羅列出所有的既成答案。對於每一位讀者來說,將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卻往往也是最本質的問題提出來,然后進行思考,便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如果說筆者也曾試圖援引些許觀點,來表達自己的思考,那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就像心理學存在的意義一樣,心理學家或許無法解答人類心理的所有疑惑,卻往往會將心理世界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部分呈現出來,讓更多人在這些問題中映射出自己的內心。《心理學與人生》並沒有承襲某一個心理學派的觀點,甚至各個章節之間彼此聯系不大。作為讀者的你可以隨意翻到第34頁,或者第85頁,在一篇短小文章的導引下,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中規中矩地從第一頁看到最后一頁的話,定會經歷一次從生到死的深刻思考,而這,便是筆者的意圖所在。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