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

作者:黃馨慧李偉敬王上維等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06日
ISBN:978957732360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97元

  疾病與治療(統稱為醫療)是人類社會中的普同經驗,盤根錯節地與文化共伴發展。但在科技宰制的社會中,醫療科技與倫理法規的不對稱發展,往往衝擊原生社會與在地經驗,產生新的人權問題。
  透過憲政主義、人性尊嚴的檢驗,醫療(行為)的本身、過程及結果,不僅為基本權、社會權,也應該具有自由權、平等權性質,當然也具有受益與訴訟救濟性質;就個人利益與集體安全而言,醫療實具有公、私、社會法混合性質。
  本書「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精選12部電影或紀錄片文本,包括:《刮痧》、《代理孕母》、《玫瑰的戰爭》、《樂生》、《無盡的控訴》、《絕地再生》、《潁州的孩子》、《白色榮光》、《冰點下的幸福》、《點燃生命之海》、《非常手段》、《姐姐的守護者》,並撰寫具有知識承載度的延伸閱讀文章。探討焦點集中以「醫療社會」為主,概分為「醫療的人類學與社會學、醫療的道德倫理與法律政策」面向,希望從「人權.醫療.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出發,全面認識醫療社會。
作者簡介
閔宇經
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莊達欣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兼任助理教授
謝易達
慈濟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周維倫
台北縣國立海山高工教師
周維萱
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師大政研所博士後研究
李偉敬
台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黃馨慧
台灣師大僑教學院兼任講師
莊旻達
台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王上維
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陳宜亨
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陳偉杰
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匡思聖
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鍾文博
新生醫護專校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第一章 阿嬤的《刮痧》片:從醫學人類學看另類療法
第二章 商品拜物教中的女體:代理孕母的探討與爭議
第三章 《玫瑰的戰爭》:台灣第一起醫療職場性騷擾訴訟案源由探討與評析
第四章 放生還是放死:從樂生療養院議題看台灣公民資格實踐的現況
第五章 由《無盡的控訴》看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之法規範網絡:從校園性侵害事件談起
第六章 美麗新世界?談《絕地再生》下的烏托邦天堂
第七章 人性尊嚴與生命價值的發想:從《潁州的孩子》談起
第八章 從《白色榮光》探討醫療糾紛的民事法律問題
第九章 由《冰點下的幸福》探討同性配偶爭取撫養權的合法性
第十章 生死一瞬間:從《點燃生命之海》探討安樂死之意義與未來發展
第十一章 從《非常手段》論個人權利與群體利益
第十二章 以愛為名:從《姐姐的守護者》探討人性弱點與法律極限

作者序
優曇婆羅花開之時
  以電影作為文本「後設分析」的研究,早已成為文學評論、影像文化及電影研究的主題;而且在台灣還有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www.ctfa.org.tw/」出版的相關學術期刊《電影欣賞學刊》(名列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HCI),以為倡導電影史料、電影理論的整理與學術研究。
  在非相關校院系以外,就個人印象及可能接觸的範圍內,大專校院大抵是透過學校社團、課外指導組、諮商輔導組、藝文中心、或是通識教育中心…等單位,以活動、對談、影展、工作坊…等方式,將電影融入相關教學中。
  更值得介紹的是:1.中央大學於1998年透過教育部補助成立「電影文化工作室film.ncu.edu.tw/」,迄今在教學及研究上已卓然有成;2.交通大學李威儀老師開設「看電影談物理」課程(ocw.nctu.edu.tw/course/riki.php?id=ph_movie&CID=1),將電影與物理巧妙結合,並有「看電影談物理」相關活動(ocw.nctu.edu.tw/new/movies/?page=3&gid=);3.東吳哲學系陳瑞麟老師(與中正哲學系合聘)在2006年出版《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三民書局出版),書中透過哲學觀點詮釋科幻文學作品及電影文本,八篇文章見解精闢,讀后令人久久難以自己。
  電影運用在法政公民領域教學方面:1.「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曾於2002年出版《看電影學法律》(元照出版)一書,首見將電影文本有系統地融入法律教育當中,目前並持續辦理「電影中追逐人權的光影」相關社教活動;2.「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前身為「時報文教基金會」,目前網址為www.chinatimes.org.tw/ct2/),2009年開始以「公與義」為核心,徵求生活、教育、經濟、社會、環境、醫療…等課題的紀錄片,提供了非西方式(好萊塢)、植根於本土文化、在地經驗的文本可供選擇。
  在公部門方面,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hre.pro.edu.tw/」搜集各級學校人權法治的影音教案整合進網站內,並可為各校人權教育課程(含九年一貫課程)之用;顧問室的「人文社會科學推動計畫」,其中「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hss.edu.tw/plan_detail.php?class_plan=164」連續幾年透過計畫式的導引,徵求案例式、對話式、理論與實務結合並且具有本土法學實踐特色的教學方案及教材,該計畫成果並已運用到多所大專校院非法律系課程中。
  綜前之述,這一路走來時感孤獨,但不寂寞;行前之路,當優曇婆羅花開時節,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與可能?前書《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我們首次以「公民社會」為主題,選擇11部電影(盡可能的也有紙本同名小說或經典),撰寫成具有知識承載度的論文,作為單元教學或課外延伸閱讀資料之用,讓電影文本也可以成為公民法政教育「正典」(canon)的一部分。這一次《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再次選擇12部電影或紀錄片文本,集中在「醫療社會」的探討主題上,概分為「醫療的人類學與社會學、醫療的道德倫理與法律政策」面向,希望從「人權.醫療.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出發,全面理解公民社會。
  在文本的選擇上,其實很難擺脫好萊塢的影響(相同的困境可見: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編,《看電影學法律》,元照,台北,2002: 14-15。),畢竟能符合時代意義又可組成系列主題、在台灣已有販售發行(可能性)、時間長短適宜、具有深度又不能太過枯燥(可親性)的影像本來就不多。但這次選擇的文本已經從電影擴展到紀錄片,例如:《玫瑰的戰爭》《樂生》《潁州的孩子》《代理孕母》,四部(佔1/3);影片來源也從純粹的好萊塢到其他地區,例如:《玫瑰的戰爭》《樂生》∕台灣,《刮痧》《潁州的孩子》∕大陸,《白色榮光》∕日本,《冰點下的幸福》∕冰島,六部(佔1/2)。雖然有提供進階的討論議題(ppt簡報檔),但並沒有規劃進一步的學習單,希望老師能根據授課學生科系屬性,自行決定或發展教學活動。
  在內容論述的深度上,雖然文章具有延伸閱讀性質,理應淺白,行文宜流暢易懂,才更能貼近大專校院學生,甚至往下延伸至高中,往外擴展到社區大學之用,但既然編印成書,仍然要維持一定程度的學術規格與水準,兩者妥協之下,只能盡量懇請每位撰寫人隨順眾生,方便撰寫,至於學術理論的前理解(背景知識),則需要任課教師適時的予以補充說明,或搭配相關教科書以為銜接。
  再次催生相關系列第二本書籍《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除了感謝作者群奮力不懈的撰文修改外,更要感謝巨流圖書公司黃煇雲先生慧眼獨具,鼎力相助,巨流公司團隊協助編排校印等行政工作;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及元培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林四海主任惠賜嘉言美序推薦本書;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坪主任、及黃佳穎小姐在各項行政工作上的協助;囿於篇幅所限,還有其他更多良朋好友無法名列,實在是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就似陳之藩所感:「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就以虔誠感恩之心「謝天、謝地、謝蒼生吧!」
  本書作者群懇請各位教育先進惠賜高見,並委由余代為撰寫序文,向各方申謝千萬億那由他分志忱。
閔宇經 謹誌2010.04.13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