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NO.4:人力資本與競爭力指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NO.4:人力資本與競爭力指數

作者:劉迎秋 等主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ISBN:97878023089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6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實現了超常發展,表現出很強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調查表明,除了其他因素外,人力資本是中國民營企業持續快速成長的重要支撐。所謂人力資本,簡單地說,就是存在於人體之中以及后天獲得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和能力與健康狀況等的總和。人力資本通過對人的衛生、教育和培訓等項投資形成。 通過對全十多個省市開展民營企業人力資本與企業競爭力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我們運用規范的計量經濟學等現代經濟學方法,分析研究了調查回收的1594份有效問卷,集中分析和闡明了人力資本與中國民營企業的制度選擇與創新、企業績效、研發行為、市場開發、國際化發展等各方面的關系,深入探究和揭示了人力資本對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和決定作用,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  全書由「研究報告」、「50強典型案例介紹」、「附錄」三部分組成。由1個總報告和10個分報告組成的第一部分是全書的主體。11份研究報告表明,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人力資本水平還不夠高,人力資本對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還受一些因素的制約;企業家人力資本在規模較小的企業中的作用比規模較大的企業顯著;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人力資本對民營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民營企業的家族制、短視的經營理念和市場環境、法制環境與道德環境等,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中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的提升和作用的發揮。 這項研究還表明,在中同現階段,民營企業家的企業家人力資本越高,其創立的企業越有可能改制成為現代企業。民營企業家管理經驗和領導能力的積累,對於民營企業制度選擇和創新具有重要作用。民營企業創辦人的黨員身份同樣是民營企業家人力資本的一種存在形態,對於民營企業績效與成長具有重要影響。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50強和人力資本競爭力50強則從不同角度表明,人力資本的水平和質量越高,企業的競爭力越大,成長與發展的能力也越強。 通過研究我們也發現,在中國現階段,民營企業家的文化程度影響着民營企業的績效,大專及以上高學歷創業者和經營者的企業績效顯著高於低學歷者的食業績效。近年來雖然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本狀況有所改善,但民營企業人力資本開發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加強,人力資本的企業績效還局限於企業的市場獲利能力,還沒有升華到企業運營整合能力和財務管控能力。環境對家族企業治理結構的影響是非實質件的,導致家族企業治理結構變化的原岡最終來自企業自身發展及其需要。企業的人力資本水平越高,企業內部沒立獨立研發機構的可能性越大。企業人力資本水平對企業研發行為、市場開發以及民營企業國際化發展和進出口貿易均表現出顯著的正效應。 這項研究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是,隨着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日益現代化與國際化,人力資本的提升對於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民營企業家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繼續積極創造條件,大力提升自身的企業家人力資本水平,着力提升經營管理型人力資本和技術性人力資本水平,普遍提升勞動力(職工)人力資本水平。在提升民營企業人力資本、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力方面,尤其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也可以因此而更加有所作為。

序言研究報告 總報告 中國現階段民營企業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競爭力關系調查與分析  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二 企業人力資本與競爭力關系文獻綜述  三 中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競爭力現狀  四 現階段制約人力資本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的因素分析  五 基本結論和主要政策建議 分報告之一 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制度選擇與創新  一 企業家人力資本與非企業家人力資本  二 中國民營企業制度演進回顧  三 人力資本與中國民營企業制度選擇與創新  四 結論 分報告之二 創業者、經營者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績效  一 民營企業創辦者和現任經營者的人力資本狀況  二 創業者和經營者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計量模型的設定  三 創業者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四 經營者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五 結論 分報告之三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特征與企業績效  一 文獻綜述和報告創新  二 研究思路、變量選取和研究假設  三 實證分析過程和結果  四 結論和建議 分報告之四 家族企業與外部人力資本吸納  一 引言  二 已有的研究文獻  三 本文研究的問題  四 基於我國經驗數據的計量分析  五 一個家族企業變革的案例  六 結論及政策含義 分報告之五 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研發行為  一 數據樣本  二 模型設定  三 經驗結果  四 關於人力資本內生性的討論 分報告之六 人力資本與企業市場開發  一 人力資本與競爭力  二 民營企業市場開發及相關人力資本現狀分析  三 人力資本對民營企業市場開發的作用分析  四 增強企業市場開發能力的人力資本對策研究 分報告之七 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國際化發展  一 引言  二 我國民營企業國際化的現狀分析  三 人力資本在民營企業國際化中的作用  四 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國際化關系的實證分析  五 民營企業國際化中存在的人力資本問題  六 民營企業國際化中的人力資本戰略 分報告之八 集群社會網絡人力資本與民營企業競爭力  一 理論綜述  二 基於集群社會網絡人力資本與企業競爭力關系考察  三 基於集群社會網絡人力資本對企業競爭力提升的作用機制  四 結論和建議 分報告之九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的培養戰略與政策環境  一 人力資本與企業發展:國際與國內經驗  二 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發展現狀  三 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發展存在的問題  四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培養戰略  五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培養的政策建議 分報告之十 年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力指數及強企業分析  一 強企業遴選基本情況  二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力指數模型設計  三 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力強企業分析  四 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強與人力資本競爭力關系分析50強典型案例介紹 案例一 以人為本、制度為本 案例二 提升企業人力資本與競爭力的經驗 案例三 人本管理促發展 案例四 與時俱進的人才觀 案例五 卓越的績效來源於卓越的人 案例六 人力資本,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 案例七 立足農業開創未來 案例八 學習與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案例九 德才兼備人盡其才 案例十 以人為本追求卓越 案例十一 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附錄附錄Ⅰ 中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力指數及其指標體系說明附錄Ⅱ 中國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指數及其指標體系說明后記

學術界關於人力資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典經濟學創始人亞當·斯密。他於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曾分析指出:一個國家傘體居民的所有后天獲得的有用能力是固定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的新古典經濟學奠基人阿爾弗雷德·馬歇爾也曾明確地指出:「一切資本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投資在人身上面的資本。」在經濟學理論發展過程中,首先提出和闡述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這個慨念及其內涵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雅各布·明塞爾(Jacob Mincer)。薩羅(Thurow)是為人力資本做出明確界定的第一人,他指出:「人力資本定義為個人的生產技術、才能和知識。」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T.W.Shultz)、加里·S.貝克爾(Gary S.Becker)等經濟學家則分別着力分析和闡明了人力資本的形成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舒爾茨認為由教育所帶來的成果就是人力資本的收益,也即人力資本。貝克爾則認為,一切用於增加人力資源並影響其未來貨幣收入和消費的投資,均屬於人力資本投資。 人力資本對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舒爾茨對美國經濟的發展做過這樣的計算:l890~1959年的70年中,物質資源增加了4.5倍,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和培訓的投資增加了8.5倍,而前者使利潤增加3.5倍,后者使利潤增加了l7.5倍。日本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1個年級,新技術革新者平均增加6%,而技術革新的建議能降低成本5%;經過專門訓練的技術人員的建議能降低成本lO%~1 5%,受過良好教育和培訓的管理人員創造和推廣先進管理技術可降低成本30%以上;經過技術再教育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效率可以提高40%~70%。蘇聯經濟學家科馬羅夫和烏拉諾夫斯卡婭在198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蘇聯1960~1978年,具有高於5年教育水平的勞動者在就業人員總數中的比重增加了90%,而勞動生產率則提高了1.5倍,換句話說,1960~1978年勞動者的教育水平每提高1O%,勞動生產率就提高1.4倍。1961~1975年間,蘇聯國民收入增長額的80.1%是靠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的,其中37%是靠提高勞動者的教育和技能水平獲得的。據蘇聯的另一些經濟學家估計,受過1 0年制教育的工人與初級教育程度的工人相比,掌握技術的速度要快1倍,利用設備的效果要高1倍,參加生產合理化建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高1倍。在教育程度6~10年級范圍內,普通文化水平每提高1年級,工人中合理化建議者的比重平均提高6%;受中等教育的程度每提高1年級,在機器制造業可使勞動生產率提高1.5%~2%,在輕工業可以提高1.5%~2.2%,在鋼鐵工業可以提高O.4%~O.7%。我國吉林省社科院的一些同志也對職工素質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做過調查,他們提供的長春第一汽車廠的材料表明:在完成生產定額方面,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比小學文化程度的工人要高26%,受過高等教育的工人比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生產效率高20%~30%。另據他們對長春客車廠機械車間裝配鉗工的調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3年出徒時的工作效率,具有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工人1年就可以達到;大學文化程度的工人1年還可以超過,其時間縮短2/3以上。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后,在黨和政府一系列鼓勵非公經濟發展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民營企業實現了超常發展。截止到2007年3月底,私營企業數已達到504.4萬家,從業人員達到6663.4萬人,進出口總額663億美元,總產值達到31855.1億元,上繳稅收總額3495.2億元,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所創造出來的這一奇跡已經引起政府決策部門、國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關於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問題更成為當今討論的熱點之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