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

作者:顏吉承、陳重任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ISBN:978957818881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28元

  設計專利權係我國專利法所規定的三大專利對象之一,本書乃針對設計專利權之侵害與應用分別進行介紹。
  在設計專利權的侵害部分:由設計專利權與侵害、聯合設計專利與近似概念、設計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設計專利權範圍之侵害判斷等重要議題分章論述,使讀者充份了解設計專利權的侵害意義與內容;在設計專利權的應用部分:乃是將專利權的應用,由消極防守提升至積極布局,讀者可經由本書的介紹,導入設計專利化程序並自行規劃設計專利地圖,藉此作為企業競爭的新利器。本書之末,特別介紹日本部分意匠與電子顯示意匠兩項重要議題,以因應未來設計專利權在侵害與應用上可能面臨的新局面。
  本書除了可供產業界的專利工程師、產品設計師及智財部門決策者在實務上的參考之外,亦可提供設計相關科系的大學、研究所學生及對於專利議題有興趣之社會人士作為參考。
作者簡介
顏吉承
現職:
智慧財產法院技術審查官
學歷: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士
經歷: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官兼科長
2004年版發明專利審查基準撰稿者
2005年版新式樣專利審查基準撰稿者
司法院2004年函知各級法院之「專利侵害鑑定要點」撰稿者之一
交通大學科學法律研究所「新式樣專利實務」講座
明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分析與管理」講座
光寶公司「發明專利實體審查」講座
司法院「智慧財產專業法官培訓課程」講座
台北醫學大學「申請專利範圍研究」講座
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生物科技專利申請實務班」講座
中山大學「專利審查實務」講座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專利助理審查官訓練課程」講座
經濟部訴願會「訴願案件審查實務研習」講座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保護暨新式樣專利」講座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工業設計保護制度研習班」講座
中央標準局(智慧財產局改制前)專利審查委員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工程師兼專案經理
考試:
八十九年專利商標審查人員特考三等考試工業設計科及格
訓練: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中級審查官訓練班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高級審查官訓練班
1995年中日技術合作計劃日本專利法與專利審查實務研修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專利侵害鑑定基準研習班
歐洲專利局國際學院“Appeal procedures at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課程
著作:
《設計專利理論與實務》(2007,揚智出版)、《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2007)
陳重任
現職:
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星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顧問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士
經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專兼任講師
大宇專利商標事務所執行長
長榮大學媒體設計系兼任講師
崑山科技大學應用纖維造形系兼任講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委員
考試:
八十九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工業安全技師考試及格
九十七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專利師考試及格
訓練: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專利助理審查官訓練班
著作:
《設計專利理論與實務》(2007,揚智出版)

第一篇 設計專利權侵害基本概念篇 x
第 1 章 設計專利權與侵害 1
1.1 新式樣專利權的發生及期限 2
1.2 新式樣專利權的效力及內容 2
1.3 新式樣專利權效力的限制 5
1.4 專利物品平行輸入的問題 11
1.5 新式樣專利權的特許實施 12
1.6 新式樣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13
1.7 專利侵害的法律特徵 14
1.8 專利侵害的民事救濟 16
1.9 專利侵害訴訟的對策 20
第 2 章 聯合設計專利與近似概念 27
2.1 聯合新式樣之立法目的、定義與現況 28
2.2 日本類似意匠理論 30
2.3 日本意匠之近似理論 37
2.4 外國有關新式樣近似之規定及實務 42
2.5 我國有關新式樣近似之規定及實務 51
2.6 聯合新式樣採確認說之依據 55
2.7 聯合新式樣之申請 59
2.8 聯合新式樣之專利要件 60
2.9 聯合新式樣專利之效果 62
2.10 日本關連意匠 63
2.11 綜論聯合新式樣專利 69
第二篇 設計專利權範圍侵害判斷篇 82
第 3 章 設計專利權範圍之解釋 83
3.1 侵害判斷之內容及流程 85
3.2 解釋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 88
3.3 一般性原則 91
3.4 新式樣係物品與設計之結合 93
3.5 新式樣專利僅保護視覺性設計 97
3.6 排除功能性設計 97
3.7 確認新穎特徵 106
3.8 依圖面解釋 107
3.9 聯合新式樣專利之解釋 108
第 4 章 設計專利權範圍之侵害判斷 117
4.1 比對、判斷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與系爭物品 118
4.2 系爭物品是否包含新穎特徵之判斷 127
4.3 禁反言原則 132
4.4 先前技藝阻卻 137
第三篇 設計專利權應用篇 152
第 5 章 設計專利化程序 153
5.1 台灣的設計專利 155
5.2 系統設計程序 159
5.3 設計專利保護機制 165
5.4 設計專利化程序 167
5.5 個案研究 172
5.6 設計專利化程序綜論 177
第 6 章 設計專利地圖 181
6.1 專利應用 182
6.2 產業設定 185
6.3 解析專利資料 188
6.4 建置設計專利地圖 200
6.5 制定設計策略 203
6.6 使用專利地圖可獲取的優勢 208
第四篇 日本意匠篇 218
第 7 章 日本部分意匠之申請及審查 219
7.1 部分意匠之意義 221
7.2 部分意匠之申請 222
7.3 部分意匠之審查 236
7.4 各國有關部分設計之法規 248
7.5 日本部分意匠與美國部分設計之比較 255
7.6 導入部分新式樣制度之可行性及調整 263
第 8 章 日本電子顯示意匠之申請及審查 273
8.1 電子顯示意匠之意義 274
8.2 電子顯示圖形得為意匠內容之要件 275
8.3 多功能顯示物品之電子顯示圖形的類型 279
8.4 電子顯示意匠之申請 280
8.5 「電子顯示意匠」vs.「電腦產生的圖像」 289
8.6 開放電子顯示設計保護之可行性及調整 295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