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俄國國家杜馬:設立及實踐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近代俄國國家杜馬:設立及實踐

作者:劉顯忠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ISBN:978780230903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51元

本書是我國學術界第一部系統研究沙皇俄國時期國家杜馬的建立及其政治功能的專著,史料豐富翔實,觀點客觀深刻,富有時代感。 本書在俄國十月革命90周年之際付梓出版,不僅能夠使讀者深入了解這一具有划時代意義的偉大革命的社會歷史環境和國際背景,而且對於了解俄羅斯立憲政治的歷史傳統,理解當代俄羅斯的政治改革之路,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意義。 劉顯忠,1968年12月生,先後就讀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陝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和北京大學歷史系,分別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俄國史、蘇聯史,參加大型文獻資料《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的編校,發表相關論文、譯文多篇。

序劉祖熙緒 論第一章 農奴制改革後的俄國:困境與選擇 第一節 來自西方的挑戰 第二節 1861年以後俄國社會的新變化 第三節 尼古拉二世對社會立憲呼聲的態度及後果第二章 從咨議性的布里根杜馬到立法的國家杜馬 第一節 2月18日詔書及布里根杜馬方案的出台 第二節 社會各界對布里根杜馬的態度及布里根杜馬的命運 第三節 《十月十七日宣言》與新版《國家根本法》的出台第三章 法律文件對國家杜馬的定位 第一節 法律文件對國家杜馬職權范圍的界定 第二節 國家杜馬選舉制度的演變 第三節 國家杜馬內部的組織形式與工作程序 第四節 國家杜馬代表的法律地位第四章 世紀初俄國政治舞台上的主要政黨與國家杜馬 第一節 革命派政黨與國家杜馬 第二節 自由派政黨與國家杜馬 第三節 君主派政黨與國家杜馬第五章 第一次俄國革命時期的國家杜馬 第一節 國家杜馬的開幕及社會各界的反應 第二節 第一屆國家杜馬與沙皇政府 第三節 第二屆國家杜馬與沙皇政府 第四節 第一、二屆國家杜馬的意義第六章 第三屆國家杜馬與沙皇政府 第一節 第三屆國家杜馬的主要活動 第二節 第三屆國家杜馬與土地問題 第三節 第三屆國家杜馬、右翼和斯托雷平改革 第四節 第三屆國家杜馬的歷史意義第七章 第四屆國家杜馬與沙皇政府的垮台 第一節 國家杜馬的構成及其左傾化趨向 第二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國家杜馬與沙皇政府 第三節 國家杜馬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四節 國家杜馬與1917年革命結束語 關於國家杜馬的幾點思考附錄 1906年4月23日頒布的新版《國家根本法》(節錄) 1916年11月1日米留可夫在國家杜馬會議上的講話(節選) 臨時政府關於解散第四屆國家杜馬的決議(1917年10月6日) 國家杜馬設置前後俄羅斯帝國最高中央管理系統圖 第一、第二屆國家杜馬時期權力機關的選舉和任命方式 第三、第四屆國家杜馬時期權力機關的選舉和任命方式 歷屆國家杜馬的構成參考文獻後記

專制制度是俄國社會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俄羅斯文明的政治核心。它在消滅封建割據、鞏固國家統一、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俄語專制制度「caMo ep KaBHe」一詞的原意,只是要求擺脫外來政權的統治,不再向任何人納貢,謀求獨立做自己國家主人的期望,沒有同君主不受限制的權力相聯系。1480年,伊凡三世推翻了金帳汗國統治,不再成為大汗的納貢者,他同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 女索菲婭·帕列奧洛格結婚,使他有理由認為自己是東正教世界唯一獨立的君主。1493年,伊凡三世采用「全羅斯君主和大公」稱號。伊凡四世是第一個采用沙皇稱號的俄國君主。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全羅斯沙皇」。俄語沙皇「Rap,」系「 apb」的縮寫;意為愷撒,即羅馬皇帝。伊凡四世是俄國第一個專制君主。 從16世紀到20世紀初,專制制度發生了許多變化。16~17世紀的專制制度是具有縞紳會議的等級君主制度。17世紀末,縞紳會議不再召開。18世紀初,彼得大帝廢除了貴族杜馬和牧首制度,建立了貴族官僚制度,完成了從等級君主制向絕對君主制即專制君主制的過渡。隨著專制制度的發展,它逐漸成為俄國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一個障礙機制。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度,實行包括建立地方自治制度、司法改革等一系列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政治改革。俄國的專制制度逐漸由封建專制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過渡。1906年,尼古拉二世迫於1905年革命的壓力,被迫召開具有立法權的國家杜馬(1906~1917)。國家杜馬的設立,使俄國的專制制度進一步發生變化。俄國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進一步向現代化社會邁進。 專制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國學者涉足此領域研究的卻是寥若晨星。上世紀末有李永昌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傳》和祝政宏的《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日子》先後問世。他們是我國研究俄國專制制度歷史的先行者。劉顯忠副研究員奉獻給讀者的這本《近代俄國國家杜馬:設立及實踐》,是國內唯一一部全面系統研究近代俄國國家杜馬的學術專著,為進一步研究20世紀初俄國專制制度的演變作出了貢獻。 劉顯忠副研究員的這本《近代俄國國家杜馬:設立及實踐》是他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撰寫的博士論文《近代俄國國家杜馬的設立及實踐》(1999年)的基礎上修改補充而成的。由於其他科研任務在身,無暇致力於博士論文的修改,但是他忙里偷閑,鍥而不舍,一邊搜集資料,一邊修改補充,歷時八年,終於付梓。 翔實的史料是本書的一個特點。俄國國家杜馬的史料浩如煙海,但在我國卻十分匱乏。為擴大資料來源,作者利用2004.~2005年在俄羅斯作訪問學者之機,在俄羅斯的各個圖書館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作者在書中利用的史料有:國家杜馬速記報告;尼古拉二世日記;維特、科科夫佐夫、克雷扎諾夫斯基、馬克拉科夫、米留可夫等當事人的回憶錄;還有俄羅斯帝國的法律匯編、立憲民主黨中央會議記錄和《紅檔》雜志等原始材料。史料學是歷史學的基礎。研究歷史必須占有詳盡的史料。這些豐富的一手史料,經過作者的仔細梳理,為讀者描繪出了四屆國家杜馬詳細而真實的畫面。作者還收集了20世紀初、蘇聯時期和當代俄羅斯學者的著作近90種,論文近40篇。這些著作和論文出自不同階級階層、不同學派之手,反映了作者嚴謹求實、兼容並包的治學態度。……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