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天天都用得到的經濟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120個天天都用得到的經濟學

作者:黃曉林黃韻竹春之霖
出版社:倍斯特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1日
ISBN:978986874846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69元

  經濟學 = 枯燥的數字 + 繁瑣的公式 + 複雜的圖表?
  不!作者透過120個生活小故事,帶您掀開經濟學神秘的面紗,讓經濟也能很生活。由日常生活經驗中找出經濟學概念,悠閒看故事、輕鬆學概念,「棘輪效應」、「配套效應」、「鯰魚效應」、「消費詐欺」、「木桶原理」……等經濟學專有名詞一點都不難,下一個「生活經濟學達人」就是你。
作者簡介
黃曉林
  畢業於東北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普經濟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近年來編著出版有《一口氣讀懂經濟學》、《趣味經濟學100問》、《圖解宏觀經濟學》、《最神奇的經濟學定律》等多部經濟類暢銷書。

前言:培養經濟學的腦袋
欲望無窮:每天都在消費
第一章 需求與消費行為一、知足常樂?--消費需求二、天天便宜的秘密--需求定理三、物價漲跌中的消費決策--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四、電車和娛樂公園有什麼關係?--互補品五、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棘輪效應六、量入為出--消費者信貸七、警惕一窩蜂的行為--消費從眾
第二章 買東西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八、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消費偏好九、買貴了還是很高興--消費者剩餘十、什麼主宰著你的消費行為?--消費預期十一、怎樣搭配最滿足?--消費者均衡十二、有錢人就該高消費嗎?--炫耀性消費十三、衝動是魔鬼--衝動型消費十四、被噱頭騙了--消費詐欺十五、為了一件衣服買整組家具--配套效應
第三章 花錢之前要做功課十六、我們不瞭解真實的世界--資訊不完全十七、買的不如賣的精--資訊不對稱十八、劣幣驅逐良幣--檸檬市場十九、穿井得人--資訊傳遞二十、非知道不可的知識--共同知識二十一、先報喜還是先報憂?--資訊揭露二十二、睜大眼睛判別真假--資訊篩選二十三、利用人的好奇心賺錢--隱私資訊二十四、有效的資訊能讓你致富--資訊提取
樂在工作:職場生存之道
第一章 就業市場二十五、賺多賺少誰決定?--工資二十六、個人的價值--人力資本二十七、要補休還是要加班費--勞動與休閒二十八、為什麼丟了工作?--失業二十九、經濟成長和失業的關係--奧肯定律
第二章 你的競爭力在哪裡?三十、職場中的金飯碗--不可替代性三十一、換工作要精打細算--擇業與跳槽三十二、激發工作活力--鯰魚效應三十三、為什麼總是原地踏步--內捲化效應三十四、化繁為簡解決問題--奧卡姆剃刀定律三十五、塑造自己的競爭優勢--比較利益三十六、正視自己的短處--木桶原理
第三章 職場談判就用博弈策略三十七、聰明的小豬?--智豬博弈三十八、置身事外的藝術--槍手博弈三十九、讓他三尺又何妨--鬥雞博弈四十、當一個善用策略的高手--策略欺騙四十一、討價還價的藝術--分蛋糕博弈四十二、別人在想什麼?--酒吧博弈四十三、為長期利益低頭--重複博弈
創造財富:學習投資理財
第一章 建立理財觀念四十四、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四十五、不要盲目跟隨--理性投資四十六、誰是最後一個傻瓜?--更大笨蛋理論四十七、財務自由的前提--理財的自我評估四十八、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投資組合四十九、會賺錢更要會省錢--新節儉主義五十、制訂合適的理財計畫--理財規劃
第二章 先有儲蓄再談投資五十一、金融機構的老大--銀行五十二、在穩定中增值--儲蓄五十三、借力使力--貸款五十四、銀行不是保險箱--銀行風險五十五、銀行減少風險的手段--準備資產五十六、借款存在的風險--信用風險五十七、銀行的致命點一擠兌五十八、可怕的骨牌效應--銀行危機
第三章 投資標的有哪些?五十九、靠時機賺大錢--股票六十、讓專家幫你理財--共同基金六十一、高風險的未來商品--期貨六十二、保值增值的寶貝--黃金六十三、風險小而報酬穩定--債券六十四、有土斯有財--房地產
第四章 移轉人生的風險六十五、風險社會下的選擇--保險六十六、保險要有所遵循--保險原則六十七、投保之前看清楚--保險契約六十八、風險意識不能丟--保險風險六十九、「適合」最重要--保險規劃
環境洪流:決定錢包大小
第一章 貨幣與利率七十、買遍天下--貨幣功能七十一、錢惹出大禍--貨幣危機七十二、錢突然不值錢了--通貨膨脹七十三、錢變更值錢不一定是好事--通貨緊縮七十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字--利率七十五、利息收入趕不上物價上漲--負利率七十六、神奇的財富增值工具--複利七十七、利率變動的影響--利率風險
第二章 人民對國家的貢獻七十八、衡量經濟活動的有效尺度--GDP七十九、國民創造的價值--GNP八十、身分的象徵--個人收入八十一、繳錢給政府--賦稅的由來八十二、我幫誰繳了稅?--稅負轉嫁八十三、雷根一年只拍四部電影的秘辛--拉弗曲線八十四、向國外商品收重稅--關稅
第三章 生活品質的衡量八十五、衡量經濟峰谷--景氣指標八十六、消費者對經濟的看法--消費者信心指數八十七、經濟自由評比--經濟自由度指數八十八、哪個城市適合生存--生活成本調查八十九、衡量貧富差距--吉尼係數九十、肩膀上的重擔--扶養比九十一、衡量百姓的幸福--幸福指數
第四章 小心!國際金融的蝴蝶效應九十二、葛林斯潘「打噴嚏」引起全球「傷風」--貨幣政策九十三、各國貨幣之間的關係--匯率九十四、世界上第一個全球金融貨幣協議--布雷頓森林協定九十五、固定與浮動的兩難選擇--匯率制度九十六、錢的價值上升了--貨幣升值九十七、山寨貨幣為什麼得到承認?--貨幣貶值九十八、經濟被「燙傷」?--熱錢九十九、美國人貸款買房,全世界經濟崩潰--次貸危機一百、全球經濟大動盪--金融危機一百零一、經濟泡沫的幕後推手--流動性過剩一百零二、金融危機下的國家災難--國家破產
第五章 民生經濟熱門話題一百零三、生活中的價格變化--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百零四、衡量生活水準--恩格爾係數一百零五、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子?--房價所得比一百零六、氣候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財--氣候經濟學一百零七、青山綠水和生活同步改善--綠色GDP一百零八、讓低碳成為生活方式--低碳經濟一百零九、一塊錢幫助千萬人--慈善基金一百一十、瑞士人為何如此懶惰--社會福利一百一十一、工資之外的報酬--企業福利
結語:生活中的選擇策略一百一十二、任何人都不願改變的最佳狀態--帕累托最優一百一十三、我們並不完全理性--有限理性一百一十四、理性卻得不到最好的結果--囚犯困境一百一十五、每個人的決策都是最好的--納許均衡一百一十六、有先後順序的博弈--動態博弈一百一十七、讓威脅發揮效力--博弈中的威脅一百一十八、雙輸的局面--負和博弈一百一十九、團結創造雙贏--正和博弈一百二十、理性人的困境--最後通牒博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