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真正觀止(全二冊)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古文真正觀止(全二冊)

作者:白山智叟 編
出版社:文匯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ISBN:978780741486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98元

《古文觀止》,是三百年來最優秀的一部古文選集,深受廣大讀書人的喜愛,然而美中不足,惜其有三大歷史遺闕,並未達到真正的觀止: 其一,編者生於清初,文章只選到明末,而清朝一代二百余年間,名家輩出,奇文環生,而此書遺闕; 其二,遼、金、元三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期間,許多名家名文亦闕; 其三,由於獨尊儒術的傳統觀念,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之文,雖絢爛多姿,波瀾壯闊,風格迥異,互相軒邈。但皆未選。本書立意要將此三大遺闕,全部補足,使上下幾千年的古文,到此可以真正觀止。

上卷 序 牧民 權修 道,可道 勇於敢 謀攻 勢篇 景公問謀必得事必成 晏子使楚 子貢問政 子路等四人侍坐 大學之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 苛政猛於虎 為食於路 大道之行也 鄭伯克段於鄢 曹劌論戰 宮之奇諫假道 召公諫厲王弭謗 春王正月 虞師、晉師滅夏陽 非攻 公輸 削竹木為鵲 更法 魚,我所欲也 天時不如地利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告子日 逍遙游 秋水 庖丁解牛 庄子與惠子 列子乘風而歸 湯問 白馬論 四儀 見齊宣王 知忠 勸學 性惡 說難 扁鵲見蔡桓公 曾子之妻之市 卜居 漁父 風賦 對楚王問 鄒忌諷齊王納諫 觸詟說趙太后 燕昭王求賢 察傳 諫逐客書 過秦論 論貴粟疏 熊渠子夜行 上書諫獵 獄中上梁王書 人主之居也 本議 項羽本紀 報任安書 答蘇武書 報孫會宗書 貴德 修身 蘇武牧羊 與彭寵書 誡兄子嚴、敦書 遺黃瓊書 ……下卷

為什麼這本書叫《古文真正觀止》呢?它聽起來有些玄奧,而且也有些費解。可是不如此,便不能准確地為它定位,准確地標志出它的真實含量和內在價值來。 為啥這麼說呢?凡事皆有個源頭。原來,三百余年前,在浙江山陽有兩位吳姓的叔侄,叔名楚材,侄名調侯,他們在眾多的古文選本中,忽地不顯山、不露水地推出了一部《古文觀止》來,立時節便青出於藍,秀出於林,雛鳳聲清,一下子就壓倒了,甚至也可說淹沒了千百年來的眾多選本。這叔侄倆本是名不見經傳的普普通通的文人,但其書卻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遠遠超過了那些名流大家、官修國定的編選。這應該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從來都是由各種各樣可以解釋和不可以解釋的奇跡編織成的。這本書也是這樣,它是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編選勘定;翌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四年,由福建巡撫吳興祚題詞作序正式可劂面世。此書一傳就是三百余年,經久不衰,其聲譽遠播於海內外,其運用普及於士農工商,凡會讀書的人幾乎是家家案頭必備,各進學的學子們更是須臾不離,人手一卷。在這三百余年間,不論是解放前還是解放后,不斷有各種版本的《古文淵鑒》《古文辭類纂》《才子古文》《歷代文選》《古文選讀》《古文新編》之類的書出現,但流傳都沒有吳氏選本那麼面廣,壽命更沒有吳氏之書時間那麼長,每經幾度風雨,便都在書海之中自行淹沒了。 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話,那麼,時間,也是檢驗一本書存在價值的標准。三百多年的悠悠歲月,充分地檢驗了,也充分地證明了這本書的真實價值(包括它的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不過,同時也從另一方面檢驗了、說明了它有着某些方面的缺欠和不足。不然,為什麼后人不斷地編有各種新的版本古文文選問世呢?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時代的急劇進步,科學文化的日益昌盛繁榮,生活節奏的日益加速加驟,人們都開使用全新的歷史觀、文學藝術觀、審美觀、價值觀,以全新的視覺來審視這部盛傳三百余年的古文選本,因而也就益發感到它的嚴重缺欠與不足。 而且,不是個簡單的缺欠與不足問題,如果從全新的視覺來看,更有一個名不副實、古文根本沒有觀止的問題。如果說它是一個金甌不全,有着重大的歷史遺闕。過去人們常說,有它一本在手,欲讀的古文佳作和膾炙人口的名篇,全都能夠看到;但現在看起來,只有此書一本在手,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用全新視覺來審視我國有那麼悠悠久遠和深厚淵博的歷史文化積淀的話。 其書的嚴重不足,也就是沒有使古文能夠真正觀止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清朝一代二百六十余年的古文作品。當然,這也不能責怪此書的兩位編者,因為他們生活在清除,每法逆睹以后幾百年面世的佳作,同時也為清除文字獄的森嚴,無法將明末清除許多充滿抗清扶明氣節的文章收羅進去,只能決然地截斷於崇禎的天崩地裂之前。過去人們常說此書截至於明末,其實並不准確,明季的許多名篇全都未敢沾染。這不能不說是此書的重大遺憾。因為在二百多年、嚴格地說已經是將近三百年的歷史階段里,正是古文創作有着長足發展、優秀名篇大城繁榮之際,許多文章大家紛紛涌現,許多傳世名篇接連推出,繁花似錦,群星燦爛,像明末清除的黃宗羲、王船山、顧炎武、侯方域、吳偉業,清中葉的沈德潛、戴名世、袁枚、紀曉嵐,清末的龔自珍、魏源等等,個個都是卓有分量的文壇巨匠,特別是標志着古文創作進入一個嶄新階段的桐城派,其代表人物如方苞,姚鼐等,那更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支有生力量。而清末民初的梁啟超、章太炎等人,則是終結古文創作的文學巨擘。恩格斯曾將費爾巴赫視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對於梁啟超,我們也可以說是中國古文創作的終結,他的《少年中國說》,當是古體文章的「壓軸好戲」,缺了這些古文大家的文章,古文焉得稱之為觀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