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評估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評估

作者:戴烽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ISBN:978750971749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04元

本書構建了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評估體系,通過對農民工培訓前、培訓中及培訓後的評估和干預,增強農民工培訓的針對性,並通過實驗干預、信息反饋、整合資源,健全農民工培訓體系,使其充分發揮培訓功能,提高農民工素質,提升農民工群體的人力資本,從而增加農民工的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增強社會流動性,進而從整體上實現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提高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水平的目標。 戴烽,中華人力資源研究總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江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心理學碩士,傳播學學士。具有16年的高校教學經驗,先後擔任過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多類課程的教學,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我國農民社會地位提升的傳媒途徑》、《電視傳媒對農民政治生活影響的雙重性分析》、《高等教育的“馬太效應”與弱勢群體的社會流動》、《群體心理效應與人力資源管理優化》、《家空間——公共空問的起點》、《公共精神的人文視界》、《家文化視角下的公共參與》、《北京奧運的參與期待與“家文化”》等論文三十余篇;主持三項、參與十余項省級課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三項,擔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韓國跨國移民的社區比較研究》第二主持人。

第一篇 導論 第1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三節 培訓評估理論研究範式 第四節 研究框架及主要內容 第2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調查方法 第二節 調查總體與樣本 第三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第四節 研究的重點難點及創新 第二篇 培訓準備 第3章 農民工培訓動力的認知情性與路徑依賴 第一節 培訓動力的三個層面 第二節 農民工培訓動力的認知惰性 第三節 農民工培訓動力的路徑依賴 第四節 提升農民工培訓動力的建議 第4章 農民工學習力的代際變遷 第一節 農民工是迫切需要提高學習力的群體 第二節 農民工學習力的代際差異 第三節 農民工學習力代際差異的探索 第四節 農民工學習力代際差異的啟示 第5章 農民工適應力的類型學分析 第一節 適應策略的分類 第二節 適應力構成的主客觀要素 第三節 適應策略對適應力的影響 第四節 人力資本性別差異與適應力對收入的影響 第五節 提高農民工城市適應力的建議 第6章 基于學習力的培訓前評估模型的確立 第一節 學習力中心的確立 第二節 學習力中心的培訓前評估模型的建構 第三篇 培訓過程的評估 第7章 農民工的培訓需求評估 第一節 農民工培訓需求的最優選擇 第二節 影響農民工培訓需求的人口學因素分析 第三節 城市適應策略主導培訓需求 第8章 農民工培訓機構的評估 第一節 培訓整體評價較高 第二節 培訓方式選取 第三節 培訓費用及時間 第四節 低成本高實效主導培訓機構的評估 第9章 培訓效果的評價 第一節 培訓效果評價量表分析 第二節 培訓效果的評價 第三節 教育與適應策略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回歸模型 第10章 影響培訓效果評價的主觀因素分析 第一節 主體內驅力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二節 學習主動性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三節 主體適應度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四節 主觀因素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回歸模型 第11章 影響培訓效果的客觀性因素分析 第一節 組織拉動力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二節 學習經驗性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三節 社會支持度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影響 第四節 客觀因素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回歸模型 第12章 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構建 第一節 培訓效果理論模型 第二節 培訓效果回歸模型 第三節 路徑分析 第四節 培訓效果評估模型 第四篇 培訓反饋 第13章 農民工的培訓預期 第一節 培訓效果預期量表 第二節 培訓預期的描述性分析 第三節 農民工培訓預期的群體分析 第四節 培訓預期的相關性分析 第五節 對農民工培訓預期的多元回歸分析 第六節 農民工培訓預期的模型建構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14章 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修訂 第一節 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理論模型修訂 第二節 修訂後的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驗證分析 第三節 培訓效果評估的區域性宏觀因素比較 第四節 農民工培訓與一般成人教育的特征比較 第五篇 結論與討論 第15章 農民工人力資本培訓評估模型的運用 第一節 農民工培訓評估的三個中心環節 第二節 農民工培訓的改進策略 第三節 農民工發展權及企業公民意識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農民工培訓調查問卷 附錄二 培訓機構填寫問卷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