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概念隱喻的英譯研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紅樓夢概念隱喻的英譯研究

作者:肖家燕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ISBN:978750047575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36元

文稿應用概念隱喻理論,以定性與定量分析,實證調查與理論詮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用《紅樓夢》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英文譯本(楊益憲戴乃迭譯本,Hawkes譯本)為研究對象,全面系統地考察了文本的六大隱喻系統的翻譯基礎,策略取舍語境要素和評價依據,比較深入地論述了語境對策略的深層影響;明確提出並充分論證了翻譯的差額觀,突破了翻譯“等值論”的局限性,並結合漢語傳統翻譯理論中的“似”和“幅度”標準,以及模糊數學中的“隸度變”概念,以翻譯策略為評價依據,初步建立起隱喻翻譯的模糊評價模式。 肖家燕,湖北谷城人,文學博士。現為襄樊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系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中國語用學會會員。先後求學于湖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曾赴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學習並進行學術交流。現已在《紅樓夢學刊》、《自然辯證法通訊》、《四川外語學院學報》、《浙江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出版著作一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參編英語教材3本。主持完成了省廳教研、科研項目3項,在研省廳重點項目1項。

導論 第一章 “紅色”隱喻的英譯研究 第一節 《紅樓夢》的靈魂——“紅色”隱喻 一 色彩隱喻與漢英“紅色”的文化體驗差異 二 “紅色”詞語與概念 三 “紅色”隱喻系統 第二節 “紅色”隱喻的移植與文化語境制約 一 關于“紅色”英譯的兩種文化傾向:歸化和異化 二 文化語境對翻譯策略的影響 第三節 “紅色”隱喻系統英譯差額分析 一 策略與文化語境制約 二 顏色詞語的改變與信息傳遞損耗 小結 第二章 人名隱喻的英譯研究 第一節 《紅樓夢》的人名隱喻 一 《紅樓夢》人物命名方法 二 從人名到人名隱喻 三 普遍的文化語境 四 特定的文學語境 第二節 人名隱喻與文學語境 一 《紅樓夢》人名隱喻的文學內涵 二 人名隱喻與文學語境的依存關系 第三節 文學語境與人名隱喻視角下的人名翻譯 一 人名翻譯的兩種方法:音譯、意譯 二 漢英人名的社會文化體驗異同比較 三 文學語境制約與人名隱喻的翻譯 四 兩種語境之間的矛盾沖突與加注補償 第四節 人名隱喻的英譯差額分析 一 人名隱喻:稱謂功能+文學功能 二 音譯之“失 三 意譯之“得 四 人名隱喻總體差額評價 小結 第三章 “冷笑”隱喻的英譯研究 第一節 《紅樓夢》的“冷笑”隱喻 一 從“冷笑”到“冷笑”隱喻 二 鳳姐的“冷笑”與她的性格特征 三 黛玉因何而“冷笑”? 第二節 關于“冷笑”隱喻的情境體驗差異與英譯策略取舍 第三節 “冷笑”隱喻的英譯與上下文語境制約 一 “冷笑”隱喻翻譯中的語境因素——上下文語境 二 上下文語境制約與意譯的普遍性 三 上下文語境制約與“冷笑”隱喻翻譯評價 第四節 “冷笑”隱喻的差額翻譯分析 一 “冷笑”隱喻的整體差額評價 二 意譯差額分析 小結 第四章 “水”、“月”、“窗”愛情隱喻的英譯研究 第一節 漢英愛情隱喻比較 一 相似的愛情體驗 二 漢英愛情隱喻比較 三 不同的愛情隱喻意象 第二節 《紅樓夢》獨特的愛情隱喻系統:愛情是“水”、“月”、“窗” 一 《紅樓夢》愛情主題論 二 愛情是水 愛情是月 愛情是窗 第三節 “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基礎——“水”、“月”、“窗”愛情隱喻意象的轉換 一 愛情是“水 二 愛情是“月 三 愛情是“窗 第四節 “水”、“月”、“窗”愛情隱喻系統英譯差額分析 一 “水”意象差額對比分析 二 “月”意象差額對比分析 三 “窗”意象差額對比分析 小結 第五章 “上一下”空間隱喻的英譯與優先概念化研究 第一節 《紅樓夢》“上一下”空間隱喻 一“上一下”空間隱喻 二《紅樓夢》“上一下”空間隱喻系統 第二節 “上一下”空間方位的文化認知體驗差異與英譯策略 一 漢英“上一下——UP-DOWN”空間隱喻系統對應分析 二 直譯的限度 三 意譯的普遍性 四 優先概念化與意譯 第三節 “上一下”空間隱喻的英譯差額分析 一“上一下”空間隱喻的翻譯策略定量分析 二“上一下”空間隱喻系統英譯差額分析 小結 第六章 詩歌隱喻的英譯研究 第一節 詩歌隱喻 一 詩歌與隱喻 二 意象與結構的投射:詩歌隱喻 第二節 歸化與異化:《紅樓夢》詩歌隱喻的英譯策略 第三節 概念隱喻與詩歌主題的異化翻譯 一 詩歌主題與概念隱喻 二 文化體驗差異與詩歌主題的異化翻譯 第四節 詩歌隱喻英譯的差額分析 小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對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的翻譯研究已有一些,但從認知語言學隱喻方面來探討譯本的差額翻譯的作品可能不多,而大多數認知語言學的翻譯研究,也沒有把隱喻作為一個重要視點,有關的隱喻翻譯的論述還欠缺系統性且不夠深入,因此肖家燕的這部博士論文就起到了補缺的作用。 本書從隱喻觀出發,認為隱喻是《紅樓夢》作品獨特的創作思維表現,如果在《紅樓夢》的英譯研究中對隱喻的認識不足,就可能導致翻譯過程中對作者的創作意圖的誤解。基于這一構想,本書從這部批判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中,歸納出詩歌隱喻、“紅色”隱喻、人名隱喻、“冷笑”隱喻、“水”等觸發的愛情隱喻、“上一下”空間隱喻,並對Hawkes譯本為主的英譯文實例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有針對性地對Hawkes譯本與楊戴譯本兩個英文全譯本進行對比分析和描述,從而總結出了《紅樓夢》隱喻英譯的若干基本策略。本書從語言的認知觀、體驗性等角度來解釋隱喻翻譯策略的內在動因,甄別其中的語境要素,評析翻譯結果的優劣,論證隱喻翻譯的體驗性和差額性特性,從而為隱喻的翻譯與研究,提供一條較為適宜和可行的參考路徑。 翻譯一般被看成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由于語際存在概念結構的差異,這種定義比較模糊,對隱喻翻譯來說有時更顯得捉襟見肘。隱喻意義由語言和文化兩方面枸成,對其較為充分論述,應該包括語義、情感、言語行為、語境、文化等諸多方面,由此隱喻的意義是不確定的,譯者對隱喻意義的判斷,其實是一個主觀的動態過程,譯者的理解與作品現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讀者與譯者之間的心理距離、知識和經驗的差異等等,都使得隱喻在語碼轉換的過程中造成信息損耗,且在所難免。 翻譯的“功能對等”觀也為隱喻的差額翻譯提供了解釋。“功能對等”是以“比較”為前提的,源語文本接收者理解和欣賞源文本的方式,與目的語文本的接收者理解和欣賞譯文的方式相異。社W譯活動中的語碼轉換,就是對心智的解讀和再編碼。 比如“紅色”隱喻建立在漢語色彩的文化內涵基礎上,具有特定的文化語境觸動背景,它是作者借以實現一定文學意圖的有效手段。這些內在的、深層次的因素,決定了“紅色”的翻譯策略。由于文化取向是直譯或意譯的主要依據,就“紅色”隱喻的翻譯而言,“紅色”詞語的替換,也應以特定的文學語境為權重。鑒于“紅色”是《紅樓夢》的靈魂,當它被轉換為其他色彩時,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本書認為,文化語境是導致“紅色”隱喻翻譯差額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考慮,漢語的“紅”和英語的“red”也存在光譜切分上酌差異,根據Rosch的研究,英語中心色區被切分成十一個中心色單位,用十一個中心色詞語表達,而漢語中心色分割取七分制,如果對紅色的概念迸行英漢對譯,其實是在十一分之一和七分之一之間變換,“同一塊蛋糕”的不同切分,當然使得等值翻譯成為不可能。 本書的另一個闡述點是探討上下文語境對“冷笑”隱喻翻譯所造成的影響,認為Hawkes譯文和楊戴譯文在“冷笑”隱喻的翻譯中都分別采取了“上下文”補償策略,這些補償策略反映了文學作品中隱喻的翻譯規律。當然,隱喻翻譯的差額觀以“信、達、雅”為操作前提,“信”是“達、雅”的基礎。錢鐘書在《管錐篇》中指出,譯事之信,當包達、雅;達正以盡信,而雅非為飾達。考慮這三者之間的性價比,隱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語碼轉換。文化與語言的差異,必然造成信息損耗。至于哪些信息流失以及為什麼流失,涉及許多復雜的因素。比如從詞匯學角度考慮,漢語是組構化語言,可通過各種修飾詞與“笑”組合成復合詞,形成概念網絡上位于認知基本範疇“笑”或“中間範疇”(basic category)之下的下義範疇“冷笑”、“奸笑”、“傻笑”等。而英語是“詞匯化”(lexicalize)語言,中間範疇smile(無聲)或laugh(有聲)的下義範疇,通過在拼寫和發音上風馬牛不相及的詞匯形式來表達,這是否也會影響翻譯等值呢? 本書開了個好頭,初步涉及了若干關鍵概念,其他許多相關問題還有待今後深入系統地進一步研究。 是為序。 熊學亮 2008年6月1日于上海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