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4月

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

作者:辜振豐 Gu Zhenfeng
出版社:花神文坊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24日
ISBN:978957416783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1元

  本書的焦點集中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文化。法國設計師香奈兒是「摩登時代」的代言人,她強調,二十世紀一登場,女性開始進入職場,服裝應該以簡單、舒適、整潔為主。這其實是呼應新時代的來臨,因為歐洲女性開始享受悠哉而自在的時光,如騎自行車、打獵、開車、打高爾夫球、網球、滑雪。一戰之後,「摩登女郎」正式亮相,她們除了熱愛露臂的圓筒裝,也雅好「若男風」:蓄著短髮、穿襯衫、打領帶。
  摩登時代展現創作的大豐收,如喬伊斯、吳爾芙、艾略特等名家的作品。當時,《洛麗塔》作者納博科夫也開始創作,其活力更延伸到一九七零年代。然而,在設計、海報、建築方面也有驚人的成績,如工藝與美術運動、艾菲爾鐵塔、新藝術、裝飾藝術、包浩斯等。
  現代生活風格的亮相,在在展現摩登精神。除了時尚、文學、藝術外,加上種種新發明如海底電纜、照相機、收音機、電影、汽車、飛機、電話,不但改變世界的面貌,同時讓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於時尚與消費,並以香奈兒為主軸,延伸到她全盛時期的歐洲摩登文化。同時,內容更跳脫現代主義書寫的框框,除了介紹吳爾芙、喬伊斯外,也討論毛姆、納博科夫等作家。書中文字深入淺出,並配上精彩的圖片,好讓讀者享受閱讀的樂趣。
作者簡介
辜振豐
  長期研究流行時尚與消費文化,解讀歐洲文化深入淺出,獨樹一格。著有《布爾喬亞》、《時尚考》。

序    2
導言    6
ARTS & CRAFTS 美術與工藝運動    14
ART DECO 裝飾藝術    18
ART NOUVEAU 新藝術    23
BAKER 黑人舞蹈    28
BAUHAUS 包浩斯    31
BENZ 賓士汽車    34
BEST-SELLER 暢銷書    38
CABARET 夜總會    42
CAMERA 照相機    46
COMMUNICATION 通信革命    50
CONSUMPTION 美式消費    54
DANCE 現代舞    57
DANDY 時髦兒    60
EXILE 放逐    64
FASHION PHOTO 時尚寫真    67
FLAPPER 摩登女    70
FLIGHT 飛行革命    74
GRAPHIC ADS 平面廣告    78
HOTEL 大飯店    81
JEWELLERY 寶石    84
KAFFEE 咖啡廳文化    87
LOST GENERATION 失落的一代    90
LOVE STORY 愛情小說    93
MODERN FICTION 現代小說    97
MOVIE 電影    100
NORTHERN EUROPE STYLE 北歐風格    104
NUDE 裸體運動    108
OCEAN LINER 豪華郵輪    111
ORIENT EXPRESS 東方特快車    116
PERFUME 現代香水    120
POSTER 海報    123
PROUST 普魯斯特    127
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    131
RUSSIAN AVANT-GARDE 俄國前衛藝術    134
SPY 間諜    137
WEDGWOOD 威奇伍德    140
時間地圖    144

辜振豐
  記得初中時,祖父每次帶我到高雄, 第一站就是到大新百貨公司,逛完一樓,總會搭著手扶梯上樓。當時,覺得這種設備很先進,但還不知到這是西方文化進展到摩登時代的設備。後來,看了一些書, 得知全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就是法國的「好商佳」。營業時間一到,店內大放光芒,各個樓層的商品應有盡有,而且東西有瑕疵還可以退錢。
  等到逛完了大新之後,就逛到對街的崛江商場。一走進去,就會看到當時人氣暢旺的三箭牌口香糖和日本泡麵。一拿起口香糖總會看到 Made in USA 這三個英文字。於是開始對英文產生莫大的興趣。好玩的是,讀到高一時,有一天問媽媽:「讀好英文,將來可以做什麼?」媽媽回答說:「將來可以到貿易公司上班。」聽了之後,決心要好好讀英文。這一來,高中時期就好像在讀「英文科」,因為三年下來,竟然買了一百多本英文參考書!
  高中畢業後,竟然喜歡上文學作品。當時,大學沒考上,到行政院當兵,一下哨,就到光華商場和重慶南路淘書。退伍後,考上外文系夜間部。一進大學開始猛讀現代小說,尤其是喬伊斯、吳爾芙的意識流作品以及艾略特的詩歌。顯然,這三位作家成就非凡,創意連連。
  但後來到大學教書,看了一些討論歐洲文化的日文書,赫然發現摩登時代一登場,人才輩出,絕非只有文學創作而已。從時尚、繪畫、廣告、設計、舞蹈、發明等領域都有非凡的成就。例如,時尚界就出現了香奈兒,這就是為何到了二十一世紀法國還推出了兩部香奈兒的傳記電影。
  所謂「摩登」就是英文 modern 的音譯,但這個字的意思在西方引起不少的爭論。首先,現代可以從一四九二年談起,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走向沒落,而伊比利半島的基督徒趕走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完成國土恢復運動,接著西班牙的伊莎貝爾女王出資贊助哥倫布,此後便啟動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這意味歐洲人離開自己的母體,向外擴張。這一來,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也開始萌芽。
  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到中南美洲攻城掠地,而後進國如荷蘭、英國、法國也急起直追。
  荷蘭首先成立東印度公司,跟亞洲開始有大規模的貿易往來,至於法國為了跟西班牙一較高下,乃發展時尚產業,幾百年下來,成就可圈可點。而英國的成就也令人刮目相看,在十八世紀末期發動工業革命,影響所及,更延伸到全世界。
  工業革命跟啟蒙也息息相關,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看法,所謂啟蒙就是脫離過去的怪力亂神,朝向理性化。顯然,所謂的摩登也可以從工業革命開始談起。理性其實是和資本主義結合在一起,例如,「現代性」就是強調規劃、管理、效率、計算。
  不過,本書所謂的「摩登」,比較接近中文的意義,因為「摩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摩登女的登場。她們除了熱愛露臂的圓筒裝,也雅好「若男風」:蓄著短髮、穿襯衫、打領帶。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歐洲女性開始享受悠哉而自在的時光。她們騎著自行車到處閒逛,手持獵槍進出森林打獵,偶爾打打高爾夫球、網球,冬天一到, 則上山滑雪,而周末也會到海水浴場、溫泉區泡泡澡。所以,此書主要焦點擺在歐洲的文化,因此內容絕不是只限定在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
  努力了五、六年終於完成《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一書,其間好幾次搭機到國外找資料。記得四年前,計劃到東京找一些圖片和參考資料,行前還寫在筆記本上,想不到隔天到神保町的書店,這些書籍竟然出現在我眼前,看來這真是所謂「心誠則靈」。不過,其間在國內的舊香居和誠品也找到一些寶貴的資料,因此要感謝舊香居的卡密小姐。
  在此書的編輯過程中,群學出版公司劉總編和美編Weipeng Huang提供很多寶貴的意見,在此感謝。平時在部落格經常留言鼓勵的pk2,也要說聲謝謝。至於圖片的製作,國燕和淵博出了不少力,真是Thank a lot。書中的文章大多在報章雜誌刊登過,感謝這些編輯好友的邀稿。很多讀者在部落格留言,問起出版日期,在此更要謝謝她 / 他們的支持。最後,還要感謝OTO小姐為花神文坊設計logo。

歐洲摩登導言一談到「摩登時代」,則不得不要回溯一八五一年的「水晶宮萬國博覽會」。當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盛世,就是透過這場世博會,以展示大英帝國的國威。不過,很多先進國家如德法荷比美等國也參與盛會,因此無疑是工業革命後的成績展示會。自工業革命以來,鋼鐵和玻璃是兩種最先進的材料,而水晶宮會場正好派上用場。尤其是屋頂和四周鑲上一塊塊玻璃,太陽一照射,宮內大放光明。顯然,這種光輝燦爛的氣氛無疑是具體表現當時的啟蒙精神。同時,這種光明在西方人看來,透過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未來的世界將會越來越進步,而幸福的期望也可以實現。水晶宮博覽會所展示的商品固然讓在場觀眾為之驚艷,但會中展示的英國產品卻受到各界人士的嚴厲批評,尤其是大量複製的工業產品早已缺乏藝術品味。如此一來,許多有志之士便提出設計宣言,並且以具體行動加以實踐。當時,貢獻最大的,應推「美術和工藝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里斯。他童年時,母親曾帶他參觀這場盛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長大後,他撰文批判工業化生產,缺乏感性的創造力,並大力主張以手工代替機器,而且呼籲復甦中世紀哥特式的建築傳統。一八七五年「新莫里斯商會」正式成立,並推出頗有中世紀趣味的設計作品,而且莫里斯更發表宣言指出,在公共建物、教堂、住宅裡,壁紙的裝飾和畫作的色彩應重視互相互的搭配,而建物的設計更應該像雕刻作品一樣。顯然,他將設計視為「綜合藝術」,並將社會、生活、藝術三者作一種統合。莫里斯的理念和實踐無疑是針對十九世紀的產業社會。當時,實證主義的精神大行其道,強調事實和計量的可能性。如此一來,人類生活已經失去整體性。他指出,在優質品味下,用心去設計日用品,是有助於改善生活,進而變革社會。他平時懷抱社會主義的理想,希望設計者、生產者、消費者三者之間建立一種有機的關係。他也否定機器生產,大力提倡手工製造,並要求大家要恢復中世紀的行會組織。其實,他想要徹底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實在是不可能的。但莫里斯商會所設計的作品,在英國被視為是美術和工藝運動的具體實踐,其影響的層面是不容忽視的。除了英國國內,更延伸到十九世紀的「新藝術」,難怪心儀「新藝術」二十世紀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對於莫里斯的表現也推崇備至。十九世紀末的「新藝術」大擧擴散後,純藝術和應用美術的界限也逐漸消失。此外,「新藝術」也強調藝術家不但要創作,還要致力於設計珠寶、壁紙、布料、家具以及桌上的擺飾。其實,塞爾特和中世紀的哥特式傳統以及十八世紀的洛可可也給「新藝術」灌輸不少養分。「新藝術」強調曲線和非對稱的美學,並凸顯植物與女性的意象,其背後的認識論就是抗拒直線式的機械化和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換言之,「新藝術」所表現的有機的曲線,令人聯想到植物的成長與動物的運動。接著「裝飾藝術」也開始亮相。一提到「裝飾藝術」(ArtDeco),則要回顧一九二五年在巴黎舉辦的「裝飾暨工業美術博覽會」,參展項目包括流行服飾、纖維布料、家具、建築、玻璃藝術等。此後也確立法國藝術風格的優勢。「裝飾藝術」並非和世紀末的新藝術產生對立關係,而是一種延伸,這種藝術創作強調對稱、直線、非連續性。它不是一種藝術上的運動,而是一種創作和生活風格的趨勢。「裝飾藝術」的特色表現在服裝設計、纖維布料、家具、建築、玻璃藝術、人偶、豪華列車、郵輪等層面。顯然,美術與工藝運動、新藝術、裝飾藝術就是摩登時代所展現的美學革命。一戰結束後,莫里斯的創作理念也影響包浩斯創辦人葛羅皮爾斯。莫里斯強調手工製作,但葛羅皮爾斯卻認為藝術家所設計的工業產品同樣具有美感。該學院訓練學生的宗旨在於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能夠生產兼具藝術和商業的產品。日後,包浩斯推出的產品也開始受到顧客的青睞。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歐洲女性開始享受悠哉而自在的時光。她們騎著自行車到處閒逛,手持獵槍進出森林打獵,偶爾打打高爾夫球、網球,冬天一到,則上山滑雪,而為了養生和生活樂趣,也會到海水浴場、溫泉區泡泡澡。一戰之後,「摩登女郎」正式亮相,她們除了熱愛露臂的圓筒裝,也雅好「若男風」:蓄著短髮、穿襯衫、打領帶。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