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近代日本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
一部近代日本人自我意識史
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好自我定義的民族,而這是一本嘗試客觀整理「日本人看日本人」的專書,時間跨距從明治、大正、昭和、占領時期到現代,長達百年,因此也可說是一部近代日本人自我意識史。
「日本人論」是指關於日本人的文化、社會、國民性特徵的論述,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日本人論,探討日本人論的專書很多,本書可說是涵蓋層面最廣的一部集大成之作,網羅了明治維新到一九九0年代初期近五百多本的論著,沒有其他書籍能提供如此豐富的資訊。
南博是二次大戰之後將美國社會心理學引介到日本的重要學者之一,特別關注從社會歷史、文化生產、意識形態等脈絡,探索文化與人格之間的關係。本書不僅爬梳日本人論述的發展流變,也提供了從多元層面解讀日本近現代史的探索路徑。
在日本自我追尋的漫長百年中,一直透過西方人來對照自己、找尋自己,「日本人論」論戰長期在與西方人對照下不停來回擺盪,彷彿只有西方人比日本人更高級、更上層、更值得模仿,而亞洲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便日本承認中國文化與文明對他們影響深遠。但在本書中可以清楚看到,近世以來的日本多麼渴望擺脫中國的束縛。
反觀台灣對日本的深層依賴,以及認知到從被殖民至今的百年期間,反日、仇日、哈日、媚日等錯綜複雜的歷史情結,如何糾結束縛台灣人自我的意識?因此,本書不僅有助於我們階段性整理日本情結,也是重新認識日本和自我的一次機會,從「知彼知己、知己知彼」的過程中,找到屬於台灣人主體性的方位,這個方位既是多元的也是辯證的。
※本書原書名為《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
各界推薦
本書涵蓋層面最廣,網羅了明治維新到1990年代初期五百多本論著,沒有其他書籍能提供如此豐富的資訊。──上智大學總合人間科學部社會學科教授 吉野耕作
鉅細靡遺地捕捉日本與異文化相遇的軌跡,珍貴的日本人論集大成之作。──《朝日新聞》
挖掘日本文化的深層,是文化史也是社會百態史。──《讀賣新聞》
網羅五百多本的相關作品,爬梳多元論述的流變,本書乃劃時代的劇作。──岩波書店
日本人論研究的必讀書,掌握時代動脈,最具整合性的日本人論。──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 濱口惠俊
作者簡介
南博(1914-2001)
生於東京,1940年京都大學哲學系畢業,1943年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赴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異常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臨床研究。1947年回到日本,先在日本女子大學任職,隨即轉任一橋大學,1978年退休並成為該校名譽教授,之後再轉赴成城大學任教,直到1985年退職為止。
他是引介美國社會心理學到日本的重要學者,除教學之外,並創立許多研究機構與社團組織,如社會心理研究所、日本心理中心、傳統藝術協會,還擔任國際應用心理學會常任理事、日本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國際心理學聯合評議員、日本映像學會會長、日本新聞專門學校校長、全日本氣功協會會長、日本劇團協議會顧問等職。
主要著作有:《近代日本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人的心理與生活》、《日本人的藝術與文化》、《日本人論的系譜》、《日本的自我》、《家族內性愛》、《體系社會心理學》、《行動理論史》、《人間行動學》等,另編著《近代庶民生活誌》。
譯者簡介
邱琡雯
台灣大學政治學學士,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主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譯作《近代日本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台北:立緒出版社,2003;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八重山的台灣人》(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著作《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增訂一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
導讀
日本人論與當代日本的認同╱吉野耕作
探討日本人論的專書很多,這次譯成中文版的《近代日本人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可說是涵蓋層面最廣的一本,網羅了明治維新到一九九○年代初期近五百本的論著。對日本國民性有興趣的人來說,沒有其他書籍能和這本《日本人論》一樣提供如此豐富的資訊了。
南博在一九八○年就出版《日本人論的系譜》,當時,日本人論正開始流行。一九七○、八○年代,已有非常多的日本人論問世,直到現在,仍不斷有人對日本人論這個現象提出質疑。一九八○年代出現的日本人論多是平裝的口袋書,這本《日本人論》卻是極具份量的精裝書,或許象徵日本人論現象的重要性已與日俱增。
南博的《日本人論》主要是把日本人論當成文本(text)來分析。這種分析本身非常重要,為了確切掌握這本書的意涵,有必要先讓讀者明瞭日本人論到底帶給「日本研究」以及「日本人認同」什麼影響,本文想談談當代日本認同過程中日本人論的位置。
廣義而言,「日本人論」是指關於日本人的文化、社會、國民性特徵的一般論述,本書正符合這個定義。從明治到現代,廣義的日本人論以不同形式周期性地出現,狹義的日本人論則指最近流行的、探討日本人特殊性的著作。在此,我無法將主題從明治設定到現代,僅能以一九七○年代到八○年代初盛行的日本人論為焦點來做說明。另外,我也會觸及日本人論所引發的回應和批判,以及這個現象帶給日本社會的影響。
現代的日本人論
正如《日本人論》一書所詳述,日本人論探討的日本特質及其相關論述隨著時代而有所不同。以二次大戰之後來說,一九五○年代的日本人論自我反省的色彩較濃,認為超國家主義與軍國主義是造成日本社會封建的主因,但相反地,一九七○年代到八○年代初流行的日本人論,透過和西方的對比突顯日本的特徵,並對日本特質重新評價。就像本書所說的,此時的日本人論因不同背景的知識份子及文化菁英的參與,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我們可以把日本人論中最常提到的日本社會及日本國民性之特質,濃縮在下面五個命題或前提裡:
第一、不同於西方的個人主義社會,日本是一個講求集團主義的社會,並從集團主義衍生出社會結構及社會心理的特質,「縱向社會」、「依依愛戀」正是掌握這些特質的關鍵概念。第二、不同於歐美人重視語言和邏輯的溝通方式,日本人講究表面服從或以心傳心,這是一種非語言及超越邏輯的溝通。第三、在社會同質性和單一性的命題(或前提)方面,許多日本人論都強調西方、特別是美國乃多民族和多人種的社會,日本卻是單一民族的社會。第四、日本人論強調文化乃特定民族所擁有,也就是主張日本文化(思考及行動模式)只有與生俱來的日本人才能理解。第五、不同於西方以狩獵和遊牧生產方式為主,許多論述強調日本具有集團主義、非語言、超越邏輯等社會文化特徵,這些都是歷來的風土及生產方式(稻作)所形成的。
日本人論批判
一九八○年代初,有些學者憂心日本人論的影響過大而開始進行批判,日本人論批判本身也成為日本輿論界和海外日本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譬如,杉本良夫和馬歐耳(RossE.Mouer)合著《日本人是「日本的」嗎》就是日本人論批判的先驅之作。別府春海是最早進行日本人論批判的代表人物,他在《做為意識型態的日本文化論》以及許多論文裡,曾多方面地探討過日本人論。另外,戴勒(PeterDale)透過歷史文獻廣泛批判日本人論,他的作品《日本特質的神話》也不能忽略。
批判日本人論的層面很廣,我整理了其中幾個主要的觀點。第一、日本人論大多是從作者個人經驗或日常鮮為人知的事情中,收集自認為適合的實例恣意建構出來的「理論」,因此,就方法論來說,沒有任何學術價值。之所以會去收集自認為適合的實例,是作者被某種意識型態利用所致。第二、日本人論是一種符合支配階層利益的保守意識型態。正如這些批判所說的,日本人論經常強調企業的集團主義以及支撐集團主義的村落文化和稻作文化,換言之,日本人論不太重視階級間的關係,而是看重企業內的關係以及集團間的和諧。日本人論強調的這些理念成為經營支配者的意識型態,也成為日本人論批判的主要撻伐對象。第三、日本人論在解釋戰後日本經濟成長的原因時,大多歸功於集團和諧及情緒性溝通等文化特質,這種主張助長了日本人的文化優越感。第四、日本人論常過於強調日本文化及社會的均質性,而忽略了多樣性。
從這些批判出發,一九九○年代之後的日本人論開始強調日本內部的多樣性,以及日本和其他社會之間的共通性,網野義彥《日本人的視座》和小熊英二《單一民族的神話》這兩本書最具代表性。現今,日本研究的學者都在解構「單一民族論」的神話,這已是研究者的共識與規範。
日本人論的再生產與消費
我們要追問的是:到底是哪些人在閱讀日本人論呢?日本人論的批判者並沒有指出這個盲點,換言之,是什麼樣的社會集團、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會去積極回應或「消費」日本人論?身為社會學者的我有興趣的是日本人論的消費(接受)過程。此外,像日本人論這樣的文本容易被當成日本獨特的產物,然而,我族特殊性是一個超越時空且可普遍觀察的現象,對於這種特殊性抱持知性關懷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在《文化國族主義的社會學:現代日本的認同去向》一書中,把日本人論現象視為各種我族特殊論的形態之一,試圖從文化國族主義這個更寬廣的視野重新定義日本人論。
透過一九八○年代末期所做的實證調查發現,多數會積極回應日本人論的讀者,不是一般所說基於觀念論上的關懷,換言之,他們並不是因西化引發認同危機想拯救日本而去「消費」日本人論,或是因鼓吹日本經濟成長乃拜日本文化獨特之賜、擔憂助長文化優越感而去閱讀日本人論。相反地,他們是從實際的層面,也就是為了解決自身環境中的具體問題才去接受日本人論。有太多具體實例,在此無法逐一介紹,我只能舉出代表性的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對經營、勞雇關係有興趣的商業人士會對日本人論產生興趣,他們把日本社會的特徵放在日本式的經營或組織理論的脈絡中。第二、對異文化溝通有興趣的人也會對日本人論抱持親近感,他們不單想學習英語會話,也想了解日本社會和其他社會(歐美社會)之間的文化差異,並渴望透過這種學習達到真正的國際交流,所以,他們積極回應日本人論之中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方式,並將日本人論的文本放到異文化溝通的世界。
一九七○年代到八○年代初是日本人論的全盛時期,大多出於知識份子或文化菁英的創作,之後,日本人論開始飽受批評。然而,批評的出現並不意味重要性減弱,相反地,日本人論的文本以各種形式擴大再生產,並在各個階層中蔓延開來。以外語教育產業的再生產為例,為了因應個人在全球化社會的工作,除了流暢的外語能力外,具備異文化的相關知識也開始受到重視。有關日本社會或國民性(民族性)的論述,在標榜改善異文化溝通障礙的英語會話產業中被再生產。不限於英語會話,學習外語時經常會將母語和外語象徵的「文化」拿來對比,外語老師正是文化差異相關論述的再生產者與傳播者。當然,教外國人日語的教室中,也可看到語言教材加進了比較文化論的內容,日語老師不僅把課堂當成日語教室,也提供日本文化論的相關訊息,特別在許多高級班的日語教室中,老師會以日本人論的著作為教材。傳統的日本人論提供了刻板印象化的日本人資訊,現在,這些傳統著作又被當成外語教材來用,並且毫無批判地被持續消費下去。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預見,日本人論的形式雖有改變,但仍不斷被再生產。就這個意義來說,「日本人論」這個題目的重要性不減反增,日本特質的強調就算有所改變,也會在不同場合中被不斷生產,特別是全球化的現代社會,有關文化差異的論述只會越來越活絡。
如前所述,日本人論並不是日本國民性的客觀研究,而是因應不同時期社會、文化、經濟狀況以及國際情勢下的產物,這點是讀者在閱讀時必須特別注意的。從這個立場出發,南博的《日本人論》不僅幫助我們掌握日本國民性相關論述的發展流變,也提供了多元層面咀嚼日本近代史的最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