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型基金,人見人愛的基金配息從哪來? | 月配息基金缺點

台灣投資人特別偏愛月配息基金,像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等,美元計價幣別的年化配息率大約都在8%以上,在2008年 ...配息型基金,人見人愛的基金配息從哪來?作者股感知識庫收藏文章很開心您喜歡股感知識庫的文章,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股感知識庫字體放大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複製文章連結已複製文章連結基金學習配息型基金,人見人愛的基金配息從哪來?2019年10月7日作者股感知識庫文章來源股感知識庫共同基金依收益分配的方式,分為「累積型」和「配息型」。

「累積型」是把基金投資的收益,再投入基金資產中,參與未來市場表現;「配息型」則會按期將投資收益發還給投資人。

其中,配息發放的頻率,大致分為:月配息、季配息、半年配息、年配息等4種,可配合不同的現金流需求做選擇。

台灣投資人特別偏愛月配息基金,像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等,美元計價幣別的年化配息率大約都在8%以上,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的低利環境下,看起來是相當吸引人的,因此這些基金的國人持有比重也相當高。

究竟這類配息基金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讓台灣人趨之若鶩?基金配息落袋的同時,配息是從哪裡來?配息率愈高代表績效愈厲害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基金配息率愈高,代表報酬率愈好嗎?投資在有配息基金,我的獲利是不是會比沒有配息的基金高?其實不會的,這是常見的迷思!基金配息與否和報酬率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與股票發放現金股利一樣,基金配息是將部分資產從基金中剝離出來,發還給投資人,因此配息時會將每單位的配息金額,直接從淨值中扣除,所以配息與否,影響的主要是投資人的現金流,而不是報酬率。

就像你買了一塊蛋糕,切出一片出來放在盤中,你擁有的仍是一整塊蛋糕,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

舉例來說,若一檔每季配息的基金淨值為150元,配息時,每單位配發3元回到投資人的帳戶中,此時配息金額應從基金淨值中扣除,變為147元(=150–3),而投資人的銀行帳戶則會獲得3元現金,資產總和是不變的,都是150元。

而提到配息基金,投資人往往最關心的「配息率」,指的就是配息當下,從基金資產中撥回了多少比例給我們的概念。

因此,配息率的計算方式如下:配息率=(每單位配息金額÷除息日前一日淨值)×100%以稍早提到的例子來看,淨值150元的基金,若當季的配息為3元,配息率便是2%(=3÷150)。

然而,這代表的是「每一期」的配息率;亦即,若是季配息基金,就是「當季」的資產配發比例;月配息基金,則是「當月」的資產配發比例。

這樣一來,若想比較不同「配息頻率」基金之間配息率的高低,似乎就不太容易了,例如:季配息率2%與月配息率1%的基金,究竟誰的配息率較高呢?因此,為解決這樣的困擾,我們習慣透過「年化配息率」來觀察基金的配息率,也就是將「每一期的配息率」轉換成相當於「每一年的配息率」,讓投資人容易在同一個基準比較。

而年化配息率的計算方式如下:年化配息率=配息率×每年配息次數           =(每單位配息金額÷除息日前一日淨值)×100%×每年配息次數以剛剛的例子來說,由於季配息基金每年會配息4次,因此季配息率2%便相當於年化配息率8%(=2%×4次);月配息基金每年配息12次,故月配息率1%等同年化配息率12%(=1%×12次)。

由此可知,藉由比較年化配息率,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在收益分配的比例上,是月配息率1%的基金,高於季配息率2%的基金。

經過前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瞭解到,基金的「配息率」並不代表「報酬率」。

「報酬率」是基金資產的變化幅度;而「配息率」則只是基金資產發回給投資人的比例。

由此可知,累積型與配息型基金的差異只在於,配息級別是讓基金的收益跑回到投資人口袋內,累積級別則將投資報酬繼續留在基金資產中,參與未來市場的上漲或下跌。

基金配息這裡來:資本利得、利息收益、匯差現在我們知道,配息率並不等同於報酬率,既然配息率代表的是將基金資產發回給我們的比例,那基金總得要先賺到錢,讓資產規模因獲利而成長後,再將利潤發還給我,才有意義吧?否則不就只是單純把錢退還給我而已嗎?沒錯,所以我們得先來了解,共同基金能從哪些管道賺到錢,才能理解基金經理人是如何擠出這些配息給我們的。

基金的報酬來源主要有3個面向:「資本利得」、「利息收益」、「匯兌收益」。

「資本利得」是基金經理人將投資標的買低賣高所獲得的價差利潤;「利息收益」來自於債券所發放的利息、股票現金股利或股票股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