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Shih —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設計&日常生活 ... | 設計&日常生活

TheDesignofEverydayThings(設計&日常生活)-讀書心得 一本好書總是教會人很多事,尤其是經典的書,這本書1998年出版,到今天書的內容還是沒過時,以後也不會過時,因為書裡講的是人、認知心理學,大眾心理學,依人類進化的速度,以及人類在歷史上不斷重蹈覆轍的特質,這本書不會過時,因為這是一本講人性心理的書。

 一本書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收穫,雖然這本書談認知心理學與設計,好像是寫給設計師與或喜歡心理學的人看的,其實不然,書理面談到的原理運用範圍很廣,不只可以運用在設計,心理學,在管理領域,資訊領域,等等各個領域都可以通用,只要是必須接觸人的工作,或是開發產品或服務給人使用的工作,都可以從這本書裡面獲益良多,這就是非常本質並且該學習的知識。

 我認為想提升自己品味的人也可以來看這本書,因為書裡面教大家分辨設計的好壞,即便不是靠研發日常生活用品維生,也可以透過這本書提高自己的品味與鑑賞能力,就算買了很昂貴的產品也要知道到底是貴在哪裡。

我想沒有人喜歡被問到,這麼貴的產品好處在哪裡的時候,唯一能回答的答案是,因為它是XX品牌所以它很好。

看完這本書,簡簡單單提升自己對設計的品味與鑑賞能力,何樂不為,初階入門的知識就是簡單學應用廣。

 接下來節錄我看這本書的重點與心得。

 第一章重點:設計者與使用者的心智模式 首先第一章給了一張圖,講述設計者與使用者的心智模式,這張圖可以很容易讓我們了解設計的環節。

設計者有屬於他對產品的設計概念,設計者依照設計概念將他的想法實做在產品上,當使用者看到產品的時候,會依照產品外觀所透露的資訊,還有使用者過去使用類似產品的經驗,創造自己使用此產品的概念模式,這就好像設計者是一個畫家,透過他的畫作來與觀賞者溝通一樣,但設計產品不像是在作畫,不可以讓觀者自由心證,當使用者創造出來的使用模式與設計者的設計模式有落差時,設計不良的狀況便產生了,通常一個設計不良的產品會伴隨著一本厚厚的,讓人搞不懂如何使用的使用手冊。

 第二章重點:打破迷思與縮小執行與評鑑的鴻溝 了解第一章設計者與使用者心智模式圖之後,第二章接著打破我們對日常生活產品的一項謬思,當自己對某項產品操作失敗,感到挫折的時候,人們都會先怪罪自己,而不是怪產品的設計不良,我們應該要先想想是不是產品設計不良造成的,事實上大部份的失誤與挫折是設計不良造成的,作者認為我們不該怪自己,該把這些設計不良的產品挑出來,拒絕購買,迫使生產產品的廠商製造更好的產品,讓世界會更美好。

 幫讀者打破觀念之後,接下來告訴我們人類的行動模式。

設定目標>形成意願>序列行動>執行行動>將行動執行在外界>觀察外界狀況>詮釋外界狀況>評鑑評鑑結果>是否達成目標。

心得文就不多加解釋每個步驟了了 了解行為模式之後,接著作者告訴我們做設計的時候要注意人類行為模式裡的兩個部分,執行與評鑑,一個好的設計必須縮小執行與評鑑的鴻溝。

執行的鴻溝意思是產品的功能是否能讓人直接做到想做的事,不需太多努力,不需複雜操作。

評鑑的鴻溝意思是一個人要花多少努力去了解操作產品,還有產品所回饋出來的狀態,若產品的操作與回饋容易讓使用者了解,那麼這產品的執行鴻溝便很小。

 第三章重點:了解人類存取知識的方式,存取腦中的知識與外界的知識 人類習慣用過去類似的經驗來套用新遇到的類似事物,使用日常生活用品便是如此,所以當一個產品不符合使用者過往經驗,或是自然配對的時候,便容易操作錯誤,這個操作錯誤便是設計不良。

 一個好的設計產品應該透過自然配對,利用使用者腦中既有的知識去設計,讓人使用產品的時候,腦中記憶的負擔不大,不需要操作一個產品卻要記住好幾個步驟,並且產品使用的知識包含在產品設計裡面,讓使用者一眼就可以看出產品的操作方法與操作回饋。

 第四章重點:設計產品的侷限與暗示,讓使用者看到產品就知道要怎麼操作,做什麼。

 為了要讓設計者的設計概念與使用者的使用概念一致,設計者必須在設計的過程中替產品加上一些操作侷限或是暗示,讓使用者能夠很簡單的了解產品的操作方式。

書中列舉了很多可以運用的侷限,物理侷限,文化侷限,邏輯侷限,意義侷限等等 第五章重點:了解人為失誤,設計強迫性機能避免失誤 第五章告訴我們人類失誤的種類,有習慣、錯認、環境、聯想、忘記、模式造成的失誤,為了避免人為失誤,有時候我們必須在產品設計上加上強迫性機能,必須先做了A動作才能執行B動作,避免A動作沒做的失誤。

第五章最重要的一段話,一個組織窄的話,深就沒關係,一個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