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淨值是什麼?股票每股淨值其實不能代表公司真實價值 | 淨值

理論上, 淨值是把公司負債還清後的剩餘價值, 例如公司把負債還清後剩下1000萬,它應該可以把 ...Mr.Market市場先生最後更新:2021-06-10「大盤在高檔,買便宜的股票,風險會不會比較低?」上週和朋友聊天,他想要開始定期將資金放一部分進股票,但大盤9800多點,他覺得買相對低檔的股票,風險比較低。

「問題是,你要怎麼定義便宜?」我問「股價跌破淨值,股價淨值比(PB)在1以下,風險應該比較低吧?當然,我會挑體質好的。

」「你不挑有成長機會的股票嗎?」他想了一下,「如果夠便宜的話…,不過,買在淨值以下,要虧很難吧?不然PB1.2倍…」對便宜很執著,是基本面投資者的優點。

但淨值這部分,很多人好像都有些誤解。

每股淨值是什麼?淨值如何計算?一間公司的總資產,還掉負債以後,剩下的部分就是股東權益,因此每股淨值的計算方式為:每股淨值=(總資產-總負債)/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總數理論上,淨值就是投資人擁有的價值所以就有了一種說法:當股價低於淨值時,”通常”代表股價被低估。

換句話說,股價淨值比(Price-BookRatio簡稱PBR或PB) 低於1時,通常被認為買得很便宜。

例如,淨值是100元,如果你用低於100元的價格買到,就認為是買便宜。

這種淨值、股價淨值比的用法其實有很多的問題:1.通常只有本益比不能用時,才會用股價淨值比本益比:用公司獲利能力評估價值本益比是一種簡單的方法,用來預估的未來獲利,評估現在股價買進是否划算。

而未來獲利我們不知道,所以通常假設與過去獲利成正比關係,當作未來獲利。

當公司獲利不穩定,本益比就無法使用但萬一過去近期每股盈餘(EPS),曾經出現虧損或是極不穩定,就很難評估未來到底是賺是賠,本益比看起來就沒用了。

股價淨值比:用公司清算價值作保守估價它適用所有股票,這讓股價淨值比在運算上很方便,同時也暗示著,如果一間公司沒有獲利能力,那它的價值就等於淨值,這點聽起來也合理。

為什麼要為獲利不穩定的公司估價呢?遇到獲利不穩定的公司,直接排除不買不就好了?為什麼會想給它估價呢?在過去,巴菲特的老師葛拉罕這一派價值投資者認為,如果能算出公司內在價值,而且買得夠便宜,就仍有獲利空間。

例如:有一間獲利能力很不穩的公司,如果能很有把握的算出它內含價值(或稱為真實價值)是10元,而你又能只用3元就買到,這筆投資就很有價值。

這個理論並沒有錯,唯一的差別是,葛拉罕並不會把淨值當成公司的內含價值!他認為,如果要最保守的估計公司價值,應該是評估公司的“清算價值”。

而淨值,不能當作清算價值,就算要用,也要打個很大的折扣,而且每間公司的折扣都不同。

下次有人跟你說淨值等於清算價值,請他回去看葛拉罕的著作《證券分析》。

2.淨值,不能當作清算價值理論上,淨值是把公司負債還清後的剩餘價值,例如公司把負債還清後剩下1000萬,它應該可以把這筆錢平分給所有股東,所以淨值應該要等於清算價值…否則它還能幹嘛呢。

資產的會計價值不等於清算價值問題在於,負債大多是真實的數字,(跟銀行借100萬就是100萬,通常只會多不會少)但資產價值大多與現實有一段落差,(廠房、機具、存貨值多少錢?通常會打更多折扣)通常資產價值是被高估的(但有時也有低估的狀況,比方土地價值低估等等)資產減負債,得到的結果,跟清算價值完全沒關係,只是一個會計上的數字。

估計清算價值,通常是用流動資產包括現金、有價證券等等,當然,這些流動資產的比例越高,公司的淨值的參考價值越高。

要注意的是,存貨和應收帳款不見得能完全換成現金,通常會折損一些不小的比例。

而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折損的比例更大,因為有些生財器具,離開公司後就不見得有生產力。

(例如:鐵路、鐵軌)大多數公司,很少真正走到清算這一步如果估出清算價值,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優先償債權的債權或優先股,而公司又馬上被清算,這樣可以說是完美的套利!但現實大多不是這樣。

大多數公司不會真正清算,通常在那之前會被收購,或是債務協商。

而走到清算這步也曠日廢時,甚至需要好幾年,中間損失的機會成本也要考慮在內。

也有些情況公司是惡意倒閉,內部早就被掏空,沒任何價值。

估出來的清算價值,就不見得有意義,只能被當成一個保守的參考數字。

3.如果淨值沒太大意義,股價淨值比還有意義嗎?股價跌破淨值,不代表物超所值坊間有種說法是,股價淨值比低於1(代表股價跌破淨值),象徵股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