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台灣人壽吉順利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推薦回答

作者:林呈蓉

借鏡歷史,擔起國家社會的責任與動盪!     一探日本近代重要知識人以國家社會為己任的精神   ‧福澤諭吉  |慶應義塾大學創辦人   ‧新渡戶稻造|臺灣砂糖之父   ‧內村鑑三  |基督教無教會主義倡導者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作者     十九世紀末,日本面對船堅炮利的西方國家來襲,解除長達兩百多年的鎖國,面對大量湧入的嶄新西方事物,讓日本人大開眼界,也體會到自己的落...

作者:尚-紐曼.杜康吉

法文直譯馬克思思想著作 台灣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19世紀的馬克思思想, 直到今日依然適用!?   馬克思主張黨國體制、中央集權? 馬克思發明了階級鬥爭? 馬克思的學說要與「馬列主義」劃上等號? 本書帶你破除偏見、還原馬克思的思想脈絡、重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精心籌劃一場馬克思與當代社會的對話!   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社會,馬克思發覺資本主義永無止盡的剝削,   欲帶領...

作者:葉盛吉

  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現存葉盛吉日記自昭和13年(1938)至民國39年(1950),日記內容包含就讀臺南一中時代、二高時期、東大醫學院時期、臺大醫學院時期,以及就業後至被逮捕前的讀書、生活及心情紀錄。

作者:葉盛吉

  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現存葉盛吉日記自昭和13年(1938)至民國39年(1950),日記內容包含就讀臺南一中時代、二高時期、東大醫學院時期、臺大醫學院時期,以及就業後至被逮捕前的讀書、生活及心情紀錄。

作者:葉盛吉

  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現存葉盛吉日記自昭和13年(1938)至民國39年(1950),日記內容包含就讀臺南一中時代、二高時期、東大醫學院時期、臺大醫學院時期,以及就業後至被逮捕前的讀書、生活及心情紀錄。

作者:黃寬重

漫漫歷史長河裡,平凡小人物能如何因應大時代的風雲開闔?   在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激越的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中下階層官員孫應時(1154-1206)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追隨者,日後又因道學領袖捲入朝廷政治鬥爭而遭受波及,身陷慶元黨禁陰霾。本書藉由譜寫孫應時的生命故事,描繪南宋中期道學追隨者如何利用自身宦歷政務經驗與人際關係等社會資本,因應政治變局。旨在探討人際資本在宋代中低階層...

作者:魏嘉弘

  ‧本著作榮獲國史館105年度「國史研究獎勵出版」   「霍亂」病,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諸病源候論》等中國古代醫學典籍有過具體描述,未提及死亡案例。一八三○年代以降,霍亂弧菌從印度挾帶恐怖的致死率蔓延全球,各地聞風色變,日本稱為「虎狼痢」。   本書以「亞洲型霍亂」論述其造成過的七次世界性大流行。清領時期,在臺灣流行的情況如何?是否與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的結束有關?甲午戰...

作者:楊自平

  鑑於學術史論及清中葉《易》學為了強調時代特色,皆以漢《易》派為代表,本書採取不同研究視角,強調彰顯《易》學發展的多元性,故針對清初及清中葉的《易》學,分別就圖書《易》學、漢《易》派、宋《易》派,及歸本《易》經傳、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進行類型學研究,探討黃宗羲、李塨、惠士奇、張惠言、王又樸、汪紱、程廷祚、晏斯盛、莊存與、焦循等十家《易》學,以呈現清初及清中葉《易》學的豐富面貌。清代...

作者:楊振興

台灣光復初期,想裝電話要抽籤,而且電話比黃金還要貴? 台灣人愛講電話,電信局不得不限時三分鐘? 破壞公用電話,得以軍法論處!   「一部全方位的台灣電信文史」    從話筒裡的故事,見證台灣百年發展!   每一個電信故事,都紀錄著台灣的發展軌跡,帶領台灣邁向現代,走向世界。   作者楊振興為中華電信資深顧問、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顧問,有近一甲子電信資歷。本書保存台灣電信文化資產,...

作者:鄭吉雄

「浙東學術」在中國思想史中,究竟占有何種位置?   本書收錄作者多年來在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的研究成果,討論了陳亮、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的文史之學,將他們的政論、史論、文獻學和史志之學綰合一起,試圖為南宋以降至清代中葉浙東地區學者學術思想勾勒出一條有意義的線索。浙東學術精神在於「史」,作者運用史學史的方法,也著重學術人的生平、治史方法等前後相承的發展,以傳統文獻學為基礎,同時強調歷...

作者:高良倉吉赤嶺守豐見山和行

  本書為臺大圖書館根據與琉球相關的史料所編製的全文翻刻暨現代日文語譯及解題的刊行本。   臺大圖書館典藏一批臺北帝大時期透過抄寫所蒐集之沖繩(琉球)史料。沖繩因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受轟炸,史料文物毀失殆盡,使當時抄寫之該批典藏益形貴重。該批史料包含『冠船日記』、『親見世日記』、『異國日記』、『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冠船之時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總帳全』等,俱實記載了1719-1866年(清朝康...

作者:周鳳五鄭吉雄葉國良等

先秦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期,更為後世思潮創發的活水源頭 本書對於此一時代思想內容的相互激盪與融合,有深入的探析與解說   戰國乃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王官失守,道術為天下裂,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王官學」逐步散為「百家言」的大時代裡,學術有了重大發展:儒家經典漸次形成,對於經典的解釋與講授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和學派;諸子典籍逐漸寫定,多元並陳的學術思想與處士橫議的遊說之風相互輝映,形...

作者:鄭吉雄

  歷史、人物與思潮都離不開「人」,都是人文學的核心範疇。人文學的永恆之美,有待於每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賦予新詮釋和新價值。作者鄭吉雄教授研究東亞經典詮釋、中國思想史、《周易》經傳哲學等有年,這部書,是他特別將已發表於學術期刊的人物傳記、史志之學、書評等範圍略及近現代中國及日本、韓國的人物與學術思潮的論文十餘篇,結集問世,爰為韶華逆旅之誌。各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近三百年歷史、人物與思潮研究的若干...

作者:鄭吉雄 等著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有趣的課題之一。秦漢以降,兩派學者或固守壁壘,或力主融通。在論辯的過程中,歷代學者不斷在整理與回顧之中找尋新方向,逐漸形成兩派各不相同的譜系與理念。兩派學者批判對方、迴護自身的言論,往往隱伏自身論述的調整與新詮,並汲取對方的優點,以奪回哲理的解釋權。「衝突」與「對話」往往是並存的,從某一層次來講,它們是一體的兩面:衝突在對話中默默發生,對話...

作者:蔡石山

  《滄桑十年: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1924-1934》是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海洋文化吸取、轉承與發展系列叢書」的成果展現。   全書分兩輯:   輯一是歷史敘述。包括一至五章。分析1924到1934年間,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的淵源與背景,以及臺灣農民運動由盛而衰的原因。   輯二是資料編譯。二十年代與三十年代臺灣農民運動所有目前能找到的中、日文檔案資料,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