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公保傷病給付?推薦回答

作者:井上直也村山公保竹下隆史荒井透苅田幸雄

日本銷售逾30萬冊,TCP/IP經典入門書   在TCP/IP出現之前,網路的目的是連接電腦,進行資料交換,以讓有限設備之間彼此通訊的電腦網路為主,進行開發。不僅可連線的設備有限,用法也有限制,與現在的網路相比,並不方便。在這種背景下,為了能更自由、輕易連接大量設備,才開發出TCP/IP。如今,除了電腦之外,車子、相機、家電產品等也可以使用TCP/IP連線。電腦系統的虛擬化、雲端等結構也都...

作者:李鍾祥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主要著重於全民健康保險制度面與給付面的現況分析,以及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已屆二年之爭議問題,以第三者之立場加以探討,並提出建言

作者: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本研究針對我國職業傷病相關制度的困境,在回顧國外部分國家的制度與邀請各方代表討論後,嘗試凝聚各界共識、做為相關法規的修訂與執行細節的改進建議,以供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卓參。   透過本計畫的執行,逐步發展之改進方向共識如下:(1)在預防職業災害與職業病的部分,由於許多職業傷病未被診斷出來,加上通報未落實(且目前僅重大職災才強制通報),導致我國職業傷病之數據無法反映實際現況、進而將事故原因之分...

作者: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法制及行政救濟組

  行政執行相關法規或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執行相關法規。

作者:楊啟賢

  統計分析外籍勞工職業災害給付概況,另對2095位外勞有效收集2045人心電圖檢查及1947份問卷,發現心電圖異常約2%與外國差異不大,或可認為同SUDS疾病,且異常者與經常飲有關,多屬30歲以上。

作者:

  工作有關的肌肉骨骼傷病(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是指因工作中重覆性高的動作、不當的施力或是長時間不當的姿勢,長久下來所造成的肌肉、神經、肌腱、韌帶、關節、軟骨和椎間盤的傷害或疾病,也是國內外最常見的職業疾病及嚴重的職業安全衛生問題。我國每三年進行之勞動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發現,受僱者自覺肌肉骨骼痠痛比例逐年增高,勞工保...

作者: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安全與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一旦發生職災事故不僅造成勞工傷亡,連帶影響其家庭的生計與財產損失,對社會與經濟亦造成顯著的影響,除影響整體經濟發展外亦嚴重衝擊民眾對政府保護勞工的信賴感。民國76至82年間台灣全產業職業災害千人率由5.91降至3.27,降幅達45%,民國89年至97年災害千人率則由4.97降至4.61,雖然職業災害率近年來都逐年下降,但此災害率均較美、日等工業化國家高出甚...

作者:沈政雄

  本書第一、二章回顧整理給付行政作用於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定位,藉此獲得考察角度,選定個別社會保障制度之給付型態及規律構造為題材,分析給付主體(行政)與受給者(私人)間,不限於行政處分意義之「給付決定」與「私人權利」之關係,並嘗試類型化,同時考慮供給主體多元化所形成給付關係之狀況,指出行政法理論對應之侷限及待解決問題。分析順序,自第三章以下,先從我國法社會保障給付作用之法律構造(實定法、裁...

作者:王子娟、徐雅媛

  在臺灣地區約有40-60%勞工因為職業肌肉骨骼傷病而受到影響,尤其是頸部、肩膀、下背和上肢傷害,危險因子包括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不正確或不自然姿勢、重複性和費力的動作、振動或扭轉、不正確的彎腰和拿物技巧等。這些傷病的產生會造成工作能力下降或失能,甚至需要請假休息,增加雇主的醫療負擔。在早期篩檢早期介入的觀念下,若由物理治療師在職場以專業知識進行肌肉骨骼傷病和工作危險因子篩檢與評估,並及時...

作者:潘儀聰、陳協慶

  上肢因工作而罹患肌肉骨骼傷害的情形,普遍存在於各行業中,其中不當的姿勢、過大的施力與高重複性是造成工作上累積性傷害(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 CTDs)的主要原因。為防範此類傷害所提出之作業規範,正逐步朝向整合暴露時程、機械性暴露程度、與重複性等因子效應的方向發展,因此長時間收集現場作業資訊並對作業負荷加以量化的研究,將有助於重複累積性傷害之防治工作。  ...

作者:王子娟、李淑貞

  本研究之主旨在於持續探討肢障勞工身心健康狀況及老化指標,並探討肢障勞工傷病狀況,及收集肢障者其平均餘命、勞動參與率、勞動成本等文獻資料。具體研究目的分述於下:   (1)檢測各年齡層與各行業之肢障勞工之身心健康狀態,探討身心健康狀態與老化之相關。   (2)檢測各年齡層與各行業之肢障勞工之體能,分析影響體能之因子及體能與老化現象之相關。   (3)以勞保資料庫分析探討肢障勞工的職業傷害、...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