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鐵道美學:臺鐵美學復興運動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解構鐵道美學:臺鐵美學復興運動

作者:曹憶雯張雅琳陳佑瑄駱亭伶郭孟君游姿穎王心喬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6日
ISBN:9789865250249
語言:繁體中文

  ・打贏這場美學復興戰役的5個關鍵句
  「在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把罵最兇的全找來」、「專業就交給專業來做!」、「當美感內化,臺鐵人將為百年老店感到驕傲。」、「如果臺鐵可以反轉,公部門的美學不再有藉口。」每一句都深深打動、激勵1萬7千名臺鐵員工的心。

  ・美學改革從2種理論出發
  善用「小花理論」,記取「破窗效應」,從心出發,落實減法設計美學,讓被罵慘的「臺鐵美學」、「中華民國式美學」走入歷史;將臺鐵美學復興運動,翻轉成為臺鐵蛻變與新生的開始。

  ・首創臺灣公部門第1個美學小組
  2019年,臺鐵首波環島之星觀光列車改造後引起各界負評,一場改造計劃,卻變成一場災難。臺鐵局局長張政源立刻決定成立「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以召集人角色,啟動臺鐵的美學復興運動,讓專業建議、美學元素在設計、建設計畫初期就導入,引領臺鐵員工建立自信,燃起社會大眾對臺鐵美學復興的火花與期待。

  ・搶先曝光3款列車設計理念
  介紹臺鐵環島觀光列車「鳴日號」的改造過程,回顧列車完成後在北車大廳舉行的「鳴日—臺鐵美學復興FUTURE RENAISSANCE」活動,所帶來的正面評價和迴響;同時搶先曝光新購列車: 520輛「EMU 900空調通勤電聯車」與600輛「EMU 3000城際電聯車」的傑出設計概念,三款列車三種氛圍,成為臺灣鐵道上最美的移動風景,展現臺鐵百年商號的移動新美學。

  ・瞄準美學復興2.0計畫射出3支箭
  第一箭「臺鐵美學復興2.0」,短期目標包括車站減法美學、藍皮列車再生、制服設計、台鐵便當店及禮賓候車室規劃;中長期目標鎖定集集、內灣、平溪等觀光支線改造,並新購60輛觀光列車。第二箭「資產開發」同樣要導入美學,打造具美感的建築。第三箭「鐵道觀光旅遊」,短期要開發代表臺鐵美學形象的明星列車,創造品牌話題;中長期目標要打造「鑽石級寢台列車」、提供米其林等級餐車服務。此外,為迎接2022「鐵道觀光旅遊年」,臺鐵也擬定五大鐵道旅遊策略:觀光場站美學升級、觀光路線升級改造、觀光車輛升級計畫、禮賓場域服務升級和區域鐵道旅遊中心,目標要讓鐵道之旅成為國際觀光新賣點。

作者簡介

曹憶雯

  先後任職於時尚雜誌主編、旅遊雜誌總編輯,長期供稿給各大平面與網路媒體、企業刊物,連續多年擔任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藝術亮點計畫》作者、縣市政府刊物顧問委員、親子教育媒體專欄作家。出版《環遊世界這樣玩》、《我住加拿大城堡飯店》等十多本著作。

張雅琳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壹週刊》美食旅遊組文字記者、《自由時報》生活週報美食旅遊組副召集人,媒體經歷十餘年,現為自由接案文字工作者。合著著作包含《山林製造》、《鐵馬款款行》等書。

陳佑瑄

  曾任三立電視《華流》、《愛玩客》雜誌副總編輯、《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消費線記者、旅遊雜誌主編,現為WAZAIII網站平台專欄作者,作品散見報紙、雜誌及網路新媒體,參與各縣市政府與企業刊物企劃採訪。著有《自遊巴黎》、《自遊倫敦》、《自遊澳洲》等書。

駱亭伶

  輔大中文系畢業,曾任《小日子》雜誌副總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喜歡閱讀與旅行,著有《製造有機的幸福生活》,合著有《認真》《好物相對論》《台積電的綠色行動》等書。

郭孟君

  曾擔任文化出版社策略顧問、報社藝文版記者與旅遊版主編、網路媒體主編,從事藝術文化、旅遊生活等領域之企劃、採訪、編輯多年,後轉任非營利組織基金會負責策畫執行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現任國際公關公司提供公共關係與危機議題管理諮詢。

游姿穎

  從事媒體工作十年,先後任職生活旅行類雜誌以及新聞周刊,擔任編輯與採訪記者,曾經參與客委會、工研院、縣市政府等公部門的委託書籍及刊物主編企劃製作。
 


序—— 翻轉公部門美學的最佳示範 林佳龍

序——美學復興,改變臺鐵的起點 張政源

楔子 ——一場改造計劃,沒想到變成一場災難。

 

第一部 從外到內,由內而生

愛之深責之切 公部門第一個美學小組

如果臺鐵美學能反轉 公部門美學將不再有藉口   

美學小組首次出擊,三朵小花的孕育與誕生

●「鳴日號」觀光列車

●「EMU900型通勤電聯車」

●「EMU3000型城際電聯車」

展現美學改革行動力

「鳴日-臺鐵美學復興FUTURE-RENAISSANCE」系列活動

「鳴日號」觀光列車首航 銜接過去和未來

 

第二部 臺鐵美學復興四大策略

策略之一 車站建築美學

策略之二 車輛設計美學

策略之三 品牌形象塑造

策略之四 網路及媒體行銷策略

 

第三部 走入生活的臺鐵美學革命

【跨域合作】療癒系車廂

・里山動物列車╳林務局

・山歌列車╳客委會

・國立集集美術館彩繪列車╳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環島之星Hello Kitty繽紛列車╳易遊網
 

【車站新生】建築美學賞析

・新城車站:是美術館,也是一道門

・玉里車站:鑲嵌在花東縱谷的發亮玉石

・富里車站:田園大地上的美麗穀倉

・池上車站:感受縱谷稻香,風與水的律動

・瑞源車站:一座聚落裡的小客廳

・臺東車站:引進海洋意象,向都蘭山致敬

・后里車站:捕捉人與植物的流動旋律

・斗南車站:銜接傳統與未來的故鄉車站 

 

第四部 啟動美學復興2.0

觀光路線改造創新

新觀光車隊蓄勢待發

臺鐵制服

台鐵便當 TR Bento

臺鐵夢工場

禮賓候車室

 

結語 臺鐵美學下一步 持續行駛於美學之路



翻轉公部門美學的最佳示範
交通部部長林佳龍

  臺鐵的改革,無論管理、美學、安全,都要由上而下,有願景有目標,剩下就是支持。很多時候,改革之路走到最後容易淪為「零」和「一場遊戲」,如果目標清楚,一切好說;但若缺乏目標,可能遭致反彈。臺鐵的美學復興,最需要的就是目標明確,並且貫徹始終。

  談到臺鐵美學,不能不提臺灣公部門普遍缺乏的設計美感,與民眾溝通的文宣海報不僅資訊繁複、配色花俏、字體雜亂,還會透過俗氣的紅布條、充氣拱門來表現。與其說公部門美感素養不佳,其實有更多原因來自行政系統結構問題。以交通部臺鐵為例,108年2月,花費近8千萬、循合法程序改裝的環島之星觀光列車,遭致各界負評,問題就在於時代潮流改變,國人對美學標準也提高了,然而,臺鐵仍以舊思維打造車廂,在美感表現跌了一跤,無論外界觀感、內部觀念,都到了痛定思痛的時刻。

  一直以來,我特別重視公部門美學問題,認為公務人員的美感有很多進化空間,擔任臺中市長期間,我就宣示設置「設計長」,希望藉由專業力量有新作為。我相信,創新必須來自跨界、跨域、跨行業、跨世代的交流,互相激盪、產生火花,才能迎接變動快速的世界趨勢,讓美學能夠帶領城市邁向世界設計之都。

  臺鐵觀光列車改裝事件後,我指示交通建設應導入美學設計,建議臺鐵局長張政源把罵最兇的人找來,成立「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透過專業設計思維,重新檢視臺鐵的設計美學。歷經半年多的努力,導入美學的「鳴日號」觀光列車獲得一致好評,還拿到日本設計大獎,成為公部門引進美學的最佳示範,臺鐵同仁也重新迎來掌聲和肯定。

  我常跟其他部門同仁說:「如果臺鐵可以做到,公部門美學沒有什麼不能。」未來,臺鐵除了戮力行車安全、經營效率提升,美學也是改革重點,希望透過以人為本的宗旨,攜手產業菁英打造公部門新美學,設計上導入軟實力,展現創新變革能量,這也是臺鐵美學復興帶給各部會的衝擊與正面影響。「鳴日號」觀光列車的成功,讓我有勇氣再接再勵推出導入美學的國道客運「北花線」,未來,我期望臺鐵火車,不僅安全、便利、展現移動生活美學;觀光列車也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動的旅館和餐車,從美感到服務都能全面提升。2022年是「臺灣鐵道觀光旅遊年」,代表未來的關鍵一年,臺鐵必須持續推動美學改革,將場站與列車結合地景、文化、生態、美學,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讓鐵道旅遊成為行銷臺灣觀光的國際新賣點。

導入設計美學  新觀光車隊蓄勢待發 坐看千山萬水,領略臺灣之美;鐵道旅遊首選,臺鐵觀光車隊。導入美學打造的觀光車隊,是臺鐵觀光車輛升級的重點,也是鐵道迷引頸期盼的鐵道旅遊未來式。 臺鐵建構中的觀光車隊藍圖,包括莒光號改造的「鳴日號」觀光列車;由懷舊普通車翻修的「藍皮解憂號」;英國貴婦號EMU100自強號舊列車改造的「海風號」;EMU300自強號舊列車重塑的「山嵐號」,以及臺灣第一輛「鑽石級寢台列車」。臺鐵要打破車廂內外陳設侷限、革新鐵路觀光型態,重塑「乘車即旅遊」的美學感官之旅,在下一個百年,繼續帶領旅人暢遊美麗山水。 米其林等級餐車  把最美風景帶入車廂 鳴響臺鐵美學復興第一聲的「鳴日號」觀光列車,融合莒光號的新舊記憶,營造人、車、景融合的感動,2019年底列車完成後,為因應高端餐飲遊程,提供更完整的服務,再接再厲規劃兩節用餐車廂及一節備餐車廂,當列車在環島鐵路上奔馳時,將成為臺灣最特別的移動餐廳。 為了呼應列車整體風格,餐車設計依循低調、奢華、輕鬆的氛圍,除了在色彩上導入海洋、原石意象,設計細節也會帶進傳統工藝、臺鐵傳統圖誌、機械美學、自然有機等元素,讓文化、自然、美食、機械相互碰撞交織,讓人與環境互動達到完美的平衡。另外,在燈光設計上,也會強調氣氛,以溫馨的黃光取代白色日光燈,讓食物料理看起來更可口,同時能注意到窗外的海景、山景與夕景。 在知名飯店、觀光業者建議下,列車同步將硬體設備升級到足以供應米其林餐點的服務等級,未來,「鳴日號」觀光列車將邀請五星級飯店的米其林大廚擔任列車客座主廚,供應頂級料理,從餐具選用到食物擺盤都特別講究,並以Fine Dining上菜順序,搭配列車行駛路線,享用「到站」、「即食」的當地星級料理。用餐時,餐車燈光也會隨著不同時段,變換不同氣氛。讓旅客一邊欣賞窗外美景,一邊享受與窗景同步的特色料理,讓旅程更趨完美。


相關書籍